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词汇是儿童语言的基础。与同龄健听儿童相比,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损失,存在词汇量小、词类范围窄、词义理解表浅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健听儿童词汇语义发展的关键指标词汇量、词类和词义三方面的发展规律,通过词汇分级学习逐步增加词汇量、典型原型与相关内容相联系加深语义理解、建立语义网络加快词汇检索和提取三个措施,探讨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策略。

  • 标签: 学前儿童 词汇语义 听障儿童 语言康复
  • 简介: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在正畸临床病例中比较常见,严重者明显影响颜面美观。本文介绍了几种矫治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的方法,并对其矫治时机、矫治方法选择以及矫治时是否需拔牙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 标签: 牙列中线 偏移 矫治方法 矫治时机
  • 简介: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的难点之一,而根尖偏移是根管预备过程中较容易产生的医源性错误。根管预备过程中产生的根尖偏移会破坏根管原有的解剖结构,造成根管清理不彻底,产生微渗漏,甚至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近年来,根管预备中所引起的根尖偏移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临床医生充分了解根尖偏移的原因及危害,将有助于其在根管预备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根尖偏移的发生。

  • 标签: 根尖偏移 根管预备 弯曲根管
  • 简介:摘要本文在目前已有的智能北斗卫星杆塔偏移检测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全面高效的解决了当前线路杆塔位移形变监测需求。系统以提升公司防灾减灾工作水平为目标,针对输电线路杆塔防灾减灾需求进行识别和分析,开展高精度位移形变监测装置、静态毫米级位移形变监测算法和短报文数据通信机制等关键技术研究,为输电线路杆塔的灾害预警、监测、分析处置和防范应对提供有效支撑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管偏移对充填材料封闭根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下颌单根管前磨牙,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弯根管牙组与直根管牙组,比较各组根管偏移指数、根管微渗漏发生率等。结果A组、C组与D组的根管偏移指数、根管微渗漏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结论根管偏移影响填充材料封闭根管能力,特别是弯曲根管预备,其削弱效果明显。

  • 标签: 根管偏移 充填材料 封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Q 分类法评价患者对唇珠位置偏斜与不同笑线的美学影响研究。方法:利用 Adobe Photoshop CS6 及Magic Morph 1.95b 软件将模特照片 PS 为高位、中位、低位笑线及唇珠偏移模板,得到21张序列量变图。以1mm的增量改变,偏移量为左右0 ~ 3 mm。由 150名口正畸患者用 Q 分类法进行评价,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单向方差分析及两两对比。结果:大部分正畸患者能识别出中位笑线照片,但不能辨别出 2mm 以下的偏斜, 当唇珠偏斜≤ 2mm,中位笑线照片的选择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正畸患者对唇珠≤ 2mm 的偏斜感知度低。2、高位,中位,低位笑线中,中位笑线更符合大众审美。

  • 标签: Q分类法 唇珠 笑线 美学评价
  • 简介:摘要三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失语症,言语交流困难作为失语症患者最普遍的临床表现,将导致患者产生情绪障碍、交流参与减少甚至生活质量降低。与痴呆患者不同,卒中后失语患者对于已经获得的语义知识仍有能力进行辨别认知,但与正常人相比,无法进行随意提取、正确命名。已有研究证明在言语治疗中,语义治疗与语音治疗相比具有更长的疗效维持时间。其中,语义特征分析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行为学治疗效果。但是,受损脑区的功能是否重塑仍未可知。探索大脑的语义处理过程,需要明确是"什么"类别的语义特征产生激活,在"哪里"可见激活中心及相关活动,"何时"产生活动并通过描述时间顺序,对"如何"进行处理产生影响。文章为了明确具有特定语义特征的训练素材其治疗效果在神经影像学方面的证据,综述了语义特征在空间、时间、频率关系上对大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并对临床及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言语治疗 语义 语义特征 脑功能成像 失语症
  • 简介:现阶段所采用的信息检索技术还是以关键词匹配为主,将关键词作为检索的重点,虽然也能达到检索的目的,但是时常会存在网页排序不合理和网页漏检的现象,这对于检索的使用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关键词的搜索注重的是对算法的优化,而没有考虑的到关键词深层的语义,致使出现检索不规范和漏检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语义分析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强化信息检索技术的功能性质。

