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态网络(dynamicbayesiannetwork,DBN)是一种基于时序表达数据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的DBN方法因计算时间太长,结构不稳定,准确度低,对有效性有很大影响。根据动态网络的度量可分解性质,将动态网络分为初始网络与转移网络分别进行结构寻优,在寻优时将基于静态网络的最大权重生成树算法与贪婪搜索算法相结合,移植入动态网络中,建立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从时序数据中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方法,克服了网络不能描述循环调控的缺陷,也从规模上简化了网络构建问题。通过与相关实验文献的对照,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网络学习时间明显缩短,网络结构更加稳定。

  • 标签: 时序表达数据 动态贝叶斯网络 度量可分解 最大权重生成树算法 贪婪搜索算法 基因调控网络
  • 简介: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是近年来流行的研究设计。本文对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分析原理、统计要求、应用现状及优缺点等进行介绍。虽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尚处于小规模应用的阶段且有许多问题尚待完善,但是其可提供较为丰富的后验信息,有望成为今后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主要类型。

  • 标签: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 贝叶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艾滋病在世界各国的流行,波及的地域越来越广,人群更多,流行模式更为复杂,对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的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已有的疫情估计中的数理统计模型和计算机软件预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不同的疫情估计方法相互结合、相互印证有利于艾滋病疫情的综合评估。本文对统计在艾滋病疫情估计中的思想、发展、应用以及注意事项展开综述,为统计在艾滋病疫情估计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贝叶斯方法 艾滋病 疫情 估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预测乙酰唑胺等药物对急性高山病(AMS)的预防效果。方法遵循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PRISMA声明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198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符合药物预防AMS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分析研究资料。使用R等统计软件在框架下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进行网状Meta分析,另外使用节点分离法对闭环研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25项研究)对比了4种药物对AMS的预防效果,按照药物分组进行网状Meta分析,乙酰唑胺组、地塞米松组、银杏提取物组和红景天组中AMS发生率均低于安慰剂组;在不同药物的相互比较中,乙酰唑胺组、地塞米松组和红景天组AMS发生率低于银杏提取物组;而乙酰唑胺组、地塞米松组、红景天组之间AMS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项研究报道了2种药物对进入目标海拔人群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目标海拔,红景天组的SpO2高于乙酰唑胺组和安慰剂组,乙酰唑胺组与安慰剂组的SpO2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预防AMS效果概率排序显示:乙酰唑胺组、地塞米松组、银杏提取物组、红景天组和安慰剂组发生AMS排名第5的概率分别为45.72%、48.80%、0、5.48%和0。提高目标海拔人群SpO2概率排序显示:乙酰唑胺组、红景天组和安慰剂组在目标海拔提高SpO2效果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2.27%、97.66%和0.07%;直接比较结果和预测模型间接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唑胺和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AMS发生,应作为今后相关补充研究的首选药物。红景天在提升进入高海拔人群的SpO2同时也可降低AMS的发生率,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银杏提取物预防AMS效果不如上述3种药物,临床中应视情况使用。

  • 标签: 急性高山病 网状Meta分析 乙酰唑胺 地塞米松 红景天 银杏叶提取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特征,探讨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方法于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的1 040名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病历查阅等方式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MMT情况、性行为、抗-HCV、HIV感染情况等,检测HBsAg、抗-HBs、抗-HCV情况,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网络模型分析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结果研究对象1 031例,HBsAg阳性率为11.35%(117/1 031),抗-HCV阳性者740例,HBsAg阳性率为10.27%(76/740)。控制混杂因素后,抗-HBs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05,95%CI:0.03~0.09);抗-HCV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也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30,95%CI:0.17~0.52);有乙型肝炎(乙肝)家族史比没有乙肝家族史者更容易出现HBsAg阳性(OR=5.30,95%CI:2.68~10.52)。网络模型结果显示:乙肝家族史、抗-HBs与HBsAg阳性直接相关,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间接相关。结论MMT门诊患者中抗-HBs、乙肝家族史、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及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相关。

