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许莉莉 赵金叶 高雅然 吕佩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唐山 063210,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研室,石家庄 050017,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
  • 简介:摘要血管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2常见痴呆类型。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通路,脑肠轴已成为众多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介导或影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和缺血性卒中等血管危险因素,最终加速VCI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对肠道菌群与VCI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VC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胃肠道微生物群 认知功能障碍 卒中 脑缺血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2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血管血友病(VWD)是最常见的遗传出血性疾病,但其诊断实验和分型流程复杂,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并未普遍开展,仅有极少数医院能够对VWD进行精准诊断和分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内血栓与止血领域临床及实验室专家总结了国内所建立的VWD诊断和分型体系临床应用结果,并结合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形成了本诊断共识。本共识详细介绍了VWD出血评分工具、筛查实验、诊断实验、分型实验和基因检测的原理及适用范围,对诊断过程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加以评价和建议。冀在诊断VWD时,不同单位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合理选择相关诊断和分型实验,提高国内该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血管性血友病 诊断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肝肿瘤血管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人工作医院2015年7月至2022年3月 收入的患者资料,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 60例转移肝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化疗,实验组患者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由实验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转移性肝肿瘤 血管性介入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例1,男,6岁,因间断鼻衄4年余入院,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低浓度瑞斯脱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阳性,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基因c.3916C>T(p.R1306 W)杂合错义突变。例2,女,8日龄,因血小板减少5 d入院,予以人免疫球蛋白输注无效,低浓度瑞斯脱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阳性,vWF基因c.3946G>A(p.V1316M)杂合错义突变,为自发突变。例3,因间断鼻衄3年余入院,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外院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低浓度瑞斯脱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阳性,vWF基因c.3946G>A(p.V1316M)杂合错义突变,为自发突变。3例患儿均确诊为血管血友病。例1及例3应用含血管血友病因子的人血源凝血因子Ⅷ可止血,血小板可升至正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AS)与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可导致持续或进展性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障碍。血管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被认为是一种可干预疾病。研究显示,CAS是VCI的主要病因之一,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防治VCI。

  • 标签: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认知障碍 脑血管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血管认知障碍(VCI)是老年人群认知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认知储备可以代偿老化以及病理损伤引起的认知障碍。认知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智商、教育程度、职业成就、娱乐活动、双语、颅脑损伤以及血管危险因素。认知储备的测量方法包括单一的替代变量和多个替代变量组合的问卷。认知储备指数问卷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问卷。认知储备与卒中后的认知障碍密切相关,不仅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且影响认知障碍的恢复速度。认知储备还与脑小血管病相关的认知障碍相关。认知储备在临床应用及研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测量方法侧重社会经济学指标、量表中的指标权重不清等,因此需要更多关注认知储备的机制及认知储备与VCI关系的研究。

  • 标签: 认知 储备 认知障碍 痴呆,血管性 预后
  • 简介:摘要介绍一种新的皮肌炎皮疹类型——假性血管水肿,其特点为患者面部、口唇、四肢为主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水肿,非凹陷,可伴或不伴红斑,皮疹无明显瘙痒。大部分伴假性血管水肿的皮肌炎患者抗转录中介因子1γ抗体阳性,会出现严重肌肉损伤,肌酶异常增高,以及难治吞咽困难;少部分患者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此类患者均有肺部累及。因此,皮肌炎患者出现假性血管水肿时需要高度重视,抗体筛查有助于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差异化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皮肌炎 假性血管性水肿 转录中介因子1γ 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管头痛患者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170例研究样本中,有血管头痛患者100例纳入研究组,有7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并对比超声检查的相关指标,包括血管情况及血流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基底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P<0.05。研究组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其主要的血管异常情况表现为血流速度加快,其它表现包括血流速度减慢、存在杂音、不对称等,其中椎动脉异常率最高,为97.00%。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血管头痛患者的脑部血管情况有清晰的显示,能够使临床了解患者脑部血流变化情况,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血管性头痛 经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 作者: 肖伊宁 管天媛 吕佩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石家庄 050017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河北省脑网络与认知障碍疾病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石家庄 050017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 简介:摘要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固有免疫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疾病发生中起着多种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在血管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激活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破坏血脑屏障等机制导致认知功能减退。文章对小胶质细胞在VCI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靶向小胶质细胞治疗VCI提供新的依据。

