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测量中老年患者的骨质密度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男女各100例年龄在55~75岁健康体检者进行腰椎椎体扫描,采用飞利浦内置软件进行T12~L5椎体、肌肉、脂肪的CT值测定得出骨密度测量数值,结果骨质密度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该测量方法简单、安全、准确性较高,检测结果对临床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16层螺旋CT 骨质疏松 骨密度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16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受检者进行16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用VR,MIP及MPR法测量茎突长度、内倾角,并直接测量前倾角及通过测量茎突与颧弓夹角间接测量前倾角。结果VR图像上可以准确测量茎突前倾角(22.56±2.32°),并间接测得前倾角23.11±2.56°,内倾角为21.89±4.82°。VR,MIP2D工具及3D工具均可测量茎突长度,2D工具与3D工具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MPR图像测得茎突长度为22.98±2.83cm。VR及MIP3D工具与MPR测得茎突长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6螺旋CT扫描可以准确测量茎突长度及倾斜角度,测量茎突长度以VR3D工具最为实用,而间接法测量茎突前倾角更为简便。

  • 标签: 茎突 茎突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后处理技术
  • 简介:目的:为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临床测量方法及定量指标.方法:埘90名50岁以f上中t老年患者的曲面体片下颌后牙区不同部位颌骨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高度,有牙侧15.91±1.85mm,无牙侧9.07±2.48mm,平均值相差6.84mm;颏孔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33.64±2.69mm,无牙侧23.65±4.28mm,平均值相差9.99mm;下颌后牙区下颌体高度,有牙侧30.68±2.76mm,无牙侧20.96±4.15mm,平均值相差9.72mm.结论:通过曲面体测量颏孔和颏孔后1.0cm颌骨高度,了解下颔后牙区骨量丧失情况.为牙槽嵴增高术提供定量数据,方法简单,位置较恒定.下颌后牙区颌骨垂直吸收7~10mm,可供该区牙槽嵴增高术参考.

  • 标签: 下颌骨 曲面体层片 骨测量 牙槽嵴增高术 颌骨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NT)在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14周孕妇,一共有2205例,有针对性的检测其NT厚度。结果在所有所选取的孕妇中,一共发现了84例NT异常者,其中有14例是预后不良者,在14例中包含了6例在之前就接受了新的染色体检查,有5例孕妇检查结果呈现为染色体核型异常,有1例孕妇的染色体核型正常。在所有孕妇中,在孕中期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有8例孕妇,没有接受与之相对应的染色体检查的孕妇有2例,有2例孕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他系统畸形的有3例,有3例出现了死胎的情况。结论早期超声测量胎儿NT在筛查胎儿异常等相关的方面,包括染色体和结构异常等一系列的相应情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NT增厚的程度越明显,导致胎儿出现结构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就越高,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加以着重关注。

  • 标签: 超声测量 颈项透明层 厚度 产前筛查
  • 简介:50岁:有充分的理由改变发色专家发现,很多女性在50岁时,其50%的头发开始逐渐变白。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不必盲目追求25岁时那种乌黑油亮的发色。对于50岁的人来说,漆黑的头发反而显得突兀,不如选择相对柔和的棕色系。这样,就算白发再冒出来,夹杂在棕色的发丝中也会显得非常自然。

