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肝脏是直肠转移的最常见器官,10%~25%的直肠患者在确立诊断时即已存在肝转移,另有20%~25%的患者在肠癌术后发生肝转移,因此直肠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50%,而能获得手术切除者仅占10%~20%[1-3].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应用,局部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一部分患者的肝癌缩小而获得二期切除[4].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患者 治疗进展 诊断 常见
  • 简介:直肠在西方国家恶性肿瘤发病中排名第二,在欧美国家中每年新增病例达30万[1].而在恶性肿瘤致死病例中直肠也位居第二[2].造成直肠死亡的原因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后者主要为肝转移和肺转移.要想提高直肠患者的生存率与延长生存期,一方面要特别重视直肠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另一方面也要对直肠复发及转移的病例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

  • 标签: 直肠癌 结肠癌 治疗 手术 化疗
  • 简介:目的分析直肠转移的外科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结肠癌转移施行综合治疗,结合文献对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插管化疗、插管化疗+无水酒精注射、全身化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7.1%、42.9%;55.3%、42.2%、10.5%;33.3%、0、0.结论综合治疗效果比单一方法好,肝转移期别较早者预后佳.

  • 标签: 结肠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综合疗法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上皮钙黏附蛋白(ECD)、α连环蛋白(αCA)及β连环蛋白(βCA)在直肠转移潜能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76例直肠组织中P53、VEGF、ECD、αCA及βCA的表达.结果(1)直肠组织中P53表达阳性率为47.4%,伴有肝转移直肠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P<0.05);VEGF表达阳性率为57.9%,VEGF表达阳性的直肠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P<0.01);ECD、αCA和βCA表达在直肠组织中均明显减弱,且与直肠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ECD表达与直肠转移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αCA、βCA表达减弱与直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但与肝转移发生无相关(P>0.05).(2)P53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P<0.05).(3)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P53和VEGF表达阴性的直肠患者预后较好,而αCA和βCA表达减弱者预后较差(P<0.01).结论结合分析P53、VEGF、αCA及βCA的表达有助于对直肠转移方式、转移潜能及预后的判断.

  • 标签: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 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 预后 结肠癌
  • 简介:直肠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肝脏,有报道临床确诊为直肠时,已有20%~40%发生了肝转移[1]。一般认为直肠较少转移到肝硬化的肝脏。我们统计本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直肠患者338例,发现肝硬化患者并不多,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与阴性者相比,前者肝转移率较低。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瘤 乙肝病毒感染 肿瘤转移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直肠辅助治疗有很大改进.辅助放化疗已成为直肠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结直肠术后辅助化疗、术前、术后辅助放疗、免疫治疗、局部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现状.

  • 标签: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辅助放疗 免疫治疗
  • 简介:一、前言在现代预防医学中,疾病筛查的观念一直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早期检出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于提高无症状个体和疾病危险个体的存活率.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8年发布了一组筛查基本标准[1],作为筛查程序的参考:①被筛查疾病是重要的常见健康问题;②治疗有效;③具备能为公众所接受的诊断工具;④疾病早期阶段无症状,对疾病的自然史有充分了解;⑤随访程序有效并具有成本-效益优势.

  • 标签: 疾病筛查 治疗 疾病 无症状 结直肠癌 常见
  • 简介:由于直肠(CRC)远处转移率比较高,因而有效的系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近40年来,直肠的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与单用5-氟脲嘧啶(5-fluomuracil,5-FU)丸剂口服相比,采取注射疗法或甲酰四氨叶酸(folinicacid,FA)联合5-FU,以及5-FU/FA辅以新的活性因子,如依立替康(irinotecan)和奥沙利铂(oxalilatin)都可以取得更好的抗癌效果。

  • 标签: 结直肠癌 化疗进展 5-FU/FA 5-氟脲嘧啶 系统治疗 远处转移
  • 简介:患者女,56岁.因便后滴血,消瘦1个月于2001年5月6日入院.无慢性结肠炎、痔等病史.无发热、里急后重、脓便、腹部疼痛及其它不适.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质消瘦,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无叩击痛,移动浊音阴性.直肠指诊:距肛门8cm直肠的左前壁可触及一4cm×3cm肿物,活动度较好,无触痛,质韧,指套带血.经直肠镜活检证实为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前全身检查中发现脾脏有一4cm×3cm的实占位病变.术中探查盆腔、腹主动脉旁及肝脏均无可疑转移病灶,脾脏中下极见4cm×5cm肿物,未侵及浆膜.遂行直肠根治、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脾转移.

