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会厌囊肿疗效。方法:将医院76例会厌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咽痛时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会厌囊肿 低温等离子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列腺等离子剜切术(TUERP)与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大体积BPH患者21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TURP治疗,观察组予以TUERP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尿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前列腺膀胱组织切除量更多(P<0.05)。术前,两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最大尿流更高、残余尿量更低(P<0.05)。结论相比TURP治疗大体积BPH,TUERP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及出血量,切除病变组织更多,术后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更显著。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剜切术 等离子电切术 尿动力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我科的住院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A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组(B组),每组30人。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基线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拔管时间)。结果: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更短的冲洗时间及拔管时间,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生活饮用水检测中应用离子色谱法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择取30份集中饮用水源地水样,所有水样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验,并通过离子色谱法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式下氟化物含量检出结果、加标回收率,并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时间。结果: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对氟化物含量的检验结果均低于饮水用标准,其中离子选择电极法检验结果均值(0.19±0.04)mg/L,离子色谱法检验结果均值(0.18±0.03)mg/L,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加标回收结果分析,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加标回收率均值(99.11±2.05)%,离子色谱法的加标回收率均值(100.06±2.11)%,两种检验方式的加标回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选择电极法检验时间均值(2.86±0.60)小时,离子色谱法检验时间均值(2.01±0.45)小时,离子色谱法检验时间短于离子选择电极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生活饮用水 离子选择电极法 检验时间
  • 简介:摘要主观性耳鸣是指在没有外部环境声音传入时患者自行感受到声音的一种现象。关于主观性耳鸣发生机制的研究发现,听觉通路的神经元膜电位活动,包括其自发放电率增加以及兴奋同步性增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神经元的膜电位活动与其细胞膜表面的各类离子通道密切相关,包括与上下级神经元形成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联系所需的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如γ氨基丁酸(GABA)能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乙酰胆碱类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等;还有与细胞膜电位相关的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如L-型钙离子通道、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和K+-CI-共转运体等。本文拟针对与主观性耳鸣发生发展机制相关的离子通道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氟离子导入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选取家长同意参与研究的学龄前幼儿1000例进行研究,通过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单数)实施常规口腔保健,观察组(双数)联合氟离子导入,两组儿童均随访2年,比较研究期间的儿童龋齿发生率。结果:干预半年,两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均为0.00%,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年、干预2年,观察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为1.40%、2.40%,对照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为4.00%、7.60%,观察组龋齿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离子导入可有效预防儿童龋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龋齿 常规口腔保健 氟离子导入
  • 简介:摘要:药物安全是关乎民生安全的大事,相关部门也提高了对药物分析工作的重视。目前主要采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是离子色谱法,其具有操作便捷、快速灵敏、抗干扰和精密度高等优势特点,因此分析结果精准度比较高,能够给当前的药物分析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分析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离子色谱法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药物分析中的药物离子价态和形态分析、组分检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就离子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为当前的药物分析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药物安全是关乎民生安全的大事,相关部门也提高了对药物分析工作的重视。目前主要采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是离子色谱法,其具有操作便捷、快速灵敏、抗干扰和精密度高等优势特点,因此分析结果精准度比较高,能够给当前的药物分析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分析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离子色谱法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药物分析中的药物离子价态和形态分析、组分检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就离子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为当前的药物分析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90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影响其术后1年复发的因素。