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社区常见慢性病之一,它正在慢慢的吞噬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和生命,作好高血压的监测,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慢性病
  • 简介:摘要根据2009年卫生部的三个行业《标准》规范要求,我院消毒供应室对植入性手术器械、外租手术器械实施快速生物监测。目的加强对植入性、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监测及手术质量追溯记录。方法按照规范要求在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时,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菌片进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快速生物监测在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中可操作性强,效果好,解决了检测结果滞后,是目前较理想的、科学的、的一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

  • 标签: 快速生物监测 灭菌效果 应用
  • 简介:卒中监测对于长期、动态地了解卒中其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水平,以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医疗服务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卒中患者的预后,为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卫生政策决策者制订有效的防治防控策略、评价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际上,如加拿大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先进的卒中监测方法和模式[1-2],通过链接卫生行政数据库和临床数据库,开展以人群/医院为基础的卒中流行水平监测和医疗服务质量、卒中预后及其疾病负担等进行监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卒中病死率、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本文对加拿大的卒中监测系统进行介绍,并就其对北京卒中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的启示进行探讨。

  • 标签: 卒中 监测 加拿大 北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运用中护理的作用。方法对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没有不良反应,均获得完整数据。结论加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监测,并且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数据。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24h血糖监测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逐渐应用于临床,并且在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患者各时段血糖水平,通过CGMS提供患者血糖信息,可发现无自觉症状的反复低血糖发作、黎明现象和高血糖的峰值,还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类和走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运动时间、饮食指导,使糖尿病综合管理更加具体化,大大减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先后为2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CGMS,现将其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监测的57例使用地高辛的临床病例中,其血药浓度>2.0ng/ml的有5例(8.8%),血药浓度0.8~2.0ng/ml的有21例(36.8%),血药浓度<0.8ng/ml的有31例(54.4%)。结论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氧乙烷灭菌器及处理的物品灭菌质量。方法采用生物监测方法,观察了解环氧乙烷灭菌的效果。结果共监测样本365份,合格361份,合格率为98.90%。结论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存在灭菌失效的可能性,加强生物监测可确保灭菌质量。

  • 标签: 环氧乙烷 灭菌物品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对糖尿病患者进行24h~72h昼夜血糖监测。结果能够充分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效发现低血糖。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有效解决糖尿病治疗中血糖监测盲点问题,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所收治的分娩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20例,分析产后出血特点及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方法干预,分析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出血时间产后2h为高发期。出血量以500~1000ml居多。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剖宫产及阴道助产。所有孕妇经护理后均止血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孕产妇行相关怀孕及生产知识的健康教育,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孕妇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医院存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疗安全。新型灭菌设备的使用,提高了消毒灭菌效果及质量,使消毒灭菌工作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但要达到可靠的消毒灭菌效果,除了设备因素外,还要求操作人员掌握消毒灭菌基础知识,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范,使其达到消毒灭菌的最佳效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灭菌 灭菌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雷兰动态血糖监测(CGMS)系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变化规律,为指导医生制定合理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来我科住院的85例糖尿病病人进行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护理干预。结果除针头脱出2例,报警6次外,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数据与病情相符,能指导临床治疗;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仪的应用及其重要,加强对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的重要因素,为临床医生更好的诊治疾病提供保证。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血糖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医院的消毒质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3年间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检测项目有室内空气、物体表面、衣物人员的手、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内镜、灭菌物品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等。结果2010-2012年3年间共采样4667份,合格4463份,3年平均总合格率为95.6%,其中2010-2012年每年的合格率依次为93.3%、95.6%、97.8%,可见我院的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各类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的合格率为94.2%,医务人员的手的合格率为91.5%,物体表面的合格率为93.9%,紫外线灯强度的合格率为93.6%,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为98.3%,消毒内镜的合格率为98.5%,灭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9.7%。结论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的检测合格率仍偏低,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 标签: 消毒质量 监测 改进措施
  • 简介:血站的采血场所是向临床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血液的首要环节.采血环境的卫生条件和空气消毒效果直接影响采集血液的质量及输血安全,临床输血中细菌污染是很危险的因素[1],最大程度降低血液的细菌污染,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是采供血机构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对黄石市中心血站在城区设置的多处固定献血房车进行空气菌落监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固定献血房车 空气消毒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并分析5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菌素A(CsA)、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等5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种药物进行852例次监测,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690例次,占总数的81%,未达到有效浓度125例次,占总数的15%,达到中毒浓度范围的37例次,占总数的4%。结论治疗药物监测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的依据。

  • 标签: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柯大夫:我患糖尿病多年,在家一直用血糖仪自测血糖。最近听病友说有一种动态血糖监测,可以自动连续地监测血糖变化。请问,这种动态血糖监测是不是比普通的血糖仪好?适合哪些人?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合作 血糖变化 血糖仪 柯大夫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487例72h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护理后FBG、2hPG、HbA1c等血糖指标水平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效降低血糖。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糖尿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地高辛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均相酶标放大免疫分析法(MEIT)监测我院128例住院患者应用地高辛后的血药浓度,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128例患者中,其浓度测定值在治疗浓度0.8~2.0ng·ml-1的共有74例,占57.81%%;低于治疗浓度的有22例,占17.19%;高于治疗浓度的有32例,占25.0%。其中,性别和年龄因素为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进行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对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确保其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地高辛 血药浓度监测 临床疗效 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2-01
  • 简介:摘要掌握富川县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趋势、畸形种类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富川县15所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孕28周~产后7天的20668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各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年共监测围产儿20668人,出生缺陷儿224人,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8.38/万,出生缺陷前5位高发种类是多指、胎儿水肿综合征、尿道下裂、唇裂合并腭裂、外耳其他畸形;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产母<20岁和产母≧30岁年龄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20-29岁年龄组。结论加强孕前及早孕期检查和优生宣教,开展产前诊断工作,提高干预措施的实施质量,降低我县出生缺陷发生率。

  • 标签: 出生缺陷 监测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