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执业护士角色模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运用角色模糊量表、角色灵活定位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抽样调查广东省内12家医疗机构305名在岗护士。结果护士的角色模糊对其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力;分层回归表明,角色灵活定位在角色模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尤其是在团结协作维度。结论为了促进护士的组织公民行为,提升医院绩效,应注重加强专业教育,提高其角色认知;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心理调节,减轻内外应激源。

  • 标签: 角色模糊 角色定位 组织公民行为 中介
  • 简介:摘要 : 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 , EH) 是 Frank 于 1911 年提出的。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公共卫生题。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种常见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某市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与相关影响因素做出调查,从而提出针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逻辑回归方法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一般情况下,数据自然对数转换可使变量满足线性回归的应用条件。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介绍了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自变量自然对数转换、因变量自然对数转换和两者都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不能直接用X和/或Y的改变量解释回归方程和系数的原因,并阐述了用X和/或Y的百分比改变来解释回归方程和系数的原理。最后,用三个实例演示自变量、因变量、两者都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对拟合线性回归的结果进行了详细解释。

  • 标签: 模型,统计学 线性模型 对数转换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髙,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部门的重要窗口单位,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理应成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实践者和先行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然而当前所有的公立医院普遍营利动机强烈,忽视其理应承担的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社会责任。究其原因是政府的主体责任缺失,对公立医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现有的公立医院要依靠社会求生存,经济效益好的新项目被不断引进、推广,收费低廉的、经济效益差的适宜检查和治疗不断被抛弃,这直接加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人民大众的幸福感缺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科室科研绩效人员构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优化临床科室人员结构,促进医院科研业绩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度某医院75个临床科室科研绩效评分及人员整体构成。用主成分回归法分析临床科室科研绩效与人员构成的关系。结果KMO统计量为0.635,P<0.001,模型有统计学意义。4个公因子分别为:中年女性、青年硕士、正高级职称者及硕士生导师、博士及博士生导师,累计方差贡献率87.19%。博士学位(β=124.164)、中级职称(β=123.573)、年龄≥40周岁(β=102.149)及博士生导师(β=95.309)是影响临床科室科研绩效最重要的4个影响因素。结论公因子数量的选择应结合多项判定标准及专业意义综合考虑。构建一个以博士生导师带头、中级中青年人员为基础、博士学位人员为骨干的人员队伍结构,有利于临床科室科研绩效的提升。

  • 标签: 主成分回归 科研绩效 人员构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眼总散光与角膜散光、眼内散光的线性关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8年6─12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行睫状肌麻痹验光且散光度≥1.00 D的3~6岁儿童,按入选标准选取76例(126眼),收集睫状肌麻痹后角膜散光度及轴位、眼总散光度及轴位4组数据。运用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函数公式分析并计算眼内散光度及轴向,对总散光度与角膜散光度、眼内散光度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眼总散光度与角膜散光度、眼内散光度遵循Ctotal=0.004+0.988×Ccorneal+0.928×Cintraocular(R2=0.998,P<0.001)。眼总散光轴向与角膜散光轴向、眼内散光轴向遵循Atotal=48.391+0.708×Acorneal-0.185×Aintraocular(R2=0.531,P<0.001)。126只散光眼的眼内散光中远视性散光92眼(73.0%),散光度最小值+0.25 D,最大值+2.00 D,平均(+0.58±0.29)D;近视性散光34眼(27.0%),散光度最小值-0.03 D,最大值-1.03 D,平均(-0.26±0.24)D。结论:眼总散光度与角膜散光度、眼内散光度呈高度线性相关。可通过公式Ctotal=0.004+0.988×Ccorneal+0.928×Cintraocular反推计算出眼内散光度,且准确性高。大部分眼内散光对角膜散光起补偿抵消作用,对角膜散光轴向影响小,眼内散光以逆规散光为主。

  • 标签: 眼内散光 角膜散光 平行四边形法则 矢量分析 三角函数 儿童
  • 简介:摘要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健康管理科研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本文结合健康管理科研特点,介绍了三种常用的评价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简单线性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及其适用条件以及不满足适用条件时如何处理,还介绍了适用于因变量为二分类指标和多分类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 标签: 健康管理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限制性立方样条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是流行病学多因素生存分析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典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阐述了典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局限性,以及限制性立方样条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基本原理与实现过程。在随访数据不满足典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应用条件时,可采用该方法实现连续性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分析。

