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白血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适时和患者交流沟通,了解白血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态度,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 标签: 白血病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血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临床以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种,应注意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预防感染的护理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 标签: 白血病 机制 分类 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DNA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基于白血抗原而设计的DNA疫苗,有可能促进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而消除微

  • 标签: 白血病 DNA 疫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白血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占首位,是儿童时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加强对白血治疗与护理的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38例儿童白血进行心理、口腔、出血、饮食、输血、化疗期间静脉的护理和家庭护理指导等,收到明显效果,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儿童 白血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强调对血常规异常结果进行涂片镜检发现急慢性白血的重要性。方法采用SysmesEX-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9000份血常规异常结果,主要观察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量(Hb)和血小板计数(PLT)三项指标,其中有一项异常的就要进行涂片镜检。结果共检出白血48例,其中慢性白血16例,常规表现一项、二项、三项异常的百分率分别为50%、37.5%、12.5%;急性白血32例,常规表现一项、二项、三项异常的百分率分别为6.25%、37.5%、56.25%。一项、三项异常,急慢性白血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血患者都表现血常规异常,慢性白血多表现一项异常,急性白血多表现三项异常,对血常规异常的结果应重视细胞形态学镜检特点,已发现白血,防止漏诊。

  • 标签: 血常规异常 涂片镜检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白血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避免和减少化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提高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72例白血患儿,通过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提出小儿白血的护理措施。结果病人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得到及时处理和有效控制。结论在进行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可提高小儿白血的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 标签: 小儿白血病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白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高白细胞血症(白细胞>100×109/1)不仅会增加病人的早期死亡率,而且也会增加髓外白血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一旦出现可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清除过高的白细胞,同时给以化疗药物和水化,并预防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凝血异常等并发症。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白血患者化疗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白血患者化疗病例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患者满意度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结论护理干预对降低白血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化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HAL)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对48例HAL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同时以48例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NHAL)作对照组。结果HAL组的髓外浸润、DIC、白细胞淤滞综合征及早期死亡率较对照组高。结论HAL治疗有效率低,早期死亡率高,预后差,应化疗前行白细胞单采术,有效降低白细胞数,再给予足量、规范的联合化疗,预防并发症,才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高白细胞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尤其对于身患绝症的患者尤为重要。白血人的一般心理特征为恐惧心理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当得知自己患了白血时紧张、焦虑、恐惧、惊慌失措,甚至变得暴躁易怒。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衰弱症候群 心理特征
  • 简介:摘要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XT-2000i是日本SYSmex公司在XE-2000的技术基础上改进后的新型血仪分析仪,血红蛋白(HGB)测量使用了十二烷基硫酸钠(CSLS)的原理。白细胞计数应用了多角度光散射的原理,综合分析光散射信号和聚次甲基荧光染料信号进行白细胞分类。血小板(PLT1)和红血胞常规应用点阻抗技术。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各种类型的全自动血仪分析仪已陆续在市场出现,并开始大量应用到临床检验工作中,对提高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减轻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实验室检测的精确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临床实践中过于依赖全自动血仪分析仪,忽视血细胞形态学检测而造成的误诊误判越来越多。

  • 标签: 白血病 漏检分析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小儿白血在化疗期间加强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4月份至2011年12月份儿科收治的20例确诊为白血的患儿为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抽取方式把全部患儿分成观察组10例以及对比组10例,对比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又给予病患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化疗期间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通过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对比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通过比较,两组间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临床上,加强对白血患儿的化疗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所引起的

  • 标签: 小儿白血病化疗期间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儿甲氨蝶呤(MTX)的血药浓度,并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21例ALL患儿接受85例次大剂量MTX治疗,MTX的剂量为5g/(m2•次)。MTX应用后42h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在大剂量MTX应用后的44h、72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MTX的血药浓度。结果44h、72hMTX的血药浓度分别为(0.82±0.95)μmol/L、(0.091±0.062)μmol/L。结论MTX在体内处置个体差异大,可以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作为调整甲酰四氢叶酸钙用量的主要依据。

  • 标签: 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阿糖胞苷为最有效的抗血液肿瘤药物之一,尤其大剂量阿糖胞苷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白血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是,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常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多,处理不当可发生药物性死亡,从而一定程度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化疗剂量强度增加所产生的副作用已日益受到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 标签: 阿糖胞苷 白血病 不良反应 观察和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人肛周感染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白血病人肛周感染的原因分析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肛门特殊解剖结构是导致肛周感染的基本因素,病人不良卫生习惯是诱发肛周感染的主要原因,加之,病人遵医行为缺乏、存在羞涩心理、原有痔疮或肛裂等多种因素是肛周感染的诱发因素。结论肛周感染重在预防,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性护理,及早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预防白血病人肛周感染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白血病 肛周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