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在规范临床用药,提高用药质量,促进药物合理使用,保障病人用药安全,预防职业暴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从层流台管理、配置间清洁消毒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废弃物管理等方面加强有效管理,确保药物成品质量,保证输液安全,收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配置间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卫生院药物配置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乡镇卫生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的253621份抗肿瘤药物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药品说明书、专业书籍评定抗肿瘤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并对不合理应用原因进行归类。结果239例为不合理医嘱,25.1%为选用溶剂不合理,26.4%为给药剂量或浓度不合理,13.4%为给药速度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为14.6%,给药顺序不合理为8%,其他不合理用药为12.5%。结论经研究,乡镇卫生院药物配置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方面,据此卫生院应加强对药物配置的管理力度,提高药物合理应用率。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抗肿瘤药物 配置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各类差错,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主要工作环节中出现的差错,并采取防控措施。结果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主要有标签打印差错、药品上架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事件较多,工作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防范,从而减少差错率。

  • 标签: 静脉药物 配置 差错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现代医院药学的影响。方法收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和医院药学工作资料,从现代医院药学服务角度出发,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影响,并结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实际职能,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院药学服务发展中的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情况,总结其对医院药学影响如下提高了临床药学服务安全性;拓展了临床药学服务;降低了药品资源浪费;提高职业防护水平;便于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一步规范了临床药学服务,同时也拓展了现代医院药学工作内涵,促进现代医院药学以“患者为主体”尽快完成技术服务型职能转型。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 现代医院 药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在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分析引起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一年共配置输液780000袋,各类差错共计480起,差错率为0.062%,引起的原因主要有医嘱不合理、配置差错、排药核对差错、成品审核差错等。结论通过不断分析引起差错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有助于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差错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分析,探讨符合我市实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模式。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对辖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主办部门、机构性质、精神病床位数及精神专科医师数等信息统计、分析。结果曲靖市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医疗机构8家,实际开放床位2483张,每万人口占有量为4.11张,每床医师护士数为0.15名。结论曲靖市精神卫生资源匮乏、分布不均衡,不能满足精神障碍患者诊疗特别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要求。建议政府加大对精神专科医院建设的投入,有计划地做好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养,全面提高精神卫生防治业务能力和水平。形成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网络和“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 标签: 精神卫生 资源 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的缺陷,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前后静脉药物配置中的缺陷与临床科室的满意率对比建立PIVAS的重要性。结果静脉配置药物改进前、后总缺陷率依次为0.02%与0.003%;改进前后临床科室对PIVAS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6.00%与90.00%,差异均具显著(P<0.05)。结论医院组建PIVAS以及加强对静脉药物配制各环节存在的缺陷改进可有效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药物 配置缺陷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800份不合理处方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等统计和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800份处方中,240份为溶媒选择不当,占30.0%,160份为药物配伍不当,占20%,150份为药物稀释浓度不当,占18.75%,120份为给药次数不当,占15%,80例为药物超剂量,占10.0%,50份为其它,占6.25%。结论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着药物不合理运用情况,加强药师监督和管理,能够使不合理用药减少,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静脉药物配置
  • 简介:目的: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政策实施后的A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并对优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集中指数评价A省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配置的公平性和变化趋势,并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和集中指数分析经济因素对公平性的影响。结果:2()()5—2013年,CT和MRI的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MRI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CT和MRI的泰尔指数和MRI集中指数均呈下降趋势,CT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和集中指数略微上升。2005--2013年CT和MRI的泰尔指数分解显示,组内差异对泰尔指数贡献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结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政策的实施促进了A省基于人口的CT、MRI的配置公平性,但基于地理的CT配置公平性有所降低;区域内差异是造成A省CT设备配置不公平性的主要原因,而经济因素对CT、MRI配置公平性的影响不大。

  • 标签: 大型医用设备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公平性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 简介:摘要探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过程中常见职业危害,针对利器损伤、细胞毒性药物危害、化学消毒剂、噪音及职业劳损、紫外线危害等静配中心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通过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细胞毒性药物安全操作规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防护工作,可减轻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损害,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给药配置中心建立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2016年1月—7月配置中心建立前的静脉给药医生处方,随机抽取8486张。研究组为2016年8月—2017年2月配置中心建立后的静脉给药医生处方,随机抽取8450张。两组均选择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两个科室。对比两组处方缺陷、药品质量管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各科室配药时间。结果研究组处方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药品质量管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外科、心胸外科配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能缩短科室配药时间,实现把护士还给病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临床护理 护理缺陷 配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静脉药物处方单40例,为对照组,主要选择常规管理方式,包括流程管控,医嘱分析等内容。在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静脉配置中心静脉药物处方单40份,为观察组,选择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比较分析两组中的医嘱、排药后差药或是退药问题、成品核对差错或是送药差错等情况的差错发生率,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差错发生为1起,占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错发生率为8起,占20%,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静脉配置中心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医护人员对静脉配置中心问题医嘱管理对策、排药后差错和成品核对问题、退药问题等问题进行分析,精细化处理这些问题,改善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减少差错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静脉配置中心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到12月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审核医嘱总数为982373份,其中不合理医嘱为513份,占比约为0.052%。主要不合理医嘱类型有药物剂量不合理,用药浓度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结论我院静脉输液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应积极运用专业知识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把关,加强与临床医生沟通,纠正不合理用药医嘱,减少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应用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探析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住院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感染预防和控制,给予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应用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院内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理工时和护理人力合理配置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实施护理改革期间的护理人员3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神经内科未实施护理改革期间的护理人员37例作为对照组。视神经内科专业组的不同,对护理工时进行调整,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理工时及人力配置情况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优良率94.06%,较对照组(81.1%)相比,优势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护理工时及人力资源配置满意度100%,较对照组(83.8%)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视神经内科专业组的不同,对护理工时进行调整,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及难度,提高护理的合理性,为患者打造更加良好的护理环境,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水平。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工时 人力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