  • 标签: 语义分析 信息检索,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中线偏移程度与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术后预后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研究术前中线偏移程度与近期死亡及远期功能预后的关系。应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术后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显著的因素再进行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远期Barthel 指数(BI)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例77例,最终入选符合要求者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58.7岁。术前中线偏移小于10 mm相对于大于等于10 mm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死亡风险增加[比值比(OR)=11.48,95%置信区间(CI):1.12~118.14)];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7分相对于GCS评分>7分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死亡风险增加(OR=13.12,95%CI:1.41~122.43)。术前昏迷、GCS评分与中线移位程度均不影响术后存活患者的远期BI。年龄是影响存活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的远期BI呈下降趋势。结论术前中线偏移<10 mm与GCS评分≤7分是大面积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术前中线的偏移程度并不影响术后存活患者的远期功能恢复。

  • 标签: 脑中线结构 大面积脑梗死 缺血预适应 颅内压代偿
  • 简介:摘要姿势控制能力的减弱是诱发踝关节反复扭伤,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发生的重要因素。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是目前临床和科研中常用的姿势控制评估方法之一。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在预估踝关节扭伤风险、鉴别扭伤恢复进程以及为其制定康复计划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在慢性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更简洁、有效地为慢性踝关节不稳进行康复评估和训练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

  • 标签: 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扭伤 星形偏移平衡测试 姿势控制
  • 简介:目的牙科麻醉针在组织穿透时的偏移与麻醉失败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决定使用双向旋转插入技术是否可以在组织类似物中将针的偏移减少到最小。材料和方法建立了3个体外偏移试验模型,每个模型分别模拟不同密度的组织。每种组织分别试验3种不同型号的针头(30、27125号)。用特制的牙科测量器使进针深度保持在20mm。对两种进针方式,直线进针和双向旋转进针进行了研究。进针后进行了X线分析。结果双向旋转进针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减少针体的偏移,在3种不同的模拟组织和3种不同型号的针头试验中差异都有显著性。结论针通过模拟组织路径的最大影响因素是作用在针斜面上的向量。本研究中,双向旋转进针技术用3种型号针头在3种模拟组织上都能保持直线的进针路径。

  • 标签: 注射针偏移 双向旋转进针 直线进针 牙科麻醉
  • 简介:为了促进标准和规范的一致性使用,实现全面的互操作性,HL7提出了互操作框架(Services-AwareInteroperabilityFramework,SAIF)。其中的信息框架关注静态语义,描述了概念及其组成、受控术语、非编码概念、数据类型、类、术语绑定、信息模型、模板等信息标准相关构件。综合分析SAIF和国内外卫生信息标准现状,促进语义互操作的标准应包括医学术语系统、信息模型、数据元及数据集标准、模板及文档规范等类型,各类标准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依赖。因此,各类标准的开发应保持协调和同步。我国目前主要的语义标准需求包括健全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元数据维护机制;规划和逐步建立满足临床信息化需要的医学术语系统。

  • 标签: 卫生信息标准 语义互操作性 元数据 信息模型 HL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thofix单边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治疗胫骨缺损中发生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显微修复外科采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的90例胫骨缺损患者资料。男77例,女13例;年龄为17~63岁,平均41.2岁。骨缺损长度为4~13 cm。根据Paley关于轴向偏移的标准将患者分成两组:未发生偏移偏移角度≤5°的患者为无轴向偏移组,偏移角度>5°的患者为轴向偏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既往手术次数、骨缺损长度、Schanz钉置入角度、戴架时间、外固定指数及末次随访时Schanz钉弯曲角度等。再将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3个月(12~40个月)随访。本组患者轴向偏移的发生率为36.7%(33/90)。轴向偏移组患者的既往手术次数[5(3,6)次]显著多于无轴向偏移组患者[3(2,3)次],骨缺损长度[8(8,9)cm]和戴架时间[400.0(341.8,426.3)d]显著长于无轴向偏移组患者[6(5,8)cm、340.8(226.5,422.8)d],末次随访时Schanz钉弯曲角度[1.2°(0.4°,3.5°)]显著大于无轴向偏移组患者[0.8°(0.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手术次数多(OR=2.581,95%CI:1.496~4.450,P=0.001)和骨缺损长度长(OR=5.310,95%CI:1.952~14.442,P= 0.001)是发生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单边外固定支架胫骨近端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缺损中,既往手术次数越多、骨缺损长度越长,越容易发生轴向偏移

