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笔者根据文献报道结合参加传染病疫情处置的实践,总结执行灾害医学救援中传染病监控工作的要点。提出在灾害医学救援中,应充分利用已建立的传染病监控系统,迅速将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控制在萌芽状态,提高医疗应急救援和防疫的保障水平。

  • 标签: 灾害 救援作业 传染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死亡病历终末质控来了解环节质量存在问题,反馈临床,指导改进。方法对归档死亡病历的诊疗措施及书写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共点评死亡病历492份,发现有缺陷共236处,其中违返医疗核心制度16份,占3.25%,违返诊疗规范48处,病历书写欠完整、准确172处。结论加强死亡病历质量监控,能发现医院关键环节存在落实制度缺陷及执行诊疗规范缺陷,对制定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起指导作用。

  • 标签: 死亡病历 质量分析 质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运行病历书写质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缺陷和产生的原因,探讨其质量管理和对策。方法我院质控科2011年对全院的运行病历进行实时监控,共抽查3744份病历进行缺陷分析,同期随机抽查归档病历1440份进行对比。结果在3744份运行病历(甲组)中,缺陷项目发生率前三位的依次是病程记录占37.1%,入院记录占32.6%和治疗医嘱达占30.5%;甲级病历2306份(61.6%),乙级病历占1136份(30.3%),丙级病历占302份(8.1%)。在归档病历(乙组)中,甲级病历1210份(97%),乙级病历38份(3%),无丙级病历,两组的甲级率、乙级率和丙级率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病历缺陷,能将缺陷立即反馈给临床医师,能追踪整改,能有效的提高归档病历质量,提高甲级率,减少乙级病历,消灭丙级病历。

  • 标签: 运行病历 缺陷 质量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手术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消毒、灭菌、隔离等各项工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手术成功与否,健康与生命,因此,针对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建立医院感染的管理及监控制度,注重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意识,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实现科学控制医院感染,是手术室的重要工作任务。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 管理措施 监控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在大量后台业务数据的基础上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快速、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查询监控体系,用以进行相关数据监督、辅助决策、指导医院的医疗工作,以促进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的持续改进并加快医院的自身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医院整体综合效益的目的。

  • 标签: 医院管理 监控平台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B超监控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的可行性。方法将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治疗系统设置为脉冲工作状态,调整脉冲重复频率为4Hz,辐照剂量分别为180、240、300J,每个剂量又分为4个占空比时间组(1%~4%)。PHIFU定点辐照离体牛肝组织,辐照结束后比较靶区辐照前后的声像图变化和灰度值变化,切开牛肝组织肉眼观察靶区的形态变化,重复实验10次。取靶区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组织行HE染色。结果P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靶区B超图像出现低回声区,靶区灰度差值为负值,且各剂量下所有占空比时间组灰度差的负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剂量下,占空比为1%~3%的PHIFU辐照后切开靶区组织有清亮液体流出,靶区仅见空洞,其内未见凝固性坏死;占空比为4%的PHIFU辐照后可见泥浆样液体流出。结论通过观察PHIFU辐照后的灰度值和声像图变化,可以间接指导制定治疗剂量和判断治疗效果。

  • 标签: 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 非热损伤 靶区 低回声区 灰度
  • 简介:目的提高对压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动化办公平台研发信息化压疮上报系统,由难免压疮登记表、压疮发生登记表及压疮转归登记表3部分组成。护理部每天通过该系统自动收集数据,并及时把数据传给压疮管理小组,护理部及管理小组对全院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结果压疮上报与得到压疮管理小组处置时间缩短,压疮上报率提高,压疮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压疮上报流程与监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是实现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压疮 信息化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科病房使用电子监控系统,对患者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封闭式男、女四个病房收治的1584例精神病患者发生的意外事件为对照组。选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封闭式男、女四个病房收治的1608例精神病患者发生的意外事件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按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上加电子监控。结果观察组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电子监控系统的应用,对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有加强作用,且能够还原事实明确事故原因及责任。

  • 标签: 电子监控 精神科病房 安全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及感染监控和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明确护士长在医院内感染监控中的管理作用。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在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医院内感染监控中护士长的作用重在环节质量的管理,即更新思想观念,重在提高全员感染监控管理意识;强化在职培训,重在提高全员感染监控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完善管理措施,重在转变管理行为上下功夫。结果严格的护理管理降低了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人群的健康水平。结论在经历了“非典”、“禽流感”等防治工作的实践后,强化护士长在医院内感染监控中的作用,在预防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士长 医院内感染 监控管理 作用
  • 简介:目的探查听障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监控特点。方法通过对阅读材料旬内不一致与句外不一致的设计,运用错误觉察范式和眼动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探查听障学生的阅读监控特点,同时以健听学生作为对照。结果听障和健听两类学生在阅读理解成绩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45.67,P〈0.01;两类学生在回视次数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33.22,P〈0.01;两类学生和两类阅读材料在回视点个数和回视时间上存在交互作用,且在这两个指标上的趋势一致。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对于听障学生,无论是句内不一致还是旬外不一致,回视点个数及回视时间差异不大(P〉0.05);而健听学生在回视点个数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在回视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听障学生阅读理解的整体能力和阅读监控能力均低于健听学生。听障学生在阅读监控眼动指标上与健听学生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听障学生 阅读监控 眼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轮状病毒肠炎在流行期间住院病儿院内感染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2007年改善病区原有消毒措施和方法,做好病儿及家属疾病预防知识教育,加强病区流动物品消毒监测管理,保证消毒效果。结果2005年11月至2010年11-12月,儿科住院病儿轮状病毒肠炎流行期间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7.4%、16.8%、7.1%,6.8%、7.05%、6.6%、。2007年-2010年较2005年及2006年院内感染率下降10%以上,有效的保护住院病儿。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在流行期间虽发病率高,病儿年龄小、抵抗力低,易获得感染,但只要病区能重视在治疗护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及终末环节切实加强隔离措施,保证病区的空气、环境、物品灭菌质量效果。病儿感染率似完全可以控制和下降。

  • 标签: 轮状病毒 院内感染 监控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温度图(temperature-map,T-Map)实时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热消融羊离体腰椎间盘的可行性.方法取6列离体南疆黄羊腰骶段脊柱,在磁共振导航下,高强度聚焦超声从前方对其L2~S1椎间盘行定点辐照,剂量为350W,持续时间分别为20s、40s、60s、80s、100s、120s、140s、160s和180s,辐照过程中以磁共振成像温度图实时监控椎间盘前缘、后缘、髓核以及同水平脊髓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椎间盘过程中,磁共振成像温度图监测点的温度呈现逐渐升高,但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辐照180s后,椎间盘前、后缘温度超过50℃,髓核中心温度超过75℃,硬膜前缘的温度不超过45℃.结论磁共振导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中,高强度聚焦超声能提供足够高的温度,灭活羊离体腰椎间盘纤维环内神经感受器,并使髓核溶解、变性、萎缩;磁共振成像温度图可实时定点监控热消融区温度变化.本实验初步验证了磁共振成像温度图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热消融羊离体腰椎间盘是可行的,磁共振导航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潜在方法.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磁共振成像 温度图 腰椎间盘 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