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对脊柱骨折施行RF系统内固定术的10例进行了护理。认为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应正确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早期下床活动。

  • 标签: RF系统 脊柱 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来29例胸腰椎骨折AF内固定后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神经功能除3例Frarkel分级A无恢复其余均有提高,椎体形态及椎管狭窄较术前均有改善.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AF系统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胸腰椎 骨折 AF内固定系统
  • 简介:各种肝脏疾患所致重型肝炎,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在常规内科护肝、促肝细胞再生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传染病室在常规护肝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16例,并观察其治疗前后肝功能、PrA、ET的变化情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重型肝炎 治疗前后 护肝 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细胞再生 肝脏疾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选择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方法对34例重型肝炎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电解质、胆固醇、PT及纤维蛋白原等项目,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肝功能好转,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提高,TBil从治疗前486.3±178.3μmol/L下降至治疗后的237.8±93.1μmol/L,(患者的第一次治疗)。总的治愈好转率为52.9%(18/34),其中慢重肝早期治愈好转率最高,为92.9%(13/14),慢重肝中期治愈好转率为50.0%(2/4),晚期为0(0/8),急重肝好转率66.7%(2/3),亚重肝为20.0%(1/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无一人在治疗期间死亡。结论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较只依靠传统药物治疗明显提高,对慢重肝早期最好,中期及急重肝的疗效次之,慢重肝晚期疗效最差,故一旦诊断为重肝,宜早期应用ALSS治疗,ALSS对重肝的治疗安全可靠。

  • 标签: 人工肝支持系统 重型肝炎
  • 简介: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ALSS)应用于临床治疗重型肝炎已有报道[1],可明显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病例的选择和治疗时机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与转归,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就16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ALSS治疗的情况,浅析ALSS的临床应用.……

  • 标签: 临床应用 应用分析 支持系统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应用WLXGX-888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北京伟力公司生产)对24例重症肝炎进行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方法治疗40例次.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电介质进行分析.结果ALSS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明显改善,总胆红素(TBIL)、血氨均明显下降(P<0.001),总蛋白下降(P<0.001);白蛋白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白蛋白提高明显(P<0.001).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的早、中期治愈好转率分别为71.43%、44.44%,而晚期则无一例存活.结论ALSS治疗重症肝炎安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重症肝炎的生存率.

  • 标签: 非生物型人工肝 重症肝炎 血浆置换 血液滤过
  • 简介:自1997年5月以来,我科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KM8800型第三代血浆交换净化装置,采用血浆交换和胆红素吸附技术治疗急、慢性重型肝炎46例,共91例次,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40例,女6例;年龄21~66岁。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1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9例、慢

  • 标签: 人工肝 体外支持系统 重症肝炎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及最佳疗法.方法应用日本plasauto~IQ血浆分离机及Drakewillock1000Ⅱ型透析机,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的402例重型肝炎进行734次ALSS治疗,其中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170次,血浆置换+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399次,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andfiltration,HDF)+HP165次.观察3种治疗方法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离子等变化,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经3种方法ALSS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TBiL、PTA,NH3明显改善(P<0.01),治愈好转率(早中期合计):3种方法分别为70.7%;80.6%;40.9%.不良反应发生率23.2%(169/734).结论ALSS治疗重型肝炎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肝功能,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尤其早、中期患者疗效显著优于晚期患者,对于重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比较3种ALSS方法,以PE+HP疗效较佳.

  • 标签: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好发于老年人.有资料统计其发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一般晚5~6岁[1].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该病的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年轻化.粗隆间骨折一般容易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同时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为临床治疗的难题.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22例,均采用Richards髋部加压钢板螺钉系统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系统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部 加压钢板 老年人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法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32例重症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52例次,血浆置换量平均3000ml.结果32例重症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62.5%,其中早期为87.5%,中期为70.59%;与对照组相比,总胆红素由治疗前377.1mmol/L降至197.6mmol/L(P<0.01).结论血浆置换对重症肝炎中、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人工肝支持系统 血浆置换 重症肝炎 治疗
  • 简介:随着我国对药品上市后管理的不断完善,对市场上发现的有缺陷的或不安全的药品实施强制政策和召回制度将是药品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美国的药品强制政策与召回政策,希望能给我国开展相应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美国 强制政策 召回政策 简介
  • 简介:分别与广州、北京、上海三地的企业接触后,不禁感到一丝遗憾。常常说广州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很多企业人对广州的印象并不鲜明,美国千年制药公司(MillenniumPharmaceuticals,Inc.)更不知道广州是中国的一个城市,或许这样认为太片面,但也恰恰反映了一个迫切:广州需要提高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

  • 标签: 广州市 政策 医药企业 技术创新
  • 简介:目的研究使用LISSPLT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指征、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9月~2004年8月使用LISSPLT通过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10例,观察术后软组织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0例患者经过平均8个月的随访,术后骨折复位、对线良好,全部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无皮肤坏死、后期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或失效的并发症.结论LISS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可靠、术后恢复和骨折愈合快的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近端 干骺端 骨折 粉碎性 LISS系统 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改良双钢板法与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4年11月间应用改良双钢板法(48例)及LISS(36例)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SchatzkerⅤ型24例,SchatzkerⅥ型60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关节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6.2个月(12~23个月)随访。改良双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43min,术中失血量320mL,9例发生并发症,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5.1周(11~2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8周(12~25周),术后1年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63~98分,平均87.4分。LISS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27min,术中失血量290mL,6例发生并发症,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3.8周(9~17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4.1周(11~18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65~97分,平均89.6分。两组间上述内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3个月及1年的TPA和PA度数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部分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单侧LISS固定可以起到与改良双钢板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需要加用内侧辅助钢板固定。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钢板 骨折固定术 力线
  • 简介:目的分析颅内迷走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与传统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和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36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脑内血肿后行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2、回顾性研究:对281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用传统的内科和外科方法治疗后的血压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1、临床研究: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36例中除7例(19%)死亡外,在29例存活的患者中10例(34%)血压正常,12例(41%)血压接近正常,7例(24%)与手术前无明显变化。2、回顾性研究:在出血后采用传统的内、外科方法治疗的281例患者中,85%的血压无明显变化,而后期血压基本正常者(15%)均为出血前无明确高血压病史者。结论左侧颅内迷走神经血管减压确能降低顽固性高血压.其有效率>75%。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中有15%血压能够自然恢复到基本正常的水平。但是在出血前有明确高血压的患者无一例血压能够自然恢复正常。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传统方法治疗 迷走神经血管减压 降压的有效性 比较性研究
  • 简介:本文报告作者在巴塞罗那市(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推行如下的计划:在小学内促进控烟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并对此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巴塞罗那的实际情况是:吸烟率高,控烟工作开始较晚,社会对实施控烟政策的要求较低。本计划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展的:关于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已经颁布,但在学校内基本碍不到实施。研究是这样进行的:先收集信息,了解小学内对吸烟问题有何现存政策,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学校,又向学校提供一些帮助以改进其情况。我们强调在制订吸烟政策时应促进学校内部的讨论和达成共识。

  • 标签: 控烟工作 吸烟率 公共场所 吸烟问题 调查结果 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