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8~10岁儿童甲状腺径线与容积特征,为规范儿童甲状腺容积B超检查和制定儿童甲状腺容积正常参考值提供基础依据。方法甘肃省8~10岁儿童甲状腺B超检查与尿碘测定资料来自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以甲状腺B超测量数据为基础,非参数检验分析甲状腺各径线与容积的特征及关系。结果8、9、10岁儿童(n = 500、503、496)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6.62、167.16、178.78 μg/L。儿童甲状腺左右叶长、宽、厚以及容积均属偏态分布,左右叶间长、宽、厚以及容积各测量值均呈正相关(r = 0.76、0.85、0.72、0.88,P均< 0.001);甲状腺6条径线及容积值,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年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8、9、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均值分别为2.6、2.9、3.2 ml,中位数分别为2.5、2.7、3.0 ml,第97百分位数(P97)分别为4.4、4.9、6.5 ml,10岁组高于国家现行标准(6.0 ml);县级8、9、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中位数范围分别为1.8~4.1、1.8~4.3、1.9~4.4 ml,各年龄组县级儿童甲状腺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甘肃省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P97值较国家标准相比略有变化;甲状腺容积参考值应依年龄制定,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可使用统一参考值。

  • 标签: 儿童 甲状腺容积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里病(AFD)累及心脏的临床及心脏MR(CMR)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阜外医院经基因检测或病理确诊的AFD患者8例(AFD组),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6~60(50±11)岁;同时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16例(HCM组)和健康对照者16名(正常组)作为对照,HCM组中男6例、女10例,年龄27~68(46±15)岁,正常组中男6名、女10名,年龄26~59(51±11)岁。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及CMR图像。采用CVI42软件分析CMR图像,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3组间参数值的差异,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AFD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与HCM组相比,除合并肾功能不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余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FD组的CMR显示5例为对称性或大致对称性增厚,3例为非对称性增厚;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示5例患者出现心肌强化,以多发、肌壁间强化为主,部分呈局部、心内膜下强化。HCM组的CMR显示14例患者以非对称性室间隔增厚为主、伴或不伴左心室壁其他部位的增厚,2例表现为左心室中远部的增厚;LGE示14例患者出现心肌强化,表现为肥厚心肌内局灶性或斑片状强化,以室间隔右心室插入部局灶性强化多见,部分表现为左心室中远段心内膜下强化。AFD组、HCM组和正常组3组间比较显示,左心房前后径和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初始T1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但左心房前后径和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在AFD组和HC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D组的LVMI较正常组和HCM组均增加(P<0.05)。T1 mapping示AFD组的初始T1值[(1 177.4±46.0)ms]显著低于正常组[(1 244.5±34.3)ms]和HCM组[(1 278.8±41.6)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10,P<0.001)。结论AFD与HCM的临床表现相似,当临床怀疑AFD时,影像学检查应首选CMR检查,特别是T1 mapping技术可以为AFD的诊断提供重要价值。

  • 标签: 法布里病 心肌病,肥厚型 磁共振成像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肢体法瓦病与静脉畸形(VMs)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病理确诊的下肢瓦病患者作为瓦病组,选取经病理确诊的下肢VM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和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两组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筛选对鉴别瓦病和VMs可能有价值的超声影像学指标,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有鉴别诊断价值的指标,并构建多因素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评价联合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瓦病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8.1±12.2)岁;VMs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19.9±13.6)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瓦病组与VMs组的超声表现在病灶回声、"筋膜尾"征、血流、挤压试验阳性、后方回声增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超声表现在"筋膜尾"征、挤压试验阳性、后方回声增强3方面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1、0.008、0.007),所构建的包括该3项指标的联合诊断模型诊断瓦病的敏感度为90.0%(95%CI:68.3%~98.8%),特异度为93.5%(95%CI:82.1%~98.6%),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95%CI:0.886~0.994),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法瓦病与VMs超声影像学特征有明显区别。超声检查中的"筋膜尾"征、挤压试验阳性、后方回声增强3个指标联合较单一指标对诊断瓦病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超声检查 法瓦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肛肠挂线治疗中,采用超前平衡镇痛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医院肛肠科抽选48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长效镇痛剂进行治疗,而研究组采用超前平衡镇痛进行治疗,比较临床运用效果。结果:从镇痛效果来看,研究组为100.00%,对照组为79.17%,p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在肛肠挂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前平衡镇痛法 中医肛肠挂线治疗 长效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万向导引针辅助双环线阴道紧缩术在行埋线阴道紧缩术女性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诊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评估患者的阴道松弛状况,选择万向导引针(生产专利号:ZL-2018210707638)和2-0酯类的双向倒刺线(PCL/V-loc,美国强生),局部麻醉选择利多卡因;埋没导引术及双环的布线设计,阴道下后壁、会阴体的肌肉层进入患者的线体,通过双向定向作用,可加强会阴体、阴道后壁及缩小阴道口的作用。术后立即测量阴道紧致度、阴道口的缩小;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在手术之前评估患者的阴道松弛情况,I级:10例,II级:14例,III级:6例伴有不同情况的遗尿。平均手术(35.3±4.5)min,术后阴道口缩小,增加阴道紧致度,遗尿状况改善明显,总有效率是100%。术后无直肠损伤、无感染、无线体外漏、无出针点、进针点凹坑等并发症。结论 万向导引针辅助双环线阴道紧缩术在行埋线阴道紧缩术女性中,操作简单且紧缩效果好等特点,可有效防止线体外漏、皮肤凹陷,改进埋线的阴道紧缩术,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万向导引针 双环法 埋线阴道紧缩术
  • 简介:【摘要】目的: PDCA循环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希望可以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建议。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8月,研究对象为院内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共计120名,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管理模式、PDCA循环分别开展两组手卫生管理工作,对两组管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将两组接受不同管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统计学系统中处理得出结果P值

