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及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胃炎患者 92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 奥美拉唑 + 阿托品治疗对照组( n=46 )与采用 莨菪碱 + 奥美拉唑 + 阿托品治疗实验组( n=46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在采用奥美拉唑与阿托品治疗的基础上联用 莨菪碱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降低不良反应率,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山莨菪碱 奥美拉唑 阿托品 急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莨菪碱联合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 方法: 从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 74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 37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莨菪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奥曲肽。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减压量、症状改善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治疗效率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胃管引流量( 170.18±48.86) ml/d、腹痛次数( 1.58±0.69)次 /d、肛门排气时间( 3.02±0.84) h、住院时间( 4.89±0.71) d,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4.5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83.78%。 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中使用莨菪碱联合奥曲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使患者身心健康,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和应用。

  • 标签: 山莨菪碱 奥曲肽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在《傅临证医书合编》中,应用荆芥的方剂共有57首。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温;归经属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等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麻疹初起,风疹瘙痒,疮疡初起有表证者等。其中,在《傅临证医书合编》中荆芥在男科、女科、外科、儿科疾病的治疗中均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于女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

  • 标签: 《傅山临证医书合编》 荆芥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18~2020年石嘴市居民健康素养情况。方法:从2018~2020年石嘴市居民中随机选择2700名15~69岁常住居民入组,均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实验中,居民健康素养情况包括3个方面,具备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的比例分别是38.81%、22.92%、22.92%。

  • 标签: 石嘴山市 居民 健康素养情况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健康养生产业,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新路子和新方向,本文以武夷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对武夷康复养生馆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武夷康复养生馆的运营策略,分别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公众充分了解康养;积极与当地医院合作,学习理疗技术;与武夷学院合作,培养更多康复理疗人才;将旅游与康养融合,助力产业转型。

  • 标签: 康复养生 可行性SWOT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葡健脾颗粒中葡萄糖酸锌、滴定法测定枸橼酸含量的方法。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元素含量,采用空气-乙炔火焰,锌元素测定波长213.9 nm,燃气流量0.9 L/min,燃烧器高度7.2 mm,背景校正:氘灯,通带宽度1.0 nm;以酚酞作为指示剂,氢氧化钠进行滴定,测定枸橼酸含量。结果葡健脾颗粒中锌元素在0.1~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94.06%(RSD=1.67%),枸橼酸含量的平均回收率为94.65%(RSD=0.91%)。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葡健脾颗粒中葡萄糖酸锌和枸橼酸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含量测定(中药) 山葡健脾颗粒 葡萄糖酸锌 总有机酸 原子吸收光谱 滴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顶市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人群的基本特征、治疗依从性以及脱失原因,为提高门诊治疗效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平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药物维持治疗中心2017年12月以来首次入组的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信息,对其人口学特征、既往毒品使用情况和MMT治疗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用回归模型分析维持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入组MMT的鸦片或海洛因成瘾者共141例。男女比例为3.86∶1;年龄(43.96±8.05)岁;未婚、离异或丧偶82例,占58.1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94例,占66.67%;初次吸毒年龄为(25.06±6.34)岁;吸毒时间(9.07±6.48)年,最短5个月,最长27年;单纯使用阿片类者134例,占95.04%;曾有毒品注射行为者26例,占18.44%。治疗期间平均服药剂量为(69.54±25.07)mL。MMT维持率为40.43%(57/141)。MMT维持率在文化程度高、居住地离门诊近、交通方便、吸毒时间长、日均服药剂量大的患者中较高。结论平顶市MMT患者以男性、非在婚状态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主,与其他地区一致。提高维持率需增设服务延伸点,应关注低文化、吸毒时间短、服药剂量小的人群。

  • 标签: 美沙酮 阿片类物质 成瘾 维持治疗 人群特征 影响因素 维持率 脱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莨菪碱 + 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急诊胆结石所致胆绞痛的效果。 方法:选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在本院治疗的胆结石所致的胆绞痛患者 80 例,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 40 例,单独使用莨菪碱治疗,对照组用莨菪碱 + 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胆绞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2.5% ,两组差异明显( P < 0.05 );观察组胆绞痛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早,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 P < 0.05 ) 。 结论:莨菪碱 + 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急诊胆结石所致胆绞痛可改善患者疼痛度,住院时间缩短,临床效果良好,可推广 。