  • 标签: 模型, 统计学 线性模型 随访研究 限制性立方样条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和对照组(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76例),详细记录分析两组患儿年龄、生活环境、胸腔积液及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等相关因素,并分析该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内8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春、夏季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2.50%、26.25%;观察组年龄≥3岁、生活环境不良、胸腔积液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3岁、生活环境不良、胸腔积液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生活环境不良、胸腔积液等因素均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应依据其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防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 标签: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Logistic回归分析 儿童
  • 作者: 梁沛枫 赵媛 杨飞 吕金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案统计科,银川 750002,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银川 750001,宁夏卫生健康委疾病控制处,银川 75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银川 750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倍率病例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79 929份出院病案首页数据进行DRG分析评价,以宁夏同级同类医院同一DRG组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标杆费用,计算各DRG组的标杆倍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DRG组各分项费用与住院总费用的关联度,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倍率病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高倍率病例1 292例,占78 789例DRG入组病例的1.64%。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0个高倍率DRG组中,药品费在6个DRG组中的关联序为第1位,耗材费在2个DRG组中关联序为第1位;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P=0.010)、实际住院天数(P<0.001)、离院方式(P<0.001)为高倍率病例的影响因素。结论药品费、耗材费和住院天数对高倍率病例的住院费用影响较大,需重点关注。

  • 标签: 费用控制 高倍率病例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对甲状腺部分囊性结节(PCT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135例PCT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59个结节,良性结节109个,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94个,腺瘤15个;恶性结节50个,其中乳头状癌47个,髓样癌2个,未分化癌1个。以病理结果作为因变量,各超声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其预测结节良恶性能力。结果共4个特征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是钙化、边界、实性部分的形态和增强均匀度。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部分囊性结节良恶性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6.0%、94.5%、80.5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2(95%可信区间为0.845~0.944)。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PCTN良恶性鉴别诊断。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面自身大小对X线头影测量分析中长度相关指标的影响,并以全颅底长为内部参照,建立回归方程。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取18个标志点测量25个长度相关指标,采用全颅底长代表颅面大小,分析这些长度测量指标与全颅底长的回归关系。结果所有测量指标与全颅底长都呈正相关,除U6-PP外,其他指标与全颅底长的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头影测量长度相关指标与全颅底长关系密切,在对长度测量值进行数据分析时,应考虑颅面自身大小对其的影响。

