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痰潘多拉菌生化反应、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基因测序的鉴定结果,为临床微生物鉴定痰潘多拉菌提供更佳方案。方法方法性能评价。收集2018年7至10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中分离的10株痰潘多拉菌,对其培养特性、菌落形态和染色特征进行研究和记录。然后分别通过手工生化鉴定(API 20NE)、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梅里埃VITEK 2 Compact、BD Phoenix-100、赛默飞世尔ARIS 2X)、MALDI-TOF MS(梅里埃VITEK MS和布鲁克MALDI Biotyper)和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基因测序对痰潘多拉菌进行鉴定,并评估各方法的鉴定性能。结果痰潘多拉菌是一种动力阴性、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0株痰潘多拉菌的API 20NE鉴定结果为反硝化无色杆菌、粪产碱菌或少见嗜铜菌,种属鉴定准确率0;VITEK 2 Compact鉴定结果显示其中6株为潘多拉菌属,3株为其他种属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皮氏罗尔斯顿菌),1株为Low Discrim(低分辨率),属鉴定准确率6/10;Phoenix-100鉴定结果显示10株均为无鉴定结果,种属鉴定准确率0;ARIS 2X鉴定结果显示其中7株为其他种属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鲁氏不动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浅黄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溶血不动杆菌),3株为极罕见生物类型,种属鉴定准确率0;VITEK MS和MALDI Biotyper鉴定结果均为痰潘多拉菌,种属鉴定准确率10/10;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痰潘多拉菌相似度为100%。结论目前基于生化反应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很难将痰潘多拉菌准确鉴定到种的水平,MALDL-TOF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是目前鉴定痰潘多拉菌快速准确的方法。

  • 标签: 伯克霍尔德杆菌科 RNA 核糖体 16S 光谱法 质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 简介:初冬的北京。让人感觉天气暖洋洋的。一个周末的下午。宣武门肯德基店一个偏僻的角落,我和一个女孩已坐多时。她用手比划着。时而说笑,时而吮吸着吸管慢慢地品味着可乐。萨克斯奏着《回家》悠扬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对面的女孩与我初识时的样子判若两人,我满意地笑了。

  • 标签: 多拉 肯德基 女孩
  • 简介:目的:观察潘多拉唑与红霉素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潘多拉唑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和对照组42例(单用潘多拉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复查,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镜检查治疗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73.8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潘多拉唑联合红霉素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潘多拉唑治疗,潘多拉唑联合红霉素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安全的方法。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潘多拉唑 红霉素肠溶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拉韦林(doravirine,DOR)或达芦那韦/利托那韦(darunavir/ritonavir,DRV/r)联合两种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用于既往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的HIV-1成年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项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非劣效性试验纳入HIV-1感染成年人按1:1方式随机分配至DOR(100 mg,每日一次口服)组或DRV(100 mg)/r(800 mg,每日一次口服)联合组,各组再分别接受由研究人员选定的两种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替诺福韦与恩曲他滨或阿巴卡韦与拉米夫定,直至96周。主要疗效终点是在第48周时达到血浆HIV-1 RNA小于50 copies/mL的受试者比例,如果治疗差异(DOR组减去DRV/r组)的双侧95%可信区间下限大于-10%可确定其具有非劣效性。结果769例入选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治疗,其中385例接受DOR治疗,384例接受DRV/r治疗。在第48周时,321例(83.8%)DOR组受试者和306例(79.9%)DRV/r组受试者血浆HIV-1 RNA低于50 copies/mL(差异为3.9%,95%CI:1.6~9.4),证明了DOR给药方案的非劣效性。研究中最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为腹泻(DOR组21例(5.5%),DRV/r组49例(12.8%))、恶心(分别为25例(6.5%)和29例(7.6%)))以及头痛(分别为23例(6.0%)和10例(2.6%))。18例研究受试者包括DOR组的6例(1.6%)和DRV/r组的12例感染者(3.0%)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各组有1例(0.3%)受试者的严重不良反应与研究药物相关。结论DOR联合两种NRTI的治疗方案为初次接受治疗的成年HIV-1感染者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多拉韦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非劣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拉韦林/拉米夫定/替诺福韦(doravirine/lamivudine/tenofovir,DOR/ 3TC/TDF)和依非韦伦/恩曲他滨/替诺福韦(efavirenz/emtricitabine/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EFV/FTC/TDF)在初治成年HIV-1感染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DRIVE-AHEAD是一项双盲,非劣效性3期临床试验。纳入HIV-1 RNA≥1 000拷贝/mL且未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成年感染者,按照1:1比例随机接受DOR/3TC/TDF或EFV/FTC/TDF治疗,疗程96周。主要疗效终点是第48周HIV-1 RNA<50拷贝/mL的患者比例(非劣效界值10%)。结果728例接受治疗并纳入研究(每组364例)。第48周时,DOR/3TC/TDF组和EFV/FTC/TDF组分别有84.3%(307/364)和80.8%(294/364)的患者达到HIV-1 RNA<50拷贝/mL(差异:3.5%;95%CI:-2.0~9.0)。DOR/3TC/TDF组出现头晕(8.8% vs 37.1%)、睡眠障碍(12.1% vs 25.2%)及感觉异常(4.4% vs 8.2%)等不良事件者比例显著低于EFV/FTC/TDF组。两组的空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变化值有显著差异(-1.6 vs +8.7 mg/dL和-3.8 vs +13.3 mg/dL)。结论在初治成年HIV-1感染者中,48周时DOR/3TC/TDF方案的疗效不劣于EFV/FTC/TDF且耐受性良好。DOR/3TC/TDF方案的神经精神性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更小。

  • 标签: 多拉韦林 依非韦伦 HIV-1 初治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