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治疗早期完全性面瘫后的静态对称性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修复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静态口角歪斜程度(即口角静态对称性)将患者分为2组,口角轻度不对称(Ⅱ级)为A组,重度不对称(Ⅲ级)为B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时,通过Terzis微笑功能评级量表评估患者面部肌肉收缩活动情况,分为Ⅰ、Ⅱ、Ⅲ、Ⅳ、Ⅴ级,级别越高,面部肌肉收缩越好,与健侧面部肌肉动态对称性越好;通过口角静态对称性评级量表评估患者口角静态对称性,分为Ⅰ、Ⅱ、Ⅲ、Ⅳ级,级别越高对称性越差;通过Face-gram软件测量健侧和患侧口角位置垂直向差值(D1)和水平向差值(D2),客观评估术后面部静态对称性效果。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A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3.5±8.1)岁;B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0.6±9.6)岁。2组在性别、年龄、瘫痪侧构成、瘫痪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患者术前Terzis微笑功能评估均为Ⅰ级,术后1年A组中有30.%(9/30)达Ⅲ级,70.0%(21/30)达Ⅳ级,B组中35.7%(10/28)达Ⅲ级,64.3%(18/28)达Ⅳ级,2组微笑功能均比术前明显改善,且组间微笑功能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量表显示,术后1年A组中有73.3%(22/30)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达到Ⅰ级,26.7%(8/30)仍为Ⅱ级;B组中有39.3%(11/28)达Ⅰ级,42.9%(12/28)达Ⅱ级,17.8%(5/28)仍为Ⅲ级。A组达到面部静态对称效果(Ⅰ级)的比例较B组高(P<0.01)。术前和术后1年,A组D1值分别为(5.27±0.74) mm、(2.24±0.57) mm,B组D1值分别为(8.22±1.37) mm、(4.42±0.95) mm,A组D2值分别为(6.11±1.18) mm、(2.98±1.13) mm,B组D2值分别为(8.84±2.16) mm、(5.24±1.85) mm, D1值和D2值组内术前后比较、组间术前比较、组间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适用于不同程度口角不对称的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在明显改善面部动态对称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静态对称性;术前口角不对称程度可能会影响术后的面部静态对称效果。

  • 标签: 面瘫 静态对称性 神经转位 咬肌神经 静态悬吊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减压床垫结合不同翻身频度在ICU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为临床减压床垫的选择及确定相应的翻身频度提供参考。方法 将60例ICU压疮危险患者随机分为气垫组和静态减压垫组各30例,气垫组使用气垫床结合2h翻身1次,静态减压垫组使用静态减压垫结合4h翻身1次预防压疮,观察7d,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及护士对操作便利性的评价。结果 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7天,静态减压垫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气垫组(均P

  • 标签: 压疮 ICU 静态减压垫 气垫床垫 翻身 压疮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扫描时间,提高颞颌关节组成结构及病变细节的分辨率,动静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32通道头颈高分辨线圈,双侧同时扫描静态闭口、张口的斜矢状位和斜冠状位,快速动态扫描单侧正矢状位。结果  高分辨静态颞颌关节结构显示清晰,双侧同时扫描无交叉伪影,快速动态扫描能清楚显示颞颌关节的运动过程。结论  高分辨静态及快速动态颞颌关节磁共振扫描方法,能更清晰地分辨颞颌关节组成结构及病变细节,FOV为10cmx10cm冠位成像,双侧同时扫描,提升了扫描速度,小FOV规避了交叉伪影,结合快速动态采集,提高了颞颌关节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高分辨 扫描速度 小FOV 无交叉伪影
  • 简介:摘要根管治疗及根尖手术是处理牙髓根尖周病的常规方法。相比裸眼操作,口腔手术显微镜的普及和应用有效提高了治疗精准度及预后。然而,在面临严重根管钙化、根尖周病损定位困难或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等复杂情况时,即使经验丰富的术者在进行显微牙髓治疗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动静态导航技术为应对疑难复杂牙髓根尖周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新模式,即通过锥形束CT拍摄、口内扫描、结合导航软件设计手术虚拟入路,继而在三维打印导板或实时导航设备的辅助下进行精准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本文对导航牙髓治疗的分类、特点以及国内外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