  • 标签: 胫骨 骨缺损 外固定器 伊利扎罗夫技术 轴向偏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PD-L2在变应性鼻炎(AR)中的表达及其对AR免疫偏移的调控作用。方法收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因鼻腔高反应症状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或因鼻中隔偏曲住院行鼻中隔矫正手术的82例患者,男42例,女40例,年龄14~38岁。收集相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下鼻甲黏膜标本。根据临床表现、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变应原筛查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R组和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中PD-1及配体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D-1+CD4+T细胞、PD-L1+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PD-L2+mDCs及Th2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IgE、PD-1及配体分泌型(sPD-1、sPD-L1、sPD-L2)的表达水平。正态分布或经Ln转换后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R组鼻黏膜中免疫细胞表面PD-1及其配体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AR组外周血中PD-1+CD4+T细胞、PD-L1+mDCs、Th2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5.24±6.45)%比(8.71±5.33)%,(8.79±2.01)%比(5.74±2.90)%,(7.89±1.95)%比(2.52±1.34)%,P值均<0.05],两组PD-L2+mDCs比例无明显差异。PD-1+CD4+T细胞比例与AR病情总体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清总IgE、sIgE浓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1、0.541、0.608,P值均<0.05),PD-L1+mDCs比例与AR病情总体VAS评分、sIgE浓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4、0.563,P值均<0.05),Th2细胞比例与PD-L1+mDCs、PD-1+CD4+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8、0.623,P值均<0.05)。AR组sPD-1、sPD-L1及总IgE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40±1.01) pg/ml比(3.79±1.21) pg/ml、(3.88±0.25) pg/ml比(3.57±0.23) pg/ml、(6.34±1.38) ng/ml比(4.89±1.10) ng/ml,P值均<0.05],sPD-L2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sPD-L1与总IgE、sIgE浓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0.45,P值均<0.05)。结论AR患者外周血及鼻黏膜组织中免疫细胞表面均高表达PD-1及PD-L1,AR患者外周血中sPD-1及sPD-L1表达水平升高,PD-1/PD-L1信号通路可通过诱导Th2型免疫反应促进AR炎性反应。

  • 标签: 鼻炎,变应性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树突状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系统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偏移投照的最佳显示效果和拍摄方法.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进行上颌第一磨牙牙髓治疗并具有MB2根管特征的患者200例.在分角线投照法的基础上,以转动轴作标记记录水平角度,其中100例从远中至近中每偏移10°进行投照,50例使用不同的曝光时间,50例平移传感器位置进行投照.由两位医师独立阅片,判断牙根区分情况、清晰度及构图完整性.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在MB与MB2区分率中,远中偏移30°组最高,区分率为94%,显著高于正位组的10%(χ2=84,P=0.000),相同偏移角度远中偏移比近中偏移区分率更高(30°:χ2=18.382,P=0.000;20°:χ2=16.282,P=0.000;10°:χ2=14.019,P=0.000).根尖清晰度方面近中偏移比远中偏移低(30°:χ2=7.848,P=0.005;20°:χ2=12.033,P=0.001;10°:χ2=14.700,P=0.000).当近中偏移超过20°、曝光时间增加1/4时清晰率可达78%,传感器的平移摆放使牙体及根尖区的完整显示率达94%.结论要获得良好的MB2显示效果,X线中心线向远中偏移为首选,若选择向近中偏移则需加大偏移角度和曝光时间,传感器的正确摆放也是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偏移投照技术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