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美登在临床上常用,是一种卫矛科植物,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抗癌原料物,临床常用云南美登,从其组织、各种菌株中,可将20余种化学成分获取,主要包括美登普林、美登素、美登布丁等,在抗肿瘤方面,提取物存在以下突出特点,包括安全系数大、有效剂量小、不良反应小等。本文综合分析了云南美登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云南美登木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对胡家草场出土西汉牍医方中个别文字进行释读,对其中字词进行注释与翻译。研究发现该方用雄喜鹊屎治疗痫病,尚属首例;采取灸法与药物协同治疗痫病,为目前所见之最早记载;将药物涂抹于母亲乳头令患儿吮吸,以此为哺乳期患儿给药,至今仍在沿用,此牍的记载最早。

  • 标签: 胡家草场 西汉 木牍 医方 痫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功能性僵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功能性僵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观察组25人,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25人,采用常规治疗。主要观察功能性僵效果。结果:观察组功能性僵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僵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配合电针疗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的缓解。

  • 标签: 电针 功能性木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采用美登复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临床资料,均采用美登复方治疗。结果:对比治疗前,治疗后KPS评分、疼痛强度积分、肿瘤相关症状积分、肝功能指标变化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美登复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美登木复方治疗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布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藏医药治疗的具体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106 例布病患者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 n=53 )和研究组( n=53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入院后需接受藏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 0.05 ),但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整体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针对布病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而言,选择藏医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该方案值得在藏区推广。

  • 标签: 木布病 藏医药 消化性溃疡 不良反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达单抗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的20例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首次治疗予皮下注射阿达单抗80 mg,之后第1、3、5、7、9、11周注射40 mg,于第4、8、12周时观察并记录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采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皮损的演变情况。治疗过程中监测不良反应。结果4周时,12例PASI改善率达50%(PASI50);8周时,14例达PASI75;12周时,20例达PASI75,其中5例达PASI90,2例达PASI100。治疗前,RCM下皮损区域基底层黑素较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减少,治疗4周时较治疗前逐渐恢复;12周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20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肿瘤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隔周皮下注射阿达单抗治疗重度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相关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银屑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抗体,单克隆 治疗结果 药物毒性 阿达木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柠蒎肠溶胶囊配合鼻腔冲洗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5月至2017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C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柠蒎组,均予以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以鼻腔冲洗,柠蒎组予以柠蒎肠溶胶囊配合鼻腔冲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术后随访3个月,评估其疗效及术腔黏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40/52),低于柠蒎组的92.3%(4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柠蒎组的鼻黏膜、临床症状评分依次为(9.7±1.8)分、(7.4±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5±3.4)分、(12.6±2.5)分(P<0.05)。柠蒎组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4周、4~8周、8~12周、>12周构成比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柠蒎肠溶胶囊配合鼻腔冲洗可显著提高CRS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患者的手术疗效,促进术腔鼻黏膜功能恢复,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桉柠蒎肠溶胶囊 鼻腔冲洗 慢性鼻-鼻窦炎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阿达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达 单抗治疗,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及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阿达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肠道黏膜状态,有效的调节炎症因子水平,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达木单抗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实验室检查结构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但多数患者仍会面临复发、难治,是MM患者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发现,应用达雷单抗(daratumumab,抗CD38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MM,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和延长其生存期,并且该药对复发难治MM或新诊断MM患者均有效。文章就达雷单抗治疗MM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木单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患者因膀胱癌肺转移接受纳武单抗(1 mg/kg)和伊匹单抗(3 mg/kg)静脉滴注,1次/21 d。第2次用药后第3天,患者出现发作性胸闷,平卧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实验室检查示超敏肌钙蛋白Ⅰ4 340 ng/L,肌酸激酶(CK)-MB 98.9 μg/L。考虑为纳武单抗和伊匹单抗所致免疫相关性心肌炎。经甲泼尼龙序贯泼尼松治疗以及补液、保肝护胃、改善心肌代谢、降低氧耗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超敏肌钙蛋白Ⅰ 192 ng/L,CK-MB 28.4 μg/L。

