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腺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10日-2013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240例腺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君康)口服并配合蒙脱石散,补液对症治疗,对照组只口服蒙脱石散,补液对症治疗,3天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腹泻次数减少、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腺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

  • 标签: 腺病毒性肠炎 微生态制剂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固本祛风颗粒的急性和长期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MTD)实验;长期毒性实验中大鼠给予高、中、低剂量(相当于推荐剂量的100倍、20倍、10倍量)的固本祛风颗粒,连续给药90d,进行一般行为、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系统解剖检查与可逆性观察。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小鼠急性毒性MTD>120.0g(生药)/kg;长期毒性实验中给予高、中、低剂量固本祛风颗粒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与系统解剖检查均未见异常,可逆性观察表明固本祛风颗粒对大鼠未引起延迟毒性,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固本祛风颗粒对大小鼠实质性器官无明显毒性作用。

  • 标签: 固本祛风颗粒 毒性
  • 简介:摘要中药是有毒的,无毒、无副作用是不正确的。中药的使用剂量、炮制方法、产地、采集、加工方式、环境污染等都会影响中药的毒性。对中药施行GAP、GMP、GSP管理,在执业医师的正确指导下,也会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 标签: 用药有毒 中药用法 用量 炮制方法 产地和采集时间 环境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敷胸膏对幼龄大鼠的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将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敷胸膏高面积组、敷胸膏中面积组、敷胸膏低面积组、赋形剂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每天贴敷1次,每次15分钟,连续观察14天;慢性毒性实验将幼龄大鼠随机分为高面积组、赋形剂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每天贴敷1次,每次接触6小时,连续观察28天。每日给药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血清做肝功能检测并对大鼠各组织器官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各给药组大鼠均无死亡且无病理改变。肝功检及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敷胸膏临床上无明显毒性,安全有效。

  • 标签: 敷胸膏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乙酯型蚕蛹油制剂对哺乳动物的遗传毒性和急性毒性的影响,了解乙酯型蚕蛹油制剂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和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遗传毒性试验和大鼠急性毒性试验,采用Ames试验、观察10.00g/kg·BW、5.00g/kg·BW和2.50g/kg·BW剂量的乙酯型蚕蛹油制剂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对大鼠产生急性毒性作用。结果三项遗传性试验结果均阴性,通过大鼠急性毒性试验也未观察到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作用的最大剂量。结论实验未观察到乙酯型蚕蛹油制剂对哺乳动物产生遗传毒性和急性毒性作用,也未发现其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有关其在其它方面的毒理学作用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目标。

  • 标签: 乙酯型蚕蛹油 遗传毒性 急性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12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治愈116例,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尽早确诊及正确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对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十分重要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蛇蝎胶囊一日内大剂量用药后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将蛇蝎胶囊药粉以蒸馏水溶解后按能够灌胃给药的最大浓度(相当于生药量0.482g/ml)、最大给药体积(40ml/kg)给小鼠灌胃用药,一日内连续用药2次,累积给药剂量折算成生药量为38.56g/kg。结果给药后观察14天,未见动物有明显的毒性反应。推测该药给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MTD)在38.56g/kg以上。结论蛇蝎胶囊一日内2次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38.56g/kg,估计其MTD在38.56g/kg以上。该制剂推荐给临床的成人日用生药量为8.568g。以本试验的一日累积用量折算成相当于推荐临床用量的倍数,按成人70kg体重折算为316倍,按体表面积折算为35倍。用药后动物无明显毒性反应,表明该药在临床推荐剂量下服用是安全的。

  • 标签: 蛇蝎胶囊 毒性反应 最大给药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栀子是临床长期且广泛应用的中草药,具有保肝利胆、抗炎镇痛、抗血栓和降血糖等作用;然而,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栀子具有肝脏毒性,其肝脏毒性的机制涉及自由基、代谢酶和非蛋白巯基等。本文就栀子的肝脏毒性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栀子的毒性机制研究和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栀子 京尼平苷 京尼平 肝脏毒性
  • 简介:摘要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变化快、治疗时间长,而治疗上又缺乏特异性。因此,周密细致、科学的护理方法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恢复不容忽视。相应对症支持治疗、严密的临床观察和相应的临床对症护理,及时、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儿的病死率,提高了生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炎 病毒性/护理 儿童 观察干预
  • 简介:小儿至宝锭根据明代《婴童百问》琥珀散组方略作修改而成,由陈皮、焦山楂、焦麦芽、全蝎、蝉蜕、白附子(矾制)、天麻、羌活、钩藤、槟榔、白僵蚕、川贝母、紫苏叶、滑石、炒白芥子、胆南星(酒炙)、茯苓、六神曲(麸炒)、牛黄、麝香、冰片、朱砂、雄黄、琥珀组成,炼蜜为锭,每锭重1.5克。每次服l锭,一日l-2次。有清热导滞、祛风化痰、解惊熄风之效.

  • 标签: 至宝锭 毒性因子 小儿 炒白芥子 祛风化痰 琥珀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器官的损坏与脏器的病变,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肝细胞的损坏比较严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肝纤维化、肝细胞坏死、肝细胞炎症等一系列的疾病,我国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是比较高,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防治
  • 简介:摘要烟草中毒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吸烟过度,导致以乳斑束损害为特征的视神经慢性中毒。其确切发病机制仍尚不清楚,可能与氢化物中毒、维生素B12缺乏等因素有关。本文将对烟草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 标签: 烟草 氢化物 中毒 视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前铅被列为可能对人致癌物(2B组),无机铅化合物被列为很可能对人类致癌物(2A组),人类致癌性相关研究数据仍不明确。本文从遗传毒性的角度浅谈慢性铅暴露致癌性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致癌性 遗传毒性 微核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并针对其开展护理,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患儿临床表现探究其临床特点,并开展有效的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等整体化护理,观察患儿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00例患儿中,治愈79例,占79%,留有后遗症21例,占21%,其中继发性癫痫6例,智力减退12例,肢体瘫痪3例,无1例死亡。患儿住院时间最长为27d,最短为8d,平均住院日为13.7d。100例患儿家长中,有94例表示满意,护理总有效率为94%。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开展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长对该疾病的认识,进而起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生物毒性检测可反映污染水对生物群体的综合毒性,是控制和预测化学污染的一种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辅助检查手段,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水质毒性测试的受试生物为出发点,对应用于水生生态系统的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标签: 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心电图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共10例(90.9%),包括2例窦性心动过速(18%),室性早搏4例(36%),室性心动过速2例(18%),房室传导阻滞2例(18%)。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心电图改变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条件。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