  • 标签: 美沙酮维持治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特征 贝叶斯网络模型 影响因素
  • 作者: 陈晨 吴予涵 张景玮 邱应和 吴泓 李起 宋天强 何宇 毛先海 翟文龙 程张军 李敬东 司书宾 蔡志强 耿智敏 汤朝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4-09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710061,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工程系,西安 710072,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外科,上海 20043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与肝脏移植中心,成都 61004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 300060,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重庆 400038,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长沙 41000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 45005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胆外科,南京 210009,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充 6370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 20009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建立肝内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10家中心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意向性根治切除治疗的516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6例,女性250例,年龄[M(QR)]58(14)岁;116例(22.5%)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43例(27.7%)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根据不同变量特征分别采用树增益朴素网络(TAN)及朴素网络算法,应用BayesiaLab软件建立以12个月为目标节点的生存预测模型。同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的优劣。结果516例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5.0个月,1、3、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6%、37.9%、2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有无黄疸、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血管侵犯、有无脉管侵犯、有无肝包膜侵犯、T分期、N分期、切缘、有无结石、癌胚抗原水平、CA19-9水平是患者的预后因素(χ2=5.858~54.974,P值均<0.05)。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肝包膜侵犯、T分期、N分期、有无结石及CA19-9水平为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依据19个临床病理学因素建立的TAN模型的AUC为74.5%,依据单因素分析得到的12个预后因素所建立的TAN模型的AUC为74.0%,依据多因素分析得到的7个独立预后因素所建立的朴素网络模型的AUC为79.5%,依据多因素分析得到的7个独立预后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的AUC为78.8%,C-index为0.73。结论基于网络建立的肝内胆管癌根治术后生存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较列线图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胆道肿瘤 预后 肝内胆管癌 生存预测模型 贝叶斯网络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概率估计算法的多维度周边快速对比敏感度函数(pqCSF)检测方法,并评估此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非连续纳入12名健康正视眼受试者19眼,平均年龄(22.92±2.91)岁,平均球镜度和柱镜度分别为(-0.34±0.52)D和(-0.30±0.42)D,裸眼视力均≥1.0。基于概率估计算法,通过对比敏感度峰值γmax、空间频率峰值ƒmax、带宽β和低对比度截距δ来快速描绘全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函数(CSF)曲线,建立了(pqCSF)检测方法。所有受试者均在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4个方向6°、12°、18°和24°离心率的16个周边视野位置(其中周边18°的颞侧视野接近生理盲点,不纳入研究)进行pqCSF检测。比较各个视野位置的CSF曲线下面积(AULCSF)以及19个空间频率(以对数单位等间隔分布)所对应的对比敏感度。结果各方向内随着离心率不断增加,AULCSF逐渐降低,不同离心率间AULCS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周边6°、12°和24°水平方向(鼻侧+颞侧)AULCSF均较垂直方向(上方+下方)AULCSF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F曲线显示,随着与中心凹距离的增加,pqCSF、AULCSF及高频截止频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数据标准差也逐渐增大。结论pqCSF检测可以描绘出周边大范围视野较完善的周边CSF曲线图,较好地反映周边视功能质量。

  • 标签: 周边视功能 快速对比敏感度函数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EL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等数据库199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ELRA的相关研究。使用R(V4.1.2)等统计软件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模拟后验分布进行单臂荟萃分析,分析术后30 d内死亡率、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R0切除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最终纳入20篇文献436例患者。单臂荟萃分析显示:ELRA术后1年生存率为83.24%[95%最大后验概率(HPD):72.40%~92.05%],其中肝多房棘球蚴病和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8.66%(95%HPD:81.52%~94.50%)和61.29%(95%HPD:38.53%~93.68%)。ELRA术后30 d内死亡率、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R0切除率分别为6.96%(95%HPD:4.47%~10.15%)、27.91%(95%HPD:19.00%~38.30%)、99.84%(95%HPD:37.61%~100.00%)。在ELRA术后30 d内死亡原因中,肾功能衰竭是最多的死亡原因。结论ELRA适用于能够通过切除获益而又无法在体内完成肝切除的肝恶性肿瘤以及肝多房棘球蚴病,安全可行,肝多房棘球蚴病获益最大,而肝恶性肿瘤仅部分患者获益。ELRA应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尚需从获益角度对其适应证进行探究。