  • 标签: X线头影测量 全颅底长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喹诺酮类药物从最初的无氟喹诺酮(NFQs)到C-6位引入氟原子的氟喹诺酮(FQs),其药理学特性显著改善,疗效得到很大提升,被认为是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今FQs耐药性快速增加和近年陆续报告的严重毒副反应,导致临床使用受到限制。药物化学研究发现,6-氟基并非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所必需,通过结构修饰,新的NFQs如奈诺沙星和加雷沙星等开发和成功应用于临床,展现的优点包括抗菌谱拓展(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某些喹诺酮靶位突变耐药菌株依然具有较高活性,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尚未发现FQs常见的心血管、肝脏和糖代谢方面的毒副反应,成为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本文就构效关系、NFQs的临床研究和发展、NFQs的医学与生态学意义进行讨论。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是流行病学时间趋势分析的常用方法。本文以肿瘤发病时间趋势分析为例,从模型的基本原理、分析步骤、实例演示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期将模型的方法原理与操作实践有机结合,为读者开展类似的研究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模型 统计学 肿瘤 Joinpoint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计划数据库构建脑胶质瘤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并在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验证,探讨该模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CGA数据库中668例脑胶质瘤患者(试验组)、CGGA数据库中619例脑胶质瘤患者(验证组)的临床资料及其胶质瘤组织RNA测序数据,同时选取5例来源于TCGA数据库的正常脑组织样本的RNA测序数据作为对照。筛选TCGA数据库中脑胶质瘤与正常组织间的差异基因。在试验组中应用Cox回归方法建立风险模型。分别在试验组和验证组中,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验高、低风险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将独立预后因素纳入分析,绘制列线图。高风险组中高表达的基因用于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试验组与验证组的年龄(<40岁或≥40岁)、性别、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病理类型分布、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突变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筛选出SHD、MRC2、RPLP0P6、HOXA5、SULF2、FOXJ1、CDKN2A、NKX2-5、PLEKHA4及CDK4共10个差异基因,用于构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模型风险值>0.646为高风险,≤0.646为低风险。试验组中高风险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27.7%和17.8%,而低风险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4%、88.2%和73.6%;验证组中高风险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40.1%和30.6%,而低风险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0%、76.7%和63.3%。试验组和验证组高、低风险患者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HR=3.031,95%CI:2.152~4.269,P<0.001)、WHO肿瘤分级Ⅳ级(HR=1.961,95%CI:1.494~2.575,P<0.001)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高风险(HR=3.100,95%CI:1.915~5.020,P<0.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构建个体化评估患者1、3、5年生存概率的列线图,其预测结果与患者预后匹配度高,一致性指数为0.844。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中高表达的基因与肿瘤的微环境、免疫调节等13项功能关系密切。结论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构建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列线图或可用于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基因 预后 比例危险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介入治疗后( PCI) ST段回复不良的危险因素,为 AMI分层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2月 100例我院行 PCI治疗的 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ST回复情况分为完全回复组和回复不全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 ST回复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 PCI治疗的 AMI患者中 21例( 21..00%) ST段回复不良, 79例( 79.00%) ST段完全回复。单因素分析表明 AMI患者 PCI术后 ST段回复不良与年龄≥ 70岁、血小板糖蛋白拮抗剂未应用、缺血时间长和左前降支病变有关( P< 0.05);而与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 PCI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冠脉旁路移植术史无关( P> 0.05)。 logistic回归方程表明年龄≥ 70岁、未应用血小板蛋白拮抗剂和缺血时间长是 AMI患者 PCI术后 ST段回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本研究采用体表心电图 ST段回复判断心肌再灌住,操作简单,可用来指导临床工作,备具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心肌的再灌住。术前做好沟通,预测手术风险;术中避免加重心肌细胞的再灌住损伤,及早应用血小板糖蛋白拮抗剂。术后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注意围手术期管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回复不良 logistic回归分析 血小板糖蛋白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同一厂家不同批次宿主细胞蛋白(host cell protein,HCP)残留检测试剂盒测量差异性。方法用3个不同批次(A、B、C)试剂盒在检测浓度范围内测定不同浓度样品的HCP残留。应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批次A与批次B、C之间测量结果相关系数均>96%(P<0.01)。批次A和B测定结果回归方程为Y=-0.39+1.00X,截距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0.67~0.24,斜率95% CI 1.00~1.01;批次A和C测定结果回归方程为Y=-2.23+1.02X,截距95% CI-4.48~-1.16,斜率95%CI 1.00~1.04。结论批次A和B测定结果一致性良好,批次A与C测定结果存在误差。Passing-Bablok回归可用于不同批次间试剂盒检测差异性分析。

  • 标签: 回归分析 试剂盒 宿主细胞蛋白残留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早衰(POF)初诊患者绝经相关症状与确诊年龄、各维度生命质量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和SF-36生命质量调查量表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的POF初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激素水平、社会人口学因素等信息,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OF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与确诊年龄、生命质量各维度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共有170名POF患者完成调查,其中122人(71.76%)有绝经相关症状。有绝经相关症状者的确诊年龄[37(33,39)岁]较无症状者大[35(29,38)岁,P=0.042]。除生理功能外,生命质量中生理职能维度(P=0.006)、躯体疼痛维度(P=0.025)、总体健康维度(P<0.000 1)、活力维度(P<0.000 1)、社会功能维度(P=0.006)、情感职能维度(P=0.004)、精神健康维度(P=0.005)得分均低于无症状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OF患者确诊年龄、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和活力得分与改良Kupperman总评分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158、-0.219、-0.222和-0.226(P均<0.05)。结论有绝经相关症状的POF初诊患者生命质量明显降低,确诊年龄、生命质量维度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和活力得分与绝经相关症状发生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卵巢早衰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绝经相关症状 生命质量 多重线性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行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随访术后1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1年,失访患者9例,随访成功的113例患者中有21例存在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58%:其中手术部位感染6例(切口浅表感染4例,皮下脓胀1例,补片感染1例),术后疼痛4例,尿潴留3例,血清肿3例,股静脉血管损伤2例,术后复发2例,膀胱损伤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与年龄、粘连程度、内环口大小、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麻醉ASA分级与疝内容物是否完全回纳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粘连程度、内环口大小与疝内容物是否完全回纳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股沟疝进行手术治疗后一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低,其中高龄、疝环重度粘连、内环口较大与疝内容物无法完全回纳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要重点关注这类术后并发症高危患者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疝,腹股沟 疝修补术 并发症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