  • 标签: 抗肿瘤药,免疫类 纳武单抗 伊匹木单抗 心脏毒性 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辣黄酮对糖尿病脑病(DE)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病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辣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高脂高糖饲料持续喂养1周后经腹腔注射链脲霉菌素(STZ)2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72 h后尾静脉采血,以2次随机血糖均值≥16.67 mmol/L、尿糖持续阳性表明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辣低、高剂量组大鼠制模成功后,分别每日灌胃4.0 g/kg和8.0 g/kg辣提取物(辣黄酮);阳性药物组每日灌胃0.48 g/kg吡拉西坦,模型组和对照组每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持续给药30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评估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于末次给药后12 h分离大鼠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和核转录因子- κB(NF-κB)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探索距离明显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脑组织AChE和AGE水平显著升高,ChAT水平显著降低。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辣低、高剂量组第3天起大鼠逃避潜伏期(s:35.07±7.21、33.14±5.35比43.09±9.83,均P<0.05)和缩短探索距离(m:8.32±4.23、8.10±4.97比13.02±3.67)均明显缩短(均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s:35.12±3.12、41.53±8.37比23.15±4.89,均P<0.01)。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辣低、高剂量组脑组织中AChE和AGE水平显著降低〔AChE(U/L):180.22±12.03、142.67±20.56比205.27±25.14,AGE(μg/L):439.10±25.19、428.27±19.14比501.28±21.53,均P<0.05〕,ChAT水平显著升高(U/L:51.95±5.27、53.13±5.04比37.91±5.10,均P<0.01);辣低、高剂量组组间AChE、AGE和ChA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制模后DE大鼠海马DG区RAGE、NF-κB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海马组织RAGE和NF-κB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辣低、高剂量组RAGE、NF-κB阳性细胞明显减少,海马组织RAGE和NF-κB平均灰度值显著升高〔RAGE(灰度值):110.46±10.04、117.76±8.64比92.19±8.76,NF-κB(灰度值):109.40±8.93、116.59±7.26比90.74±13.27,均P<0.05〕;但辣低、高剂量组间RAGE和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辣黄酮能明显改善DE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记忆能力,改善海马组织病变状况,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 标签: 辣木黄酮 糖尿病脑病 神经病理指标 认知功能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伊匹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安全性。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4月30日),收集伊匹单抗联合化疗(试验组)与安慰剂联合相同方案化疗(对照组)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包括乏力、皮疹、恶心、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增高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及R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值为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纳入分析的RCT共5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各2项,转移性黑色素瘤1项),包括2 53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335例,对照组1 197例。质量评价结果显示,5项RCT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相关1~5级AE和3~5级AE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7.27%(1 165/1 335)比82.04%(982/1 197),RR=1.07,95%CI:1.03~1.10,P<0.001;50.26%(671/1 335)比37.68%(451/1 197),RR=1.40,95%CI:1.07~1.82,P=0.01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仅转移性黑色素瘤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治疗相关1~5级AE和3~5级A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79%(244/247)比94.02%(236/251),RR=1.05,95%CI:1.02~1.09,P=0.005;56.28%(139/247)比27.89%(70/251),RR=2.02,95%CI:1.61~2.53,P<0.001]。常见AE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皮疹、腹泻和肝损伤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2组治疗相关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14/1 335)比0.42%(5/1 197),χ2=3.374,P=0.066]。结论伊匹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AE发生风险高于单纯化疗,尤其是免疫相关AE,临床应用时应提高警惕。

  • 标签: 伊匹木单抗 抗肿瘤药,免疫类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药物相关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损伤后器质性僵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损伤后僵状态患者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DCS组和假刺激组,每组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tDCS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DCS治疗,假刺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假刺激模式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编制的行为反应及交流能力评价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行为反应评分及交流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tDCS组患者行为反应评分[(18.50±5.72)分]及交流能力评分[(12.70±3.64)分]提高,且较假刺激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可以有效提高脑损伤后器质性僵状态患者的行为反应和交流能力。

  • 标签: 器质性木僵状态 脑损伤 经颅直流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颗粒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颗粒口服治疗。分析两组治疗4周时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71%,30/35)高于对照组(62.86%,22/35),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颗粒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降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木丹颗粒 甘精胰岛素 神经传导速度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