  • 标签: 胆结石所致胆绞痛 山莨菪碱 酮咯酸氨丁三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南五指裸花紫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抗肠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海南五指裸花紫珠对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检测海南五指裸花紫珠对肠癌细胞集落生长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海南五指裸花紫珠对肠癌细胞IFITM1跨膜蛋白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海南五指裸花紫珠对肠癌细胞抑癌蛋白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海南五指裸花紫珠浓度的增加可导致SW480和SW620细胞集落数的下调和抑制率的上调,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海南五指裸花紫珠组(Lhzz组)SW480和SW620细胞相较对照组(con组)集落体积缩小,细胞形态较模糊,集落细胞数明显减少;Lhzz组SW480和SW620细胞相较con组IFITM1跨膜蛋白表达绿色荧光强度减弱,集落生成数减少、体积缩小,胞核固缩且形态不规则;Lhzz组的SW480细胞抑癌蛋白DCC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2.13 ± 0.33比1.05 ± 0.16,t=3.542,P<0.05);Lhzz组的SW620细胞抑癌蛋白DCC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1.89 ± 0.26比0.96 ± 0.12,t=3.466,P<0.05);Lhzz组的SW480细胞Cyclin D1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0.64 ± 0.11比0.38 ± 0.05,t=3.154,P<0.05);Lhzz组的SW620细胞Cyclin D1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0.52 ± 0.09比0.24 ± 0.03,t=3.143,P<0.05);且Lhzz组的SW480和SW620细胞β-catenin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P<0.05)。结论海南五指裸花紫珠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对肠癌细胞增殖生长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抗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良菪碱和奥美拉唑及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5月确诊的急性胃炎患者70例,男性30例,女性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人,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及阿托品进行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结论:对于治疗急性胃炎患者,联合山莨菪碱及奥美拉唑和阿托品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疾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安全性,在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山莨菪碱 奥美拉唑 阿托品 急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奈酚逆转耐多柔比星(ADM)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ADM细胞耐药性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ADM作用24 h对K562和K562/ADM细胞的毒性,计算24 h ADM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倍数。MTT法检测奈酚作用24 h对K562/ADM细胞的毒性,计算24 h奈酚5%抑制浓度(IC5)、10%抑制浓度(IC10),以二者确定后续实验奈酚两组浓度,未经奈酚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及奈酚干预组ADM作用24 h的细胞抑制情况,计算各组24 h的细胞抑制情况,计算各组24 h ADM IC50,空白对照组与奈酚组IC50的比值为奈酚逆转耐药倍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奈酚作用后K562/ADM细胞内ADM荧光强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分别经奈酚、p38-MAP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奈酚和SB202190联用后的K562/ADM细胞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磷酸化p38(p-p38)、总p38(t-p38)]表达情况。结果ADM处理24 h后,K562、K562/ADM细胞IC50值分别为(0.9±0.6)、(28.1±3.5)μg/ml;相对于K562细胞,K562/ADM细胞对ADM作用24 h的耐药倍数为31.16倍。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奈酚呈剂量依赖性抑制K562/ADM细胞增殖,依据IC5和IC10,确定以0.5、1.0 μmol/L奈酚进行后续实验。奈酚和ADM共同作用24 h后,空白对照组、0.5 μmol/L奈酚组、1.0 μmol/L奈酚组K562/ADM细胞24 h ADM IC50分别为(33.7±5.7)、(21.4±0.6)、(15.9±1.8)μg/ml(F=30.85,P<0.05;组内两两比较,均P<0.05),0.5 μmol/L奈酚组、1.0 μmol/L奈酚组K562/ADM细胞24 h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1.58、2.12倍。流式细胞术检测示,空白对照组、0.5 μmol/L奈酚组、1.0 μmol/L奈酚组K562/ADM细胞内ADM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138.4±8.9、154.3±2.2、165.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48,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1.0 μmol/L奈酚处理24 h后,K562/ADM细胞的P-gp、MRP1、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均P<0.05),而t-p38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202190可降低P-gp、MRP1、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P<0.05);SB202190联合不同浓度奈酚作用后,K562/ADM细胞P-gp、MRP1、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未下降(P>0.05)。结论奈酚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降低K562/ADM细胞P-gp、MRP1的相对表达量,实现增加细胞内ADM的蓄积,从而逆转K562/ADM细胞的耐药性。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慢性 抗药性,肿瘤 山奈酚 多柔比星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p38 MAP激酶 K562/ADM细胞
  • 简介:【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居民、政府和社区(乡镇)采取措施抗击疫情显得尤为关键。“青春律动”三下乡团队 利用问卷星作为调查工具, 对 居民疫情防控、 行政部门和 社区的防控工作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虽然 大部分居民主动居家隔离、 关注疫情防控相关消息;但是 自我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待加强; 调查数据显示政府 及社区(乡镇)在疫情期间扮演着 重要角色,他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秉承民主公开性原则,科学有效地为人民服务。

  • 标签: 居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20年2月9日至3月9日武汉火神医院确诊为COVID-19患者506例,将其分为普通型(n=365)和重型(n=141),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采用χ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COVID-19重型患者既往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多于普通型患者(χ2=9.377和15.085,P<0.01);普通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与重型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6和30.097,P<0.01);重型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比例多于普通型患者(χ2=21.639,P<0.01)。重型患者治愈出院人数明显少于普通型患者(P<0.01)。与普通型COVID-19患者相比,重型患者肺部呈弥漫性病灶、混杂影,最大病灶直径>10 cm,以累及全肺叶为主(P<0.01)。重型患者伴有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胸膜增厚、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的现象多于普通型患者(χ2=33.357、11.114、14.580、5.978、45.731和6.623,P<0.05或<0.01)。结论COVID-19普通和重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CT影像学表现可作为临床分型参考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胸部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诊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莨菪碱注射液与曲马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于2019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的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60例,根据就诊顺序划定组别,即分为甲组、乙组,各为30例。甲组接受利多卡因注射液、莨菪碱注射液与曲马多注射液治疗;乙组接受莨菪碱注射液与曲马多注射液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P<0.05);相较于乙组,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急诊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莨菪碱注射液与曲马多注射液治疗,可发挥理想镇痛作用,且不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值得临床开展。

  • 标签: 急诊泌尿系结石疼痛 利多卡因注射液 山莨菪碱注射液 马多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