  • 标签: Meta分析 贝叶斯定理 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 肝脏恶性肿瘤 肝多房棘球蚴病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预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经验性治疗腹腔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MeSH Terms])AND( "Cephalosporins*" [MeSH Terms])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eSH Terms])、腹腔感染、继发性腹膜炎、腹腔脓肿、头孢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8年5月。纳入评价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对比其他类型抗菌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患者给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治疗腹腔感染,对照组患者给予其他类型抗菌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结局指标:临床治愈率、微生物清除率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R 3.6.2软件随机模型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直接评估和间接预测。采用轨迹图法、密度图法、杠杆图法对模型收敛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因各干预措施间没有闭环,不需要评估研究的一致性。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18篇。18篇文献均为RCT,文献累积样本量为6 792例,其中试验组3 402例,对照组3 390例。(2)网状Meta分析结果:①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的临床治愈率显著低于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0.46,0.61,95%可信区间(CI)为0.26~0.81,0.38~0.97,P<0.05]。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的临床治愈率与碳青霉烯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3,95%CI为0.59~1.80,P>0.05)。②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的微生物清除率显著低于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84,0.41,95%CI为0.73~0.98,0.23~0.74,P<0.05)。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的微生物清除率与碳青霉烯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6,95%CI为0.27~1.80,P>0.05)。③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甲硝唑、替加环素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喹诺酮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13,0.13,0.14,0.13,0.15,0.13,95%CI为0.03~0.50,0.02~0.98,0.02~0.75,0.02~0.59,0.02~0.78,0.02~0.57,P<0.05)。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碳青霉烯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96,1.00,1.10,95%CI为0.52~1.60,0.31~3.50,0.49~2.30,P>0.05)。(3)疗效与安全性等级排名:①临床治愈率排名:各类用药方案的临床治愈率从高到低排名顺序为喹诺酮类+甲硝唑、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合成青霉素类、第2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替加环素、喹诺酮类。各排名相应的概率为51.73%、35.72%、22.57%、31.37%、24.98%、32.82%、34.69%、29.05%、72.36%。②微生物清除率排名:各类用药方案的微生物清除率从高到低排名顺序为喹诺酮类+甲硝唑、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第2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合成青霉素类、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替加环素、喹诺酮类。各排名相应的概率为:89.62%、77.01%、38.60%、20.94%、26.26%、26.39%、22.22%、20.19%、62.55%。③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名:各类用药方案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排名顺序为喹诺酮类、喹诺酮类+甲硝唑、第5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碳青霉烯类、第3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替加环素、第4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各排名相应的概率为:96.21%、30.46%、21.09%、25.27%、27.26%、19.45%、31.69%。结论中、低危腹腔感染时,推荐经验性使用头孢菌素+甲硝唑替代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

  • 标签: 腹腔感染 头孢菌素 甲硝唑 碳青霉烯类 Meta分析 网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2年5月于我院住院并终止妊娠的孕妇19046人,其中PIH1351人,ICP38人(PIH并发ICP 9人)。所有病例根据终止妊娠年月进行分组,共49组,分别记录每组总人数及PIH和ICP人数。应用条件概率公式判断两都之间的因果性。结果 每月ICP确诊比率与PIH确诊比率之间的相关性为 0.199。结论 ICP和PIH相关度低,两者之间没有相关性。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贝叶斯条件概率
  • 简介:摘要目的网状Meta分析预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胆道内支架引流(BDS)与单纯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以( "Choledocholithiasis" 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 OR "CBDS" OR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 ) AND (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OR "LCBDE" ) AND ( "primary duct closure" or "PDC" ) AND ( "T-tube drainage" or "TTD" or "T-tube" ) AND ( "biliary drainage stenting or BDS) AND ( "clinical trials" )、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引流为检索词,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纳入评价LCBDE后胆总管缝合行BDS、单纯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BDS组为LCBDE后行BDS,一期缝合组为LCBDE后行单纯一期缝合,T管引流组为LCBDE后行T管引流。结局指标: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在Rstudio环境下应用GeMTC软件进行Meta分析。在框架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执行。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直接评估和间接预测。采用Brooks-Gelman-Rubin作图法、迹图法和密度图法对模型收敛性进行评价。因各干预措施间没有闭环,不需要评估研究的一致性。同时绘制各结局指标不同胆总管缝合方式的等级概率矩阵图。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12篇。12篇文献均为RCT,文献累积样本量为982例,其中BDS组190例,一期缝合组296例、T管引流组496例。(2)网状Meta分析结果:①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T管引流组(优势比=0.21,0.48,95%可信区间为0.06~0.52,0.24~0.87,P<0.05);间接预测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43,95%可信区间为0.12~1.30,P>0.05)。②BDS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低于T管引流组(优势比=0.18,95%可信区间为0.02~0.86,P<0.05),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70,95%可信区间为0.27~1.70,P>0.05);间接预测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25,95%可信区间为0.03~1.60,P>0.05)。③BDS组和一期缝合组分别与T管引流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58,1.40,95%可信区间为0.13~2.40,0.41~5.50,P>0.05);间接预测BDS组和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0.39,95%可信区间为0.05~2.70,P>0.05)。(3)3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等级排名:BDS组、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0.08%、0.98%、98.94%,排名第2的概率分别为6.57%、92.38%、1.05%,排名第3的概率分别为93.36%、6.64%、0.01%,3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排序: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BDS组。BDS组、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1.25%、18.93%、79.82%,排名第2的概率分别为6.11%、74.01%、19.88%,排名第3的概率分别为92.64%、7.06%、0.30%,3组患者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排序: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BDS组。BDS组、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排名第1的概率分别为10.89%、67.37%、21.74%,排名第2的概率分别为16.09%、21.09%、62.82%,排名第3的概率分别为73.02%、11.55%、15.44%,3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排序:一期缝合组>T管引流组>BDS组。结论具有适应证的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后优先采用BDS,可降低胆总管缝合相关并发症。本研究在http://www.crd.york.ac.uk/ero/注册,注册号为CRD42019137344。