分析患者基线资料以及肿瘤分期、合并症等因素对其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90例患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27例(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有饮酒/吸烟史、喉癌位于声门下区者更易发生局部复发(P<0.05);病理分期/N分期/T分期越高以及肿瘤累及前联合者越容易复发(P<0.05),性别、肿瘤累计声带突、向深部累计声带、合并症以及切缘情况均对复发无显著影响(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高龄(>55岁)、肿瘤部位(声门下区)、高肿瘤分期(Ⅲ级病理分期、N2分期、T2分期)均为喉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无饮酒/吸烟史、肿瘤未累计前联合是喉癌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喉癌患者,术后1年复发与年龄、肿瘤位置、分期等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喉癌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术后局部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接受等离子射频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激光科用等离子射频治疗面部瘢痕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32岁)开展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对治疗后的30例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及色素沉着,患者满意28例,占93.3%。给予患者及时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树立治疗成功的信心,对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面部 瘢痕 等离子射频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治疗颈性眩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开始/结束)72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消融术组(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消融术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消融术组眩晕、头痛、耳鸣、颈肩痛症状分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颈性眩晕患者,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眩晕、头痛、耳鸣、颈肩痛等症状,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颈性眩晕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头痛 颈肩痛
  • 简介:摘要:离子色谱法基于离子交换色谱法,其作为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密度、灵敏度及检测效率,在在化妆品、药品及食品等的化合物检测中应用广泛。本文探讨了离子色谱法在药品生产及控制药物杂质、测定中药材有效成分及测定溶剂残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中药材 杂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型病例的脑病灶中形态异常神经元(dysmorphic neuron)和气球细胞(balloon cell)的阳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NKCC1/KCC2)的表达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的癫痫发生的形态学基础。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8例)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2例)癫痫手术后石蜡包埋的脑组织,选择患者年龄在14岁以下的诊断为FCDⅡa型10例、FCD Ⅱb型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双染的方法,检测1型Na-K-2Cl共转运体(NKCC1)、2型K-Cl协同转运体(KCC2)在FCDⅡa型、FCDⅡb型中的表达情况。对NKCC1在FCDⅡa型的形态异常神经元和正常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平均吸光度(IA)值。结果(1)正常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质表达NKCC1,细胞膜表达KCC2;(2)在FCDⅡa型的形态异常神经元中,NKCC1表达量增加,与正常神经元表达比较I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8,P<0.01)。KCC2在形态异常神经元异常表达为细胞质阳性。(3)在FCDⅡb型中NKCC1/KCC2在形态异常神经元的表达与FCDⅡa型相同。气球细胞中NKCC1异常表达为阴性或少许稀疏细胞膜着色,KCC2异常表达为阴性。结论形态异常神经元及气球细胞中NKCC1/KCC2的表达模式与成熟神经元表达模式完全不同,其蛋白表达变化可能影响到神经元跨膜氯离子流,从而影响了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作用,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这个过程可能与临床癫痫症状发生相关。

  • 标签: 儿童 皮质发育畸形 阳离子 离子转运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脑恶性肿瘤,标准治疗是手术联合术后放疗,但疗效并不理想。质子和碳离子治疗是目前最先进的放疗技术,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优于光子放疗疗效和生存质量。然而,质子与碳离子治疗应用于胶质瘤的作用尚未明确,本文将就质子与碳离子治疗成人胶质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胶质瘤/质子疗法 胶质瘤/碳离子疗法 现状与进展
  • 简介:摘要汗腺在人体皮肤中分布广泛,其中外泌汗腺主要起散热排汗作用。汗液分泌由神经系统调控,包括分泌部分泌与导管部重吸收2个过程,涉及钙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Best2蛋白、水通道蛋白5、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上皮钠离子通道等多种离子通道和蛋白。该文将对涉及外泌汗腺汗液分泌的神经传导体系、各类离子通道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损伤汗腺再生修复及干细胞转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外分泌汗腺 离子通道 皮肤 汗液分泌 神经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鼾症患儿使用内窥镜结合低温等离子治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89例鼾症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2组,分别是观察组(46例,使用内窥镜结合低温等离子治疗)和对照组(43例,使用传统手术治疗),分别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数据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离子色谱法理念,检测不同药品,总结检测状况。结果:检测药品时,离子色谱法应用较少,发展空间较大,是药品检测的主要方式。结论:离子色谱法的分离分析功能显著,能够迅速、准确取得检测对象的分析数据,在药品检测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药品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0.01-2022.01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分别提供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剥离切除术,统计组间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假膜脱落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适宜临床推荐选择。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