  • 标签: 女性健康 保健知识 养生 50岁边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早孕期颈项透明厚度与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相关性,为早期产前筛查提供的重要指标。方法对175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于孕11-13周+6天均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NT值,对胎儿NT值增厚的孕妇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进一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访观察至出生。结果1750例孕妇中胎儿NT值>3.0mm者22例,筛查阳性率为1.3%,22例NT值>3.0mm者均进行染色体检测,染色体正常者为17例,其中8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中发现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伴有水囊瘤,2例伴有全身水肿,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1例隐性脊柱裂,其余9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至胎儿出生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异常者为5例,1为Tuner综合征,2例为21-三体综合征,1例为18三体综合征,1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结论胎儿颈项透明的厚度测量是产前遗传学检查的重要指征之一,NT值增厚与对产前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 胎儿早期异常 颈项透明层 诊断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nuchaltranslucency,NT)厚度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疾病及其他结构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8月期间的227名孕11~13+6周胎儿进行NT厚度标准测量,分析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核型、结构及妊娠结局。结果NT厚度<2.5mm的胎儿中,染色体及结构正常211例,染色体或结构异常2例。NT厚度≥2.5mm的胎儿中,6例染色体异常(13-三体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21-三体综合征3例、45X01例);3例结构畸形(胎儿多发性结构异常1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1例孕20周前不明原因流产;4例无染色体及其他结构异常。正常胎儿的NT厚度呈正态分布,NT厚度随胎龄增加而增厚,男性与女性的NT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胎儿与异常胎儿头臀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厚度异常胎儿的孕妇年龄大于NT厚度正常的孕妇。超声测量NT厚度值设为2.5mm时,检测胎儿早期异常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平衡,分别为80.0%和97.0%。结论NT厚度的标准化测量是一个早期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尤其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染色体疾病及其他结构异常,对评价胎儿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筛查 颈项透明层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CT肝脏体积测量对肝肿瘤行精准肝切除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肝肿瘤患者16例,术前均行256MSCT常规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将门脉期薄层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应用肝脏体积测量软件(Liver),分析肝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并生成全肝体积,肝肿瘤体积。经影像科医师与外科医师共同讨论制定可能的手术方案,分析预切除肝脏体积,将手术标本采用水测法,得出切除标本的总体积。将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13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脏血管瘤2例,预切除肝脏体积介于170.53±175.91ml,手术标本体积介于143.67±120.15ml,两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16,>0.05)。术前预切除体积百分比与术后标本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P>0.05)。依据术前制定的手术切除方案,所有肿瘤均得以完整切除。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手术标本体积间明显相关(相关系数为0.921)。结论256肝脏体积测量可以为临床施行精准肝切除提供个体化指导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累积和控制图(CUSUM)对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的测量值进行质控分析,建立NT测量的质控体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中国南方人群的胎儿NT中位数值作为参考,将本中心的NT测量值转换为NT中位数倍数值(MoM值),计算每位操作者每天的NT MoM值的中位数和SD值,用CUSUM控制图建立NT测量质控系统。对一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近20 d的NT测量数据进行评估,将失控的病例与在控病例进行比较分析,检验本质控体系的有效性。从第一位超声医师的NT测量数据中,选取累积和(cumulative sum)为0的该日的所有NT数据,人为的将该日所有NT值±1.0 mm及±0.5 mm,进行CUSUM质控分析,检验质控体系的有效性。采用本质控系统对1位初学者的NT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所有入组NT图像进行评分,验证CUSUM控制图的有效性。不同组NT图像评分结果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中心早孕期胎儿NT MoM的中位值为1.1 MoM,SD为0.23 MoM,建立CUSUM控制图。对1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的近20 d的NT测量结果进行质控分析,结果提示第8、13天的NT测量值出现明显偏倚,通过对这2 d所有的NT图像进行评分,发现图像满意率仅38.9%和40%。当NT测量数值误差超过±1.0 mm时,本CUSUM控制图可以发现数据偏倚。对第2位超声医师的数据进行质控分析,发现数值明显偏小,此结果与图像评分结果一致。结论CUSUM控制图对NT测量质量进行评估是有效的超声质控方法。

  • 标签: CUSUM控制图 胎儿 颈项透明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厚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的124例行产前检查孕早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颈项透明厚度,并对比不同厚度妊娠情况,分析异常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胎儿颈项透明厚度为2.5mm以下组妊娠情况最佳,正常胎儿概率为98.67%,2.5至3.0mm组次之,P值小于0.05。12例染色体异常孕妇中9例数目异常、1例染色体易位、2例染色体丢失;9例结构严重畸形且染色体核型正常孕妇5例心脏畸形、1例神经管畸形、2例足畸形、2.5至3.0mm组10例正常胎儿后期指标恢复正常;超声检查阳性预测值为97.30%,阴性预测值为85.06%。结论孕早期超声对胎儿颈项透明厚度进行测量,有助于提高异常胎儿的检出率。

