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藻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可诱发肝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饮用水进行监测可快速准确的检测到微囊藻毒素,避免其对人类产生危害。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肝癌
  • 简介:目的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在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藏红T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分别测定在不同浓度亚硝酸存在的条件下体系的吸光度。结果根在选定的反应条件下,NO2^-含量在0.0~5.6μg·L^-1,范围内与二者的吸光度差显线性关系(r=O.9992),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2.0×10-8μg·L^-1。结论方法用于纯净水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催化光度法 含量测定 亚硝酸根 纯净水 氧化褪色 藏红T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Patel等首次以金属网格板状的形式将网引入矫形外科,用于颚面骨重建与髋臼置换手术。一直以来,网常被用于治疗骨缺损,对网进行合理的剪裁与塑形后将其填充骨块,并移植于目标区域提供支撑作用。1986年,Harms与Biedermann发明了第1件脊柱内置物,将其设计成椭圆网格状柱形体,作为一种脊柱垫圈,为植骨块提供支撑,该技术明显提高了脊柱植骨融合率,同时使得自体取骨产生的髂骨、胫骨或腓骨植骨块骨折或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 标签: 颈椎 内固定器 设备失效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髌骨骨折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带孔缆内固定治疗,总结要点。方法:针对6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对象,样本为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使用克氏针“8”字钢丝张力带治疗,观察组为带孔缆“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Bostman疗效评定中,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远期疗效中,即通过一年随访可见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退针、排斥反应、切割、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情况,康复效果良好。结论:采用带孔缆“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于髌骨骨折患者,有助于保障治疗疗效,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带孔钛针钛缆内固定 髌骨骨折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收集了近年国内主要刊物发表的近30篇应用研究文献,就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食品痕量元素分析中基体改进剂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 标签: 食品痕量元素分析 基体改进剂 石墨炉 综述
  • 简介:铬是生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铬在水中以三价(铬Ⅲ)和六价(铬Ⅵ)形式存在。铬表现为必需元素还是有害元素,其价态起决定性作用,三价铬是人体及动植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微羹玩素,是正常糖、脂代谢所不可缺少的,但浓度过高则对生命产生危害。六价铬可引起肝、肾病变,被毒理学家公认为致癌物,且能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建康,国家规定排放废水中铬Ⅵ的最高允许含量浓度为0.5mg/L,卫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饮水中铬Ⅵ限值为0.05mg/L。测定水中铬的方法很多,有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本文就国内近5年(2001-2005)来测定水中铬的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排放废水 铬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生活饮用水 痕量 必需微量元素
  • 简介:用氟电极连续加标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氟化物,以微机编程处理数据,不仅提高了痕量氟测试的准确性,而且解决了该法繁琐的计算问题。

  • 标签: 饮用水 量氟 微机编程 连续加标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下称扩张器)制作的扩张皮瓣修复网颅骨成形术后网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4月—2019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3例网颅骨成形术后网外露创面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8~70岁,网外露出现时间为网颅骨成形术后3个月~4年,网外露创面面积:1.5 cm×0.6 cm~6.3 cm×6.0 cm。Ⅰ期于网外露创面周围边缘1 cm以远的正常头皮下置入1个或2个额定容积50~200 mL方形扩张器,注水时间2~3个月,总注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积的1.6~2.0倍。Ⅱ期行扩张器取出及扩张皮瓣(面积为4.1 cm×1.8 cm~9.1 cm×7.9 cm)转移修复网外露创面。统计扩张器置入部位,扩张皮瓣转移形式,术后网外露部位创面愈合情况、扩张皮瓣成活情况;随访头部切口瘢痕及外形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7例扩张器置入部位为颞部、6例为顶部。11例患者扩张皮瓣推进转移,2例患者扩张皮瓣易位转移。本组患者术后均成功保留网且头部创面均愈合。1例患者扩张皮瓣尖端坏死通过换药处理后治愈,12例患者扩张皮瓣转移后全部成活。术后12个月随访,本组患者外露网保留,切口愈合好,切口瘢痕隐蔽,头皮毛发生长良好,头部外观较佳。结论采用扩张皮瓣修复网颅骨成形术后网外露创面,能有效地覆盖创面并保留外露网,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形。

  • 标签: 扩张术 外科皮瓣 伤口愈合 颅骨成形术 钛网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铸造纯和CAD/CAM辅助切削纯与瓷的结合强度。方法分别使用失蜡铸造法和计算机数字控制切削法制作纯试件(25mm×3mm×0.5mm)各20个,在试件表面中心区域熔附8mm×3mm×1.1mm的瓷,使用ISO9693规定的三点弯曲测试对金瓷试件进行金瓷结合强度测定。扫描电镜观察试件的显微特征。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结果铸造纯与瓷的结合强度为(32.03±3.03)MPa,切削纯与瓷的结合强度为(35.89±3.71)MP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镜显示铸造纯瓷结合界面反应层较厚,有孔洞和裂隙,切削纯组反应层较薄,没有孔洞。结论切削组纯试件金瓷结合强度大于铸造组。