  • 标签: 认知障碍 脑血管意外 小胶质细胞 炎症 氧化应激 血脑屏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护理方法,评估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焦虑评分上的异同。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3.33%)较对照组(20.0%)少,焦虑评分较对照组小,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白内障术后合并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既有利于积极预防并发症,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对脑血管痴呆患者采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抽选自2019.03-2021.03期间就诊患者,以40例脑血管痴呆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对比患者的海马体积检测结果以及左右侧颞叶沟回间距检查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海马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且左右侧颞叶沟回间距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利用头颅血管核磁有助于区分脑血管痴呆与阿尔兹海默病,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颅血管核磁共振 脑血管性痴呆 阿尔兹海默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确诊一个遗传血管水肿患者大家系,并对其遗传方式和基因位点进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的1名先证者(女,48岁)及12名家族内患病成员与未患病成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名,女5名,年龄12~78(中位24)岁],在明确诊断的同时绘制家系图。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先证者的遗传序列,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验证,绘制突变的遗传系谱。结果该家系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该家系8名成员患有遗传血管水肿,其中Ⅰ型7例,Ⅱ型1例。分别对2种表型的2名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均携带同1个致病突变位点,为c.890-2A>G。对家系成员进行一代测序验证,结果发现,此家系中曾有水肿史的成员均含有此突变位点,而先证者无水肿史的弟弟无此突变。结论该遗传血管水肿家系可同时出现Ⅰ型和Ⅱ型两种表型,SERPING1基因c.890-2A>G突变是导致该家系患者发病的原因。

  • 标签: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C1酯酶抑制剂 全外显子测序 SERPING1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后VD(血管痴呆)的影响因素。方法 实验对象为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诊治的60名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将其中30名VD病人归入实验组,另30名非VD病人归入参照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后VD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性别方面,对比2组未见明显区别(P>0.05);在年龄与文化程度上,2组表现出明显区别(P<0.05);在高脂血症、吸烟、冠心病(CHD)、饮酒、高血压(HBP)与糖尿病(DM)发生率上,实验组较参照组皆明显偏高(皆P<0.05)。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高脂血症、吸烟、CHD、饮酒、HBP与DM皆是缺血性脑卒中后VD的影响因素,临床需掌握此类病人存在上述影响因素与否,以此来指导有效治疗方案的确定。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应用固本活血汤在患有脑梗死后血管痴呆病人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的患有脑梗死后血管痴呆的病人66例来进行研究,可以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的病人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固本活血的汤剂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病人的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估观察。结果 对两组病人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病人的MMSE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水平也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水平,P<0.05。结论 在临床上应用固本活血汤在患有脑梗死后血管痴呆病人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水平,病情好转,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固本活血汤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 临床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非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02月-2022年04月到本院治疗非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48(96.00%)高于对照组42(84.00%),P<0.05;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丁苯酞药物对非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疗效,可运用。

  • 标签: 丁苯酞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MoCA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1:1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试验组联合使用尼可地尔片,观察比较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6.77%vs77.42%);治疗后的NO水平更高、ET-1和CRP水平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微血管性心绞痛 尼可地尔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给予常规组传统护理,干预组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结果 经护理,干预组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 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有明显差异性。结论 对老年血管痴呆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强化其认知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新生血管年龄相关黄斑变性(nAMD)发病机制复杂,黄斑新生血管(MNV)是其关键致病因素,目前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是nAMD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眼底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具有无创、快速、分层、高清功能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技术在nAMD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动态监测及治疗随访方面呈现出强大的优势,临床医生对OCTA在nAMD等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OCTA临床应用价值也在不断被认知,但目前对其在nAMD和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尚认识不足。我们通过对近年来OCTA研究大量相关文献的回顾,并结合本研究团队近年来采用OCTA对nAMD和PCV病程监测和治疗效果随访的临床实践,对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阐述了基于长期OCTA系列研究获得的对AMD诊疗价值的最新认知、AMD应用OCTA影像检查时的新发现及其对眼科临床实践的影响,展望了OCTA影像检查对nAMD复发和对抗VEGF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以及OCTA影像在nAMD治疗和随访方案制定和优化中的临床价值,希望临床医生关注并重视OCTA在AMD长期治疗监测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和指导作用。

  • 标签: 光相干断层扫描 老年 黄斑变性/诊断 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 渗出 监测预测价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