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从柴胡种胚角度探讨不同种质柴胡萌发问的差异情况。方法:利用OLYMPUS体式显微镜观察3种柴胡(ZC、SX和GS种质)种子胚形态发育过程。结果:3种种质柴胡种子均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成熟胚阶段,进而完成柴胡种子休眠状态。由收获时柴胡种子的胚大小、胚率及胚所处时期3个指标来看,ZC种子休眠较浅,GS次之,而SX种子具有较深的胚休眠。结论:GS、SX、ZC柴胡与三岛柴胡一样,种子均具有形态后熟特性,只在发芽时间长短上存在差异。

  • 标签: 柴胡 种胚 种质 休眠
  • 简介:知母野生资源走访调查表、生态环境及群落特征现地调查表、知母标准株形态特征调查表、野生资源状况调查表、人工资源状况调查表,知母野生资源种质,建立知母种质资源

  • 标签: 分析收集 知母资源 种质分析
  • 简介:华桑种质资源桑叶总黄酮含量差异按照上述供试液及测定液制备方法,以甲醇提取、硝酸铝显色、505nm测定的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华桑种质资源桑叶总黄酮含量

  • 标签: 华桑种质 含量分析 总黄酮含量
  • 简介:华桑种质资源桑叶总黄酮含量差异按照上述供试液及测定液制备方法,以甲醇提取、硝酸铝显色、505nm测定的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华桑种质资源桑叶总黄酮含量

  • 标签: 华桑种质 含量分析 总黄酮含量
  • 简介:  广西忍冬(金银花)野生资源和人工栽培不多,栽培种除了红腺忍冬和灰毡毛忍冬外,野生种质资源红腺忍冬、灰毡毛忍冬和华南忍冬在广西均有广泛分布

  • 标签: 山银花种质 广西山银花 种质资源
  • 简介:提高栀子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度江西省的药材种植业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栀子种质资源类型从本次调查所收集的栀子种质资源来看,在调查中也发现了江西省在种植栀子时出现了许多问题

  • 标签: 栀子种质 江西省栀子 现状调查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居群款冬花种质资源的植物学形态性状观察、统计、分析,为款冬花遗传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对16个款冬花居群的8个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居群款冬花的形态性状均有一定差异,其中单株蕾鲜重、单株花蕾数变异较大,采收期绿叶数、每粒蕾重变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除蕾色外,株高、叶长、叶宽、绿叶数、单株蕾数、每粒蕾鲜重均与单株蕾鲜重(产量)有显著正相关,其中单株花蕾数相关性最高,各性状间亦具有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6份款冬花种质资源可分为栽培和野生2类。结论:款冬花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的形态分化,在筛选高产种质时可优先考虑单株花蕾数指标。

  • 标签: 款冬花 形态变异 相关 回归 聚类分析
  • 简介:汉江钟祥段鳡鳤鯮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简称保护区)为重要水生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境。本文以丰乐汉江公路大桥建设为例,分析了大桥施工过程中对保护区内各类水生生物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从反馈的信息中获得病种控制依据,并确立起常规分析体系,为实行预期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做好基础工作。方法对单病种样本在数据方面反映出来的质量特性,依托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统计方法,从水平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治疗效果是反映医疗质量的的几个不同方面,三者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医院工作水平相联系,只有从各方面对病种质量进行控制,才能达到一个费用低,疗效佳,疗程短的高目标。结论既能保持费用合理的增长速度(与GDP10%相当),又能降低药品比率,是一种最优的态势,而盲目地降低费用,不仅会导致经济总量的萎缩,而且摆脱不了“以药养医”的局面,这不利于医院自身的科学发展。

  • 标签: 单病种 质控 外科病 内科病
  • 简介:从中选育出云南昭通半夏可作为商洛半夏种植品种的基源,不同品种类型的半夏出苗率、株高、叶数、叶长、叶宽、珠芽数、珠芽直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的比较引进半夏品种在商洛种植的抗性、产量和质量

  • 标签: 商洛夏种 夏种质 试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针对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主要问题,分析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的影响原因,提出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结果抗肿瘤中药DDDs值明显高于心脑血管系统中药与呼吸系统中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39,3.265,P<0.05)。结论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应加强品种质量控制,提出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策略对提高住院药房中药品种质量具有中药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住院 药房 中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灯盏花素系品种进行的质量标准的探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灯盏花素分散片和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中野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灯盏花素分散片中野黄芩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0%,RSD为1.22%(n=6)。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灯盏花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2%,RSD为1.73%。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灯盏花素分散片、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片剂的质量有效控制。

  • 标签: 灯盏花素分散片 &beta -环糊精包合物 野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执行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方案,做好探究。方法:选取本病区收治的单病种资料,对病种资料进行编码,统一诊断标准,并初步选定8个单病种,采用院科两级管理方式。结果:冠状动脉硬化、急性淋巴结白血病、肝恶性肿瘤、颅骨骨折、骨髓异常综合征、脑血栓、先天性结肠症、股骨骨折总例数分别为15例、27例、20例、13例、10例、30例、12例、8例,在进行治疗量控制方案后,整体治愈好转率分别为100.00%、90.0%、90.0%、92.31%、90.0%。结论: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进行控制,整体效果良好。

  • 标签: 单病种 质量控制 方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L-J质控图前20次数据的二种质控方法作比较。方法用临时L-J质控图和即刻法对HIV抗体质控物检测,比较何种方法更适用于基层实验室。结果用临时L-J质控图易导致假失控,即刻法能满足基层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结论对于基层实验室用即刻法比L-J质控图法对L-J质控图的前20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更为恰当。

  • 标签: 质量控制 HIV
  • 简介:目的:对不同种质黄芩中3种黄酮类成分和总黄酮进行测定和综合评价,为遴选黄酮类成分含量高的黄芩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黄芩根中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采用UV-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模式识别法验证并综合评价不同种质黄芩的化学质量。结果:黄芩苷、汉黄芩素及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种质间差异显著,其中13号黄芩种质黄芩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1号、7号黄芩种质黄芩苷、黄芩素与总黄酮含量均较高。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模式识别法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次试验中1号、7号、13号为优良种质,可以作为黄芩新品种选育对象。结论:采用改进后的HPLC法可较好地测定黄芩3种黄酮类成分,不同种质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模式识别法均遴选出了目标种质,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种质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

  • 标签: 黄芩 黄酮类成分 主成分分析 灰色模式识别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法在医院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疾病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法。比较两组诊疗过程执行率、各种医疗安全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诊疗过程执行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各种医疗安全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法在医院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医院质控 质量管理 单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