  • 标签: PDCA循环法 临床一线医务人员 手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在波长为327nm处,绿原酸浓度为2~28umol/L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C=0.0091A+0.0023,R2=0.9997(n=5)。平均加样回收率99.4%,RSD为0.20%,精密度为0.81%(n=5)。通过样品浓度检测试验得出,银黄口服液样品中绿原酸含量为2.121、2.123、2.121g/L,RDS为0.04%。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偏差较小,实验条件容易控制,简单方便,可用于检测金银花及其试剂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及特性。

  • 标签: 金银花  绿原酸  紫外分光光度计   精密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位挂线隧道浮线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形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7月-2020年6月治疗的高位蹄铁形肛周脓肿患者中遴选98例实施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均纳入49例。予以参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治疗,予以观察组高位挂线隧道浮线引流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参照组短,VAS评分显著较参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显著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高位挂线隧道浮线引流治疗高位蹄铁形肛周脓肿具有确切疗效,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高位挂线隧道浮线引流 高位蹄铁形肛周脓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RX线投照技术与传统X线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单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诊断研究,研究时间2019年11月~2021年6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组(n=48)行传统X线检查,研究组(n=48)行DRX检查。以患者CT诊断结果为准,分析DRX线投照技术、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效果。结果:(1)DRX线投照技术诊断所得中期、晚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均高于传统X线诊断,差异显著,P<0.05。(2)DRX线投照技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诊断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差异显著,P<0.05。结论:DRX线投照技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优势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但就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效果仍存在应用局限,需联合其他诊断技术予以完善。

  • 标签: DRX 传统X线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典型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季节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1~8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就诊的抑郁患者203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症状量表(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self-report,IDS-SR30)、季节性行为模式调查表(seasonal pattern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SPAQ)对临床特征及季节性特征进行调查,通过抑郁症状量表得分划分为非典型抑郁(atypical depression,AD)和其他类型抑郁(non-atypical depression,non-AD)。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抑郁患者中非典型抑郁占比为36.0%(95%CI=29.3%~42.6%)。非典型抑郁组抑郁症状量表得分为(41.59±10.59)分,其他类型抑郁组抑郁症状量表得分为(36.08±13.1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2,P<0.05)。非典型抑郁组总体季节性得分为6(3,9)分,有季节性特征占比为17.8%,其他类型抑郁组总体季节性得分为5(3,8)分,有季节性特征为14.6%,两组总体季节性得分及季节性特征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9,χ2=0.359,均P>0.05)。女性(β=1.08,OR=2.95,95%CI=1.32~6.59,P<0.05)、自我贬低(β=0.82,OR=2.27,95%CI=1.12~4.59,P<0.05)、精神运动迟滞(β=0.93,OR=2.54,95%CI=1.33~4.85,P<0.05)的抑郁患者更易被诊断为非典型抑郁,而情绪随时间变化(β=-0.94,OR=0.39,95%CI=0.19~0.81,P<0.05)更容易被诊断为其他类型抑郁。结论在抑郁患者中,女性、自我贬低、精神活动迟滞以及不明显的情绪变化可以帮助识别和区分非典型抑郁。

  • 标签: 非典型抑郁 抑郁症状 季节性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V波消失的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内耳MR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2022年5月先天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双侧ABR-V波消失患儿,其中男58例,女41例,共99例190耳。所有患者均已行内耳磁共振成像评估,同时收集到了部分患儿的围产期病史:早产、高胆红素血症、出生低体质量、出生窒息史、外耳畸形、先兆流产、耳聋家族史、孕期病毒感染。结果在收集到有围产期病史的67例患儿中,出生时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史24例(35.8%);出生低体质量病史12例(17.9%),早产11例(16.4%),先兆流产10例(14.9%),孕期病毒感染10例(14.9%),出生窒息史5例(7.5%),耳聋家族史4例(6%),外耳畸形1例(1.5%)。性别、年龄、围产期高危因素和内耳畸形无相关性(P>0.05)。在190例患耳中,畸形的耳数为43例,总体比例为22.6%,其中单发畸形17例(8.9%),两种及两种畸形多发的为26耳(13.7%),在43例畸形耳中,总共出现了畸形次数为81次:蜗神经发育不良有35耳,占所有耳数的18.4%,半规管发育不良20耳(10.5%),耳蜗异常12耳(6.3%),大前庭导水管11耳(5.8%),前庭畸形3耳1.5%。半规管异常与蜗神经发育不良(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