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美皮康与磺胺嘧啶对深II度烧伤创面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创面愈合率。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在2023年8月-2024年1月收治的70例深II度烧伤创面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磺胺嘧啶治疗方法),实验组35(应用美皮康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深II度烧伤创面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治愈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深II度烧伤创面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更高(P<0.05),实验组深II度烧伤创面患者的治愈时间更短(P<0.05),实验组深II度烧伤创面患者的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美皮康用于门诊深II度烧伤创面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磺胺嘧啶

  • 标签: 磺胺嘧啶银 美皮康银 门诊 深II度烧伤 创面愈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我院烧伤科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创面清洁及针对性药物,对照组在此基础性给予磺胺嘧啶乳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纳米敷料应用其中,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同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给予纳米敷料包扎换药,可以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率,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纳米银敷料 烧伤创面 临床疗效 创面愈合 感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水凝胶即为凝胶作为交联网状结构在水溶剂中形成的凝胶。在受到环境变化下,水凝胶容易出现刺激行为。水凝胶在药物传递、化学分离中具有一定潜力。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智能聚合物、金属纳米颗粒的符合,能够将金属离子进行还原,从而获得一定潜力。本文通过对载纳米颗粒多响应性复合水凝胶进行分析,通过对复合水凝胶的性质、分类进行分析,在催化以及生物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应用。

  • 标签: 载银纳米颗粒 复合水凝胶 研究进展
  • 简介:小儿手足口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在近年来呈现出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为了应对这一健康挑战,医学界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翘马勃散合柴黄四逆散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已经显示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中具有独特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美宝烧伤膏联合磺胺嘧啶乳膏在治疗深度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度压力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使用美宝烧伤膏联合磺胺嘧啶乳膏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等指标,分析联合用药的优越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更佳。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宝烧伤膏联合磺胺嘧啶乳膏在治疗深度压力性损伤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美宝烧伤膏 磺胺嘧啶银乳膏 深度压力性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动态优化方法对维C翘片中牛蒡子提取时间质量管理优化。方法 经HPLC测定牛蒡子甘含量,对比动态优化工艺、原提取工艺对维C翘片提取率、指标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动态优化方法提取工艺可行性。结果 第1次提取在140min后峰面积变化基本维持在<4%,第2次提取在60min后,峰面积基本变化<10min。并依据每隔30min峰面积变化率<5%;确定第1次提取时间140min,第二次提取时间60min;牛蒡子苷峰面积分别为10406555,10062659,RSD2.6%;浸膏得率依次为19.70%、18.70%,RSD3.9%;2种工艺提取色谱图相似度100%,表明原方提取工艺与动态提取工艺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结论 维C翘片中对牛蒡子提取工艺优化干预中,经动态优化工艺后能有效缩短提取时间,应用过程中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动态优化方法 维C银翘片 牛蒡子 提取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以翘芩百汤+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并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同类型患儿16例作为参照对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翘芩百汤+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仅予以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翘芩百汤+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银翘芩百汤 阿奇霉素 治疗效果 症状改善时间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翘散加减应用于儿童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型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间,扬州市中医院门诊以及病房治疗的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型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的方式将受试对象依照1:1随机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干预,观察组采取常规西医干预加口服中药汤剂翘散加减治疗,而后针对病患医治效果、相关指标、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对。结果:依照数据对比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发热终止用时(2.69±1.13)咳喘消失(6.38±1.35)气促停止(3.83±0.69)以及啰音消失用时(5.13±0.78)均短于对照组(3.37±1.27)(7.15±1.41)(5.01±0.75)(5.43±0.65);临床疗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型患儿临床西医干预医治期间,为期实施口服中药汤剂翘散加减,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病症,缩短临床救治所需时长,减少住院用时,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银翘散 儿童肺炎 风热闭肺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伤口应用藻酸盐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伤口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分组,常规组(n=31)实施藻酸盐敷料干预,观察组(n=31)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干预。对比两组的伤口面积及疼痛评分、伤口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伤口面积(8.75±2.13)cm 及疼痛评分(2.85±0.63)分、换药次数(2.13±0.31)分经干预后低于常规组的伤口面积(12.25±2.37)cm 及疼痛评分(4.45±1.07)分、换药次数(5.16±1.25)分,P<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率随时间延长均治疗2周(46.55±4.04)%、治疗4周(77.64±7.74)%、治疗6周(94.54±9.61)%高于常规组的治疗2周(30.51±3.71)%、治疗4周(59.45±9.61)%、治疗6周(75.94±6.24%),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35%,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干预中使用藻酸盐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方法,不仅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更能促进伤口的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可见该方法在慢性伤口治疗中能够获取较快的伤口愈合速度,减少护士换药次数带来的工作量,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慢性伤口 藻酸盐银敷料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联合磺胺嘧啶乳膏治疗烧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总面积<10%)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乳膏,观察组将磺胺嘧啶乳膏和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涂抹在患处,包扎。观察两组治疗总效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5.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联合磺胺嘧啶乳膏治疗深Ⅱ度烧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磺胺嘧啶银乳膏 深Ⅱ度烧伤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成药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与预防,探讨该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护理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为今后临床安全使用该种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23年2月至2023年9月间在急诊输液室使用莪术油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进行讨论。结果:静脉滴注莪术油发生不良反应所占比较高,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静脉输注莪术油不良反应均以皮肤粘膜为主,不良反应报告为6例,5例一般常见不良反应为I型过敏反应,严重不良反应1例为Ⅱ型过敏反应。结论:莪术油注射液是由草药经提取成微黄色澄清液体,对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目的实验,护理人员在给患者使用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滴注时应做好观察与预防措施,同时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的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