  • 标签: 根管疗法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静态导航牙髓治疗 动态导航牙髓治疗 显微根尖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肾脏低温机械灌注(HMP)与静态冷保存(CS)的医疗费用,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ENTRA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等所有肾脏HMP与CS的医疗费用对比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搜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以确定符合条件的文献。提取并分析文献中HMP和CS费用的数据,以描述性方式报告结果。结果共纳入10篇报道HMP和CS费用的文献。结果显示,在扩大标准供肾组中,HMP相比CS首次住院费用更低。HMP相比CS可能长期费用更低。其费用低可能与移植肾功能延迟(DGF)发生率降低有关。结论HMP可以带来医学和经济学效益,HMP相比CS的费用优势可能与供肾质量改善以及DGF发生率降低有关。

  • 标签: 肾移植 低温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CEUS和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诊断良恶性甲状腺低回声结节。方法:对2020年3月-2022年2月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确定为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的13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对其使用CEUS和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加以诊断,并统计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本研究130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诊断查出136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有86个,恶性结节有50个。通过对比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与CEUS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两种检测方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和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均可诊断良恶性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相较而言,CEUS的临床诊断结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EUS 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 诊断 良恶性甲状腺低回声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静态肝素化预冲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到2022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5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其中27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在前者基础上对研究组(27例)实施静态肝素化预冲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预冲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凝血指标,研究组均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静态肝素化预冲干预有着极为理想的效果,可以改善其凝血状态,并提高对其预冲效果。

  • 标签: 血流灌流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静态肝素化预冲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间站医疗救护保障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根据载人航天任务医疗救护保障任务特点,从人员选拔、人员培训、物资准备与维护、流程制定、演训演练和防疫工作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神舟十二"任务包括发射段、运行段、返回段全程,任务环节多,时间长。医疗救护保障内容包括人员身心素质、技术能力、环境设备器材、航天员可能出现的伤情、新冠疫情常态化的任务保障。针对这些内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让护士能够迅速掌握并熟练地配合救治,为救治赢得更多时间,提高整体救护水平。结论航天任务的医疗救护保障,各种流程预案已经整合优化。携行设备装备先进、野战操作性强、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复杂工况伤情使用。救护保障人员也做到了穷尽所想、精益求精、状态固化。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对新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在航天任务的医疗救护保障上不断做出新成绩,取得新成果。

  • 标签: 空间站任务 医疗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用中医阴阳脉象学理论提出空间有引力和引力常数。方法:用中医阴阳学设计引力常数方程。结果:计算出空间引力常数是2.15793×10-18。讨论:空间引力常数是质量引力常数的32.3402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态和动态盆底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尿道形态及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诊断的28例女性SUI患者作为SUI组,同期选取年龄匹配的女性健康志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行静态和动态盆底MRI和DTI。在静态MRI上测量尿道中段内、外括约肌厚度和功能尿道长度(FUL),在动态最大力排相上测量FUL并计算静动态FUL差值,观察静动态MRI上是否存在膀胱颈漏斗征及尿道开放征。对DTI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尿道括约肌复合体肌纤维束图像,观察图像并测量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中央纵行肌肌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及3个特征值(λ1,λ2,λ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UI组与对照组间静态和动态MRI测量值、DTI参数的差异,采用χ²检验比较2组MRI征象的差异。结果SUI组尿道中段外括约肌厚度、静态及动态FUL均小于对照组(t=-3.95、-5.72、-8.41,P均<0.001);SUI组静动态FUL差值大于对照组(t=4.41,P<0.001);SUI组静动态膀胱颈漏斗征及动态尿道开放征出现率高于对照组(χ²=23.09、22.25、26.59,P均<0.001)。SUI组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FA值小于对照组(t=-3.48,P=0.001),ADC、λ2、λ3值大于对照组(t=3.19、2.15、2.06,P=0.002、0.038、0.046);2组间尿道中段纵行肌DTI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态和动态MRI及DTI能够客观评估SUI患者尿道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尿道中段外括约肌厚度变薄,FUL缩短及环形括约肌纤维束微结构被破坏是SUI患者尿道的主要变化。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尿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总结载人航天史上曾经发生的主要问题以及我国自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以来主着陆场航天员医疗保障的经验,重点分析自神舟十二号开始的空间站建造期间的技术状态和返回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伤病救治预案,确保航天员安全。方法总结国外航天史上航天员发生意外伤害的教训,尤其是空间站阶段,结合我国载人航天的航天员医疗保障经验,针对空间站任务飞船在轨时间长、主着陆场调整的任务特点,提出系列的组织、预案以及救治方案。结果在原有舱前急救、直升机ICU综合救护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急救程序,制定了不同复杂地形情况下的救治预案及航天员的快速救治和后送原则。结论空间站任务医疗救护的综合救援方案、直升机救护平台的构建以及组织实施,可以保障空间站任务航天员各种情况返回的有效救治。

