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超声引导下遥控水压灌肠复位儿童肠套叠对800例的疗效。2013~2015年,800例儿童急性肠套叠。给予超声引导下遥控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分析治疗结果,对比不同发病时间和血流信号分级的复位率,分析发病时间及血流信号分级与复位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00例患者中,769例复位成功,复位率为96.13%。其中复位成功者的血流峰速(PSV)及阻力指数(RI)水平均显著低于复位失败者(P〈0.05)。发病1~24h的复位率为99.84%,显著高于发病25~48h的94.74%及〉48h的8.00%(P〈0.05)。血流信号分级为3~2级的复位率为99.68%,显著高于2~1级的96.45%及1~0级的11.11%(P〈0.05)。患者的发病时间与复位率呈负相关,而血流信号分级与复位率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利用超声引导下遥控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儿童急性肠套叠具有较好的疗效,发病时间与复位率呈负相关,而血流信号分级与复位率呈正相关。

  • 标签: 超声引导 遥控水压灌肠 复位肠套叠 急性肠套叠 儿童
  • 简介:摘要小儿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另一段肠管,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常可以引起肠梗阻,造成不良后果1。肠套95%为原发性,无具备病因,好发时间为3月-10月,90%发病年龄小于2岁,4岁后很少发病。发病原因不清,但常有诱发因素,主要与饮食习惯改变、腹泻、病毒感染、天气变化可能相关。5%为继发性肠套叠,常可找到病因,于肠壁上有明显的机械因素,如肠管畸形、肠道肿瘤、肠息肉、过敏性紫癜。肠套叠可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例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目前只要方法为透视下空气整复及超生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常规使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肠套叠425例,复位成功率高,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肠套叠 灌肠 超声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说明彩超监视下水(渗盐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方法将Foley’S管与T型管相连,将Foley’S管插入患儿肛门,气囊充气。T型管一端与血压计相连,另一端用注射器按规定压力注入温度为38度±2度的渗盐水,与此同时彩超探头在腹部跟踪小儿肠套叠肿块的影像变化。结果本组207例,彩超诊断准确率达100%;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达99.5%。本文提出了新的复位适应症,新的复位压力标准,详尽描绘了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复位的影像变化。在207例中回盲型肠套叠102例,占49.3%;回结型肠套叠92例,占44.4%;回回结型肠套叠12例,占5.8%;小肠肠套叠1例,占0.5%。结论本组207例,彩超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率为100%,我们认为彩超是小儿肠套叠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法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仅扩大了复位的适应症,避免了X线对患儿的影响,是一种无损伤性治疗。而且复位中影像比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更清晰,复位成功标准更明确。本法复位中可对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做出准确诊断,由于整个复位过程均在直视下进行,医师能确切掌握患儿的呼吸、腹胀变化及全身状况,对患儿更安全,复位中肠穿孔时避免了空气灌肠复位并发肠穿孔时产生的爆炸性休克,且处理简单、确实,我们认为该法明显优于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复习62例患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声像图改变,总结在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结果灌肠成功与否与在灌肠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密切相关。结论注意灌肠过程中的操作细节,提高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成功率高,避免X-线对患儿及家属的损害。

  • 标签: 肠套叠 灌肠 超声检查 半岛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治疗的过程、规律。方法通过患儿取仰卧位,经肛门插入带有三通管及球囊的肛管,一端连接血压计,一端注入适温的生理盐水,开始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并记入量,通过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观察小儿肠套叠治疗情况。结果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治疗效果满意。结论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比x线监视下空气或钡灌肠方法简单、准确,易于操作,同时免除X线造射,减少患儿手术痛苦及术后感染和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危险,同时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水压灌肠 肠套叠 同心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肠套叠技术应用措施进行分析并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分别接受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与治疗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更高,且术后复发率相较于参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肠穿孔情况研究组发生更少,但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是目前治疗肠套叠最佳的方法,对于小儿肠套叠患儿具有一定适配性。该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懂、易学、易掌握的优点,医患双方同时避免了X线伤害,整复率高,安全系数高,是临床值得推广的项目,特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使患儿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救治。