  • 标签: 产前检查 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孕早期超声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厚度(NT)在遗传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深入分析超声测量原理与方法,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本研究发现NT增厚与多种遗传病存在显著相关性,且NT测量在遗传病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本研究还对NT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的方法与策略。总体而言,超声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厚度在遗传病筛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早期发现与干预遗传病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超声测量 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 遗传病筛查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TI在星形细胞瘤边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病理证实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行DTI检查,采集ADC及FA值,计算并比较肿瘤不同区域ADC值及FA值。结果DTI示肿瘤区、近侧瘤周区及远侧瘤周区ADC值和FA值与参照区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低级星形细胞瘤间,ADC值及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TI有助于确定星形细胞瘤浸润范围,但对高、低级肿瘤分级作用不大。

  • 标签: 星形胶质细胞瘤 磁共振成象 弥散张量成像 边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厚度彩色超声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87例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瘢痕子宫孕妇,为所选孕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瘢痕部位肌厚度。结果瘢痕愈合I级孕妇子宫前壁下段肌厚度大于Ⅱ、Ⅲ级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愈合Ⅱ级孕妇子宫前壁下段肌厚度大于Ⅲ级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愈合I级孕妇阴道分娩率高于Ⅱ、Ⅲ级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愈合Ⅱ级孕妇阴道分娩率高于Ⅲ级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前壁下段肌厚度进行彩色超声测量能够为临床医生预测子宫破裂或者撕裂风险提供重要参考,从而为产妇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并提高母婴生命安全系数。

  • 标签: 彩色超声 妊娠晚期 瘢痕子宫 前壁下段肌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早孕期颈项透明厚度与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相关性,为早期产前筛查提供的重要指标。方法对175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于孕11-13周+6天均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NT值,对胎儿NT值增厚的孕妇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进一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访观察至出生。结果1750例孕妇中胎儿NT值>3.0mm者22例,筛查阳性率为1.3%,22例NT值>3.0mm者均进行染色体检测,染色体正常者为17例,其中8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中发现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伴有水囊瘤,2例伴有全身水肿,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1例隐性脊柱裂,其余9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至胎儿出生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异常者为5例,1为Tuner综合征,2例为21-三体综合征,1例为18三体综合征,1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结论胎儿颈项透明的厚度测量是产前遗传学检查的重要指征之一,NT值增厚与对产前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胎儿早期异常,颈项透明层,诊断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64排128螺旋CT进行骨密度测量,探讨椎体骨质疏松与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200例,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分析其定量CT(QCT)脊柱检查资料,将骨折病例作为研究组、无骨折病例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折组的椎骨BMD明显低于无骨折组,BMD与椎体骨折呈负相关性,BMD越低,骨质疏松的程度越严重,发生骨折的几率就越高。结论:64排128螺旋CT骨密度测定是一种非常准确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利用此种检查方法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并积极进行干预,从而预防椎体骨折的发生。[关键词】体摄影术,X线计算机;骨密度;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测量 椎体骨折 螺旋CT 负相关性 密度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胎儿颈项透明联合鼻骨测量在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 4月 -2017年 6月本科接诊的产前筛查阳性孕妇 50例为实验组,择同期接诊的常规检查染色体正常的 50例孕妇为对照组。综合分析两组超声胎儿颈项透明与鼻骨测量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 NB和 NT测量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积极利用超声技术做胎儿颈项透明联合鼻骨测量,可有效提高其染色体异常诊断的准确性,且该技术还具备检查费用低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颈项透明层 超声检测 鼻骨测量 染色体异常
  • 简介:目的对比64与320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64(64CT组,20例共38枚支架)和320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320CT组,42例共64枚支架)资料,对比两组图像质量、患者心率、有效辐射剂量(ED),并以CAG为"金标准"评价64及320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诊断能力。结果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4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5/5)、92.31%(24/26)、71.43%(5/7)、100%(24/24)及93.55%(29/31);320螺旋CT分别为100%(11/11)、95.65%(44/46)、84.62%(11/13)、100%(44/44)及96.49%(55/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64及320螺旋CT均可应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320螺旋CT对患者心率的要求更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更少。

  • 标签: 冠状血管 支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