  • 标签: 直肠癌 脾转移癌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辅助肝动脉泵化疗对减少直肠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局限于肝转移直肠患者,在行肝切除时置入肝动脉化疗泵,术后经肝动脉泵注入氟尿脱氧核苷(FUDR)250mg,每周注射2次,术后第1年内注射24次,第2年再重复24次,总共注射48次.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16例完成了整个疗程(48次),1例在FUDR注射15次后因出现较重的肝毒性反应终止化疗.肝切除术后2年内共有3例发生肝转移灶复发,14例(83%)2年肝内无瘤存活.结论直肠转移切除术后应用肝动脉泵化疗,可能是一种减少肝内复发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肝动脉泵化疗 结直肠癌 辅助性 术后肝内复发 肝动脉化疗泵 氟尿脱氧核苷
  • 简介:直肠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400000人死于直肠。早期直肠是指无论有否淋巴结转移,其局部病变仅侵及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直肠。临床上绝大多数为进展期直肠(advancedcolorectalcarcinoma,ACRC),手术切除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淋巴结阳性和肿瘤侵犯浆膜者很容易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使进展期直肠的治疗模式向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向发展。现就进展期直肠的新辅助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新辅助治疗 结直肠癌 进展期 黏膜下层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阳性
  • 简介:本文收集我院1995—02/1997—09住院经内镜诊断和治疗的早期直肠9例,并进行了多年随访均达到满意效果现综合分析如下。

  • 标签: 结直肠癌 随访 早期 切除 经内镜 住院
  • 简介:我国直肠的治疗水平差异甚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同医院之间有差异,大小城市之间有差异,同一医院医生个体之间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点:(1)肿瘤临床病理分期不严密,如送检淋巴结数量不够或未能了解肿瘤穿透肠壁或浸润周围脏器时有无伴发微灶播散等;(2)没有严格的机制来规范手术操作程序和方法,如“不接触技术(notouch)”的采用,术中是否化疗等;(3)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个体差异;(4)有无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以外的综合辅助治疗措施。如何缩小外科治疗效果的差异,是我国直肠外科专业学组及有关的专业委员会应该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外科医生 治疗水平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分期 外科手术治疗 个体差异
  • 简介: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应用于直肠手术在技术上被证明是可行的,但是用于直肠恶性肿瘤切除尚存在争议,主要是人们对手术的安全和肿瘤的根治效果尚不明确.本文对近几年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其手术疗效的初步结果.结论:腹腔镜用于直肠根治经历了"学习曲线"阶段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与开腹手术相当,现有的回顾随访资料显示,复发率和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比也无较大差异,但缺少更有说服力的前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资料.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腹泻1月于1997年11月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肛门指诊无异常.直肠镜检示:距肛门12cm发现大小约3.0cm×2.3cm新生物.取材病检示:直肠.于11月12日行直肠根治术(Dixon氏术).术后病检示:直肠低中分化腺癌,侵及肌层,远近端未见肿瘤细胞残留.

  • 标签: 直肠癌 骶管内转移 肿瘤细胞 化疗
  • 简介: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在直肠术后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怀疑直肠术后肝转移的患者和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PET检查,通过与CT比较及手术探查,评价PET在直肠转移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怀疑术后肝转移的18例患者,经PET显像确诊17例,其中14例同时伴有肝脏以外的其他脏器转移(肺转移2例、腹壁转移2例、骨转移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PET诊断阴性的1例患者,随访1年后仍无瘤存活.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经PET检查发现有结肠癌伴肝转移.结论与CT相比,PET对直肠术后肝脏及其他部位转移的敏感度更高,对术后肝转移患者是否选择再次手术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诊断 肝转移 结直肠癌 患者 术后 断层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人直肠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7月至2001年7月收治的151例小于40岁的直肠患者(青年组)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与同时期收治的465例65岁及其以上(老年组)的直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直肠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在家族史、肿瘤大小、组织分型、分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在肿瘤的病理分期、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青年组和老年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46%和531%,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直肠患者青年组和老年组在病理分期和预后方面无差异,因此,年龄不是决定结直肠预后的因素.

  • 标签: 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临床病理 预后 年青人
  • 简介:探讨直肠的综合治疗途径,分析CPT-11对直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寻找含CPT-11最佳联合化疗方案、最适当剂量和给药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外、国内有关CPT-11治疗恶性肿瘤的多中心协作临床研究结果,CPT-11是近年来治疗直肠疗效肯定、耐受良好、给药方便的新一代广谱抗肿瘤药物,有必要进一步探讨CPT-11联合化疗的最适剂量和方法.

  • 标签: 结直肠癌 综合治疗 CPT-11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转移患者血清中CD44和CD54含量与直肠转移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找一个稳定的早期诊断直肠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检测38例直肠和21例直肠转移患者以及4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D44和CD54含量,并比较血清中CD44和CD54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直肠转移组和直肠组血清中CD44和CD5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直肠转移组较直肠组含量也明显增高.直肠转移组和直肠组治疗后的血清CD44和CD54含量比治疗前下降.结论CD44和CD54可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直肠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监测直肠直肠转移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CD44 CD54 结直肠癌 肝转移 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