  • 标签: 纯钛 计算机辅助切削 金瓷结合强度 扫描电镜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骨瓣、普通网和预塑二维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行颅骨修补术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自体骨瓣修补168例、普通网122例和预塑二维网45例。结果普通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时间(92.5min)和预塑二维网组(85min)较自体骨瓣组(65min)明显延长(P〈0.05)。三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材料外露、再手术取出材料、癫痫、颅内血肿和皮下积液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自体骨瓣组术后外观缺陷率最高,普通网组次之,预塑二维网组最低,三组之间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自体骨瓣、普通网和预塑二维网等材料与颅骨成形术后感染、癫痫、颅内出血等无明显相关性;额颞颅骨缺损首选预塑二维网,非额颞颅骨缺损修补应首选自体骨瓣;普通网逐渐淘汰,但可使用于颅骨缺损急诊一期修补。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术 自体骨瓣 钛网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P^H4.6的NaAc-HAc介质中,痕量铋(Ⅲ)催化H2O2氧化邻苯二酚紫褪色,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铋(1id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5μg/50ml,检出限为8.2x1O^11g/L。用于水中痕量铋(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催化动力学 光度法 痕量
  • 简介:本文试验了1%~12%HCl对砷测定荧光值的影响(见图2),当NaBH4在1.0%时标准(4μg/L砷)与载流空白均出现最大值,该1号头花蓼样品中As的平均含量为1.055mg/kg(置信度99%时置信区间

  • 标签: 中痕量 原子荧光法测定 头花蓼
  • 简介:近两年,一种含有、锗的项链很流行,据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治疗颈椎病。有几个朋友戴过,说有效,也有说没感觉。我在网上看到宣传,说这种项链含有、锗元素,可以调节人体电流、改善微循环,不仅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还能调节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动脉硬化、调节血糖平衡、延缓大脑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等。这是真的吗?

  • 标签: 锗元素 项链 疗效 保健 调节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或睑结膜切口入路,应用网支架重建眶底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CT扫描和三维成像诊断,对18例眶底缺损患者进行微型网内固定术重建眶底缺损,其中10例为眶底伴邻近颅面骨折,采用头皮发际内冠状切口;8例为陈旧性眶底骨折,采用睑结膜切口。结果18例患者的眼球内陷和部分合并颧骨骨折的状况得到纠正,切口均愈合良好,切口位置较隐秘或未遗留瘢痕,颜面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24个月,网支架无1例松动或移位或者其他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头皮冠状切口入路以及睑结膜入路都能为术者提供足够视野与操作空间,应用微型网内固定术可重建眶底缺损,防止复视,术后美观效果佳。

  • 标签: 眶底骨折 钛网支架 头皮冠状切口 睑结膜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三维塑形网与传统网修补颅骨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按选入标准选取2008年3月1日—2017年2月1日到我院行颅骨修补术的100例患者,抽签法将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43例、5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网进行修补,实验组采用三维塑形网修补,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4±13.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5±2.6)d,对照组分别为(132.9±14.8)min、(18.2±3.2)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实验组为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网修补颅骨相比,使用三维塑形网修补,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低,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益。

  • 标签: 颅骨/损伤 颅骨修补 颅骨/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胸腰椎前路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应用胸腰椎前路板加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48例。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8例无神经损害者,术后功能良好;30例不全截瘫患者中,均有Ⅰ~Ⅳ级恢复;10例全瘫患者,未有任何恢复。随访CT及X线片见植骨均已融合,未发现椎体高度明显丢失,无钢板折断及折钉现象。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减压板加网植骨内固定,对于来自椎管前方的致压因素,手术直视下减压彻底,能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结构、重建其稳定性,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且手术安全可靠。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胸腰椎前路钛板 钛网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纳米二氧化霜中二氧化的含量。方法本实验采用铝还原法,通过将试样溶解在含有硫酸铁的硫酸中,金属铝将四价还原成三价。以硫氰酸铵作指示剂,用硫酸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结果该法下测得纳米二氧化霜中二氧化含量平均达8.53%。结论该方法较为简便,结果稳定,针对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二氧化钛 含量 铝还原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骨柄肿瘤切除术后,应用板、网行胸壁重建术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中山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继发性胸骨柄肿瘤病例,其中男8例,女5例,中位年龄56岁(41~72岁),原发性胸骨柄肿瘤11例,纵膈肿瘤侵犯胸骨柄1例,乳腺癌转移至胸骨柄1例。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后即刻应用板、网行胸壁重建修复。以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EQ-5D直观模拟评分量表(ED-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并于术后3个月拍摄CT。以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2例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切口一期愈合,术后恢复好;1例术后出现反常呼吸,予呼吸机支持,术后9 d反常呼吸消失。13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CT显示板、网无移位,无变形。均无明显上肢功能障碍。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7~41个月),1例软骨肉瘤患者因复发于术后11个月死亡。EQ-5D评分中疼痛或不适一项,术前为(1.85±0.80)分,术后为(1.15±0.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其余4个维度手术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EQ-5D问卷总分为(7.08±2.02)分,术后为(5.45±0.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术前ED-VAS得分(85.69±7.58)分,术后为(92.54±2.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板、网应用于胸骨柄肿瘤切除即刻胸壁重建,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内固定 胸骨柄 胸壁重建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