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式正压管法对临床静脉留置针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在输液完毕后,实验组用5ml的注射器抽取0.9%的生理盐水5ml脉冲式正压管,对照组用5ml的注射器抽取0.9%的生理盐水5ml按传统方法管,观察对静脉留置针在堵管、回血、肿胀方面的影响。结果脉冲式正压管法在静脉留置针堵管、回血、肿胀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正压管法较传统均匀缓慢推注管法更能减少静脉留置针堵管、回血、肿胀的发生。

  • 标签: 脉冲式正压封管 均匀缓慢推注封管 静脉留置针 封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肝素管液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分为A组(生理盐水组)、B组(10U/ml肝素盐水组)、C组(50U/ml肝素盐水组)和D组(100U/ml肝素盐水组)各30例,比较四组堵管发生率、留置天数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堵管发生率分别为46.66%,20.00%,30.00%,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42±0.42)d,(2.90±0.43)d,(2.93±0.32)d,(2.97±0.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U/ml肝素盐水组发生率最高。结论使用浓度为50U/ml的肝素管液对静脉留置针管,既不会增加留置针堵管风险,又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肝素盐水浓度 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堵管 肿瘤,
  • 简介:近日,革命老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人大组织了一支医疗扶贫小组,进入深山古寨的农家小院,开展健康咨询暨义诊活动。黄水镇地处武陵大山区,面积158.7平方公里,辖8个村(社区)。其中清河、洋洞两个村紧邻湖北省,与政府住地相距28公里。居住大山深处的留守村民和老人很少走出山门。据摸底调查,辖区内因病致贫村民达55户84人。

  • 标签: 医疗扶贫 黄水 健康咨询 摸底调查 因病致贫 土家族
  • 简介:当前,人文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人文技能是医护人员重要的执业技能以中国医师人文执业技能培训(广西)基地为例,阐述了以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的形式使医学人文临床,探讨人文医学与临床的结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从人文技能培训实践中提出对于医学人文临床的几点思考。

  • 标签: 人文医学 执业技能 临床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42例2013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1例,对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儿明显低于参照组8.45%vs.26.76%;就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而言,实验组患儿明显短于参照组,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HPLC法验证样小瓶的清洁效果。方法以难溶物-富马酸卢帕他定为考察对象,采用EcipseXD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1%三乙胺(用磷酸调pH7.0)-甲醇-乙腈(2010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2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结果采用本法测定清洁后进样小瓶的残留物的含量,均未检出。结论样小瓶的清洁效果符合验证要求。

  • 标签: HPLC法 进样小瓶 清洁效果 验证
  • 简介:摘要深入推进医院普法工作开展,营造“平安建设、和谐发展”氛围,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行医,依法管理,有力促进依法治院工作顺利开展。

  • 标签: 依法治院 法律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肿瘤内科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护理策略。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作为肿瘤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判标准,随机选择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的区别,肿瘤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并分析原因。结果肿瘤内科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PSQI分数相较对照组高,而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影响90例肿瘤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环境因素有15例,生理病理因素20例,社会心理因素55例。结论对肿瘤内科患者睡眠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可以通过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症状护理等,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肿瘤内科 睡眠障碍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检验中会影响到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选择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送检的1568份尿液样本,其中存在60份为较大误差的,对这60份尿液样本进行复检,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实验室因素是影响到尿液检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占50.0%,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几项因素(P<0.05),差异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其次为临床用药、采集尿液、标本保存、标本送检因素。结论必须要严格控制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各种因素,确保尿液检验的科学性、精准性,为临床检验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临床检验 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为了降低留置针堵管率而设计的一种留置针管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有凹槽的底座和盖板,嵌入盖板的活塞、凸轮、微电机及控制装置。输液完毕后将留置针的延长管嵌入底座凹槽,扣上盖板,启动控制装置开关,微电机带动凸轮使活塞上下移动,反复压迫留置针的延长管,使针头处始终处于通畅状态,再次连接输液时不会发生留置针堵管。该装置操作简便,显著降低留置针的堵管率和维护成本。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装置 防堵管 封管方法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临床输液的方法,它能减轻病人痛苦,便于治疗和抢救,另一方面也能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现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管液是在输液结束时向静脉正压注入一定量的液体,目的在于保证再次输液通畅。管技术是其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输液通畅的关键,如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因局部血栓形成而造成的堵管。但目前对于静脉留置针的管方式存在争议,临床研究的管方式各不相同。有研究推荐按压式冲管法1;也有研究推荐脉冲式正压管法2及双重正压管法3。本文比较不同管方式的使用,从而为临床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提供证据。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方式 留置效果 系统评价
  • 简介:老年患者多呈现体质弱、病种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血管条件差的特点。传统普通针头行静脉穿刺较为困难,使用效率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有效减少穿刺次数且便于患者肢体活动,也在老年患者抢救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 活塞 外周静脉留置 穿刺次数 临床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行脉冲式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的20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静脉留置针输液,并予以脉冲式管。观察静脉炎、堵管发生情况以及留置时间。结果患儿静脉炎、堵管发生概率分别为1.50%、4.50%,留置时间为(2.08±0.24)d。结论脉冲式管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中,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堵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且能延长留置时间,值得广泛使用于临床。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脉冲式封管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ST)与窝沟杯刷清洗封闭术(CST)三年后封闭剂的保存情况。方法89名7~8岁,平均7.5岁儿童,采用半口对照法,分别在左右两侧第一恒磨牙采用不同的窝沟封闭术。术后随访3年,记录封闭剂的保留情况。结果EST组与CST组的封闭剂全部保存率在术后半年和一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两年两组封闭剂完整保存率分别为91.76%和82.35%,术后三年的则分别为91.18%,和7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长期临床效果看,EST的封闭剂保存率高于CST。

  • 标签: 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 窝沟杯刷清洗封闭术 封闭剂临床保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生素管在预防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血透中心接受透析治疗的长期深静脉置管的血透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肝素+抗生素管和单一肝素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血栓发病例数以及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血栓1例,VAS评分3.5±0.5分,护理满意度96.3%;对照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8例,血栓6例,VAS评分4.3±0.3分,护理满意度7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生素管能够显著降低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血栓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抗生素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管方法对血透导管管内血栓生成的对比研究。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2月使用血透导管作为透析通路的透析患者按导管管液配制方法不同分别设为对照组肝素14(每毫升4mg)和观察组(尿激酶10万U+肝素14(每毫升4mg),对两组患者的透析导管血栓生成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导管血栓生成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管法能有效降低导管内血栓生成,同时并不会出现局部或全身出血等风险,值得临床护理推荐。

  • 标签: 血栓 血透导管 肝素钠 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