  • 标签: 超声检查 水压灌溉 肠套叠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监视下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经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48例患者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肠套叠准确率达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95.8%(46/48)。结论超声对肠套叠可早期诊断,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迅速,为临床治疗肠套叠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肠套叠 超声 灌肠复位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小儿肠套叠疾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水压灌肠复位术的原理、技术、临床应用和预后分析。小儿肠套叠是一种急性腹痛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便血症状。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两种,其中水压灌肠复位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病例。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水压灌肠复位术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自制压线盒在手术配合中的有效应用,以解决手术配合过程中由于丝线易缠绕打结,使用和更换极不方便的问题,使手术配合更加优质化。方法通过自制压线盒实际应用于手术过程中,保证了丝线整洁规范,使用方便的同时还保证了器械台的整洁美观。结果自制压线盒不仅彻底解决了丝线缠绕打结,使用极不方便的难题还规范了丝线的放置位置,保证了器械台的美观,整洁,有序。结论自制压线盒使用简单方便,操作性,可行性相当强,深受医护人员的认可,为更好的进行手术配合提供了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自制压线盒 丝线缠绕 配合准确高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套叠(II)患儿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影响水压灌肠(HPE)治疗179例II患儿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可见病程、灌肠水量、灌肠时间皆为影响疗效的因素,成功组和失败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0.138)、灌肠水量(OR=0.996)、灌肠时间(OR=0.922)三项因素和HPE治疗II患儿密切相关,为影响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病程、灌肠水量、灌肠时间三项因素为II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小儿 肠套叠 水压灌肠 影响因素
  • 简介: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能够引发小儿呕吐、血便、电解质紊乱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肠坏死,出现中毒性休克,影响患儿健康。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非手术治疗是应用最为广泛且优先选用的方法。非手术治疗主要是指在超声或透视引导下进行的灌肠复位。目前针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主要集中于空气灌肠复位和水压灌肠复位(钡剂、盐水)。

  • 标签: 空气灌肠复位 水压灌肠复位 小儿肠套叠 复位治疗 小儿急性肠套叠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水是人体的润滑油,它能使关节、脏器及组织细胞减少相互间的摩擦,保持“和睦相处”的状态。人体在通过水来吸收各种各样营养物质的同时,也借助水来排泄运送代谢物。所以明智地给机体补充水分,

  • 标签: 饮水 口渴 细胞减少 营养物质 润滑油 代谢物
  • 简介: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卒于明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祖籍浙江余姚,据说乃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自其父王华始迁居山阴。由于曾在余姚四明山阳明洞隐居养病,爱其地景致,故又自号“阳明”。

  • 标签: 王阳明 王羲之 书法家 四明山 余姚
  • 简介:背景:加载在椎间盘上的重力引起的静态压力刺激是椎间盘细胞代谢的重要调节因素。目的:观察静水压对体外单层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形态学及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在静水压加载系统中对体外单层培养的传4代人髓核细胞施以0.3,0.7,3MPa的静压,分别加压30,60,90,120min,以常压0.1MPa为对照。结果与结论:①髓核细胞形态:在静水压干预下细胞体积均变小。0.3,0.7MPa静水压下轻微缩小,细胞形态相对完整;3MPa静水压下缩小最明显,且细胞形态不完整。②髓核细胞存活率:在持续静水压刺激下开始的30min,不论压力大小存活率都偏低,在0.3,0.7MPa时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或维持稳定,细胞增殖逐渐增强,在3MPa时随时间趋于下降,最终细胞总体数量减少。③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各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当持续加压120min时,在0.3,0.7MPa静水压下合成量呈高表达状态,在0.1,3MPa静压表达相对较少。表明静水压会对髓核细胞形态学、存活率及基质表达产生影响。

  • 标签: 静水压 髓核细胞 形态学 蛋白多糖 组织构建细胞学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水压灌肠治疗肠套叠的复位压力与患儿个体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4月至2014年07月住院治疗的小儿肠套叠180例病历资料,按照性别、年龄和套筒位置分别进行分组。分析复位压力与患儿性别、年龄和套筒位置的相关关系。结果性别分组间的复位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性别与灌肠复位压力无相关关系;年龄分组间、套筒位置分组复位压力有显著性差异且相关系分析显示年龄和套筒位置与灌肠复位压力具有相关关系。结论水压灌肠治疗肠套叠的复位压力与患儿年龄具有正相关关系,与患儿的性别及套筒位置无关。

  • 标签: 水压灌肠 肠套叠 性别 年龄 套筒位置
  • 简介: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举办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于2008年4月24日至28日在黄山市成功举办。讲座由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常委、安徽省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王忠荣教授主持,安徽省医学会王尚柏秘书长致开幕词。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水压灌肠 B超引导 学习班 黄山市 诊治
  • 简介:摘要低压线损管理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所涉及的方面众多,同时低压线损也能够反映出低压电网结构以及经营管理的质量,为此分析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并且采取相关的降损措施是本文所重点研究的对象。

  • 标签: 降损措施 低压配网 低压表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