  • 标签: 胆道良性疾病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缝合 胆道支架引流 T管引流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网状Meta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时空数据的丰富,斯时空模型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其运用到传染病空间流行病学研究中。包虫病作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全球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其流行过程复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斯时空模型为包虫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建模不仅可以分析其影响因素,还可以进行流行趋势预测和疾病分布制图,对包虫病的公共卫生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斯时空模型的原理、类型及其在包虫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贝叶斯时空模型 包虫病 综述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氨咖黄敏片人工牛黄中的素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鉴别方法.结果:通过改变提取方法和展开剂获得清晰、持久的TLC图谱.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氨咖黄敏片的质量.

  • 标签: 氨咖黄敏片 人工牛黄 贝斯素 TLC 鉴别
  • 作者: 李建生 春柳 冯贞贞 赵虎雷 谢洋 孙博倩 刘文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第09期
  • 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郑州 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郑州 4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湿热蕴肺证为例,探讨证候的症状间关系及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为建立证候诊断依据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基于654份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调查数据,以湿热蕴肺证为例,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结合关联规则与网络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症状间关系并明确症状(群)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结果654份新冠肺炎临床资料中涉及湿热蕴肺证患者121例,其中出现频率>40%的症状有发热(53.72%)、咳嗽(47.93%)、舌质红(45.45%)、脉数(43.80%)、苔腻(42.15%)、苔黄(41.32%)、乏力(40.50%)和纳呆(40.50%)。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二项关联关系较强的症状群包括发热、口渴,胸闷、气促,咳嗽、痰黄等;三项关联关系较强的症状群包括咳嗽、痰黄、痰黏稠,纳呆、呕恶、头身困重,发热、口渴、乏力等。以湿热蕴肺证(是=1,否=0)为目标变量,以出现频率>15%的症状为输入变量,建立网络模型,得出湿热蕴肺证症状(群)概率分布表,其中发热的父节点(每个输入变量的上级节点)只有1个(湿热蕴肺证),条件概率是0.54;咳嗽的父节点有痰黄、湿热蕴肺证,表示在湿热蕴肺证中咳嗽与痰黄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且在有痰黄的条件下,咳嗽的条件概率为0.99。常见症状(群)及其对湿热蕴肺证诊断的贡献度为:发热、口渴(0.47),咳嗽、痰黄(0.49),胸闷、气促(0.46),纳呆、头身困重(0.61),苔黄腻、脉滑数(0.95)。结论关联规则结合网络在阐释症状间关系及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客观性,为建立证候诊断依据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 标签: 证候 湿热蕴肺证 症状 关联规则 贝叶斯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苯磺酸汀中对甲苯磺酸甲酯和对甲苯磺酸乙酯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填料的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为色谱柱;进样口温度为300℃;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50℃保持3min,以10℃/min升至300℃,保持30min;采用分流进样模式,分流比为20:1;GC-MS接口温度为300℃;离子源温度为230℃;四极杆温度为150℃;扫描离子为186、200;扫描模式为SIM模式;溶剂延迟2min;进样量为1μL。结果: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硫酸二甲酯的线性范围在限度浓度的20%~2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重复性、进样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良好。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可用于苯磺汀中对甲苯磺酸甲酯和对甲苯磺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气相-质谱联用仪 苯磺贝他斯汀 对甲苯磺酸甲酯 对甲苯磺酸乙酯
  • 简介: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年又号上律老人。约生於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 标签: 叶天士 清朝 历史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