  • 标签: 空间站 航天员 救护飞机 急救医疗服务
  • 作者: 刘琼 雷蕾 陈林 陈亚飞 王忠 王海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数字中医药应用方法学研究室,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总结和分析中医药领域化学空间研究的常用数据库资源和计算工具,梳理化学空间在中医药方剂配伍规律、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中药复方的药效、多靶点研究和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发现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药效和多靶点研究上,其中对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较多,现有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中药/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药效和靶点,但仍缺少一个包含所有中药主要成分、中药复方的功效主治等数据的数据库,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中药的主要药效分子和主要靶点。

  • 标签: 数据库,化学 化学空间 中药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方剂分析,计算机辅助 中药现代化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 要]为探索网络空间的思政教育模式研究及实施方案,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这一门及其重要且抽象的基础医学课程中,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的尝试与探索,完成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的三全育人教学目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在东风着陆场的卫勤保障经验,探讨卫勤保障策略。方法根据东风着陆场卫勤保障现状以及前期多次卫勤保障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研究。结果总结出主要做法:(1)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预案;(2)严格筛选技术过硬人员;(3)配备合理药材设备;(4)完成救护载体加改装;(5)重视急救技术培训;(6)强化政治思想教育;(7)进行身体适应性训练;(8)认真参与实战化训练。并提出3点体会:(1)思想与行动重视,是完成任务的前提;(2)训练与实战配合,是完成任务的基础;(3)教育与管理并重,是完成任务的底线。结论通过总结出东风着陆场的卫勤保障经验,为后续我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和载人飞船着陆后现场医疗救护提供保障和救治经验。

  • 标签: 空间站任务 载人飞行 东风着陆场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  目的:简要说明e值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基本常数。方法:通过太阳系中各行星和卫星相关运动规律的物理量设计方程。结果:认识到e=2.7128是太阳系中的基本常数。讨论:初步认识到自然对数的底数相关行星和卫星的基本运动规律。

  • 标签:   e值是太阳系中的一个基本常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颌无牙颌印模制作期间,采取不同个别托盘预留空间厚度对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口腔科接诊下颌牙牙列缺失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由不知情第三人进行随机分为三组,并分别设置为A组、B组、C组,各组各有患者20例,个别托盘制作中,预留0mm(A组)、1.5mm(B组)、2.0mm(C组)的厚度,其余操作均相同。对三组终模最佳拟合对齐配准的3D偏差结果进行测量对比。结果:A组、B组、C组偏差结果分别为(0.87±0.11)mm、(0.51±0.07)mm、(0.62±0.08)mm,各组之间对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下颌牙列缺失 个别托盘 预留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恙虫病报告发病水平和趋势变化、流行特征以及空间聚集性,探究防控关键季节、重点人群和区域,指导制定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南京市恙虫病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发病水平和趋势变化,描述季节、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利用ArcGIS 10.3软件开展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FleXScan 3.1.2软件开展空间扫描。结果2011 - 2020年,南京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192例,年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0.21/10万(范围为0.12/10万~ 0.49/10万)。10 - 11月报告病例占87.5%(168/192),高峰出现在11月(57.8%,111/192)。男性占64.1%(123/192);年龄中位数为59岁(范围为6 ~ 84岁),≥60岁和45 ~ 59岁组分别占47.9%(92/192)和31.2%(60/192),共占79.2%(152/192);农民占43.8%(84/192),家务及待业者占16.7%(32/192),离退人员占15.6%(30/192),工人占6.8%(13/192),共占82.8%(159/192)。报告病例总数前4位的地区分别为江宁区(23.4%,45/192),六合区(22.9%,44/192),鼓楼区(10.4%,20/192)和江北新区(8.9%,17/192),共占65.6%(126/192)。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 = 0.34(Z = 5.90,P < 0.001);FleXScan 3.1.2软件扫描探测到2个空间聚集区域,一级聚集区覆盖江宁区3个、雨花台区1个和浦口区2个街道[限制性对数似然比(RLLR)= 26.91,P < 0.001],二级聚集区覆盖六合区6个和江北新区4个乡镇/街道(RLLR = 26.48,P < 0.001),聚集区域均为涉农区。结论南京市恙虫病报告发病水平较低且平稳,属于典型的秋季型疫区,中老年人群和涉农区域分别为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建议将恙虫病纳入法定或南京市重点传染病管理,开展恙虫病诊治技术和信息报告管理培训,在高发季节强化和落实健康宣教、个人防护、防鼠灭鼠、媒介控制等综合防控干预措施。

  • 标签: 恙虫热斑疹伤寒 虫媒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征 空间聚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