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Leep刀做为近几年治疗宫颈疾病的一种方法,给宫颈疾病的治疗创造了新的途径,但由于适应症的选材不当,手术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术后恢复也不尽如人意,甚至给病人造成了新的不适。自2011年至2014年,我综合了500例leep刀手术患者术前与术后观察做以下论述;

  • 标签: Leep刀 良性增生 宫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00例乳腺疾病普查的结果。方法抽取500例行乳腺疾病普查女性,通过问诊、触诊及红外线乳腺检查仪等方法进行诊断,记录乳腺疾病发生情况。结果500例女性经诊断,乳腺疾病发生率141例,占28.2%;其中乳腺增生症124例,占87.9%;乳腺纤维腺瘤7例,占5.0%;乳腺导管扩张症4例,占2.8%;乳腺癌1例,占0.7%;其他乳腺疾病5例,占3.6%。结论各市必须要积极开展乳腺疾病普查工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此预防乳腺癌的发生,确保女性生命安全。

  • 标签: 乳腺疾病 普查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芒硝配伍应用的临床研究效果,开拓中医药的临床使用范围。方法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应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妇产科术后疼痛、出血、刀口硬结、渗出、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500例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研究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敷用大黄芒硝治疗的妇产科术后伤口疼痛、出血、刀口硬结、感染、肠粘等并发症,疗效为100%,缩短了术后抗生素的应用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经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妇产科术后刀口疼痛、出血、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效果显著且使用方便经济有广泛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 标签: 大黄芒硝 术后刀口外敷 消肿化瘀 抗炎止痛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90-02
  • 简介:目的:评估双嵌颈椎融合(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对21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应用JOA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常规X线正侧位片检查,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及椎间高度,并记录每例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随时间顺序逐渐升高,6个月内所有病例椎间全部融合,椎间高度在术后3d即显著恢复,3个月内下降,术后6个月趋于稳定。在随访期间,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双嵌颈椎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在早中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双嵌式颈椎融合器(ROI-C)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囊加压包扎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在腮腺术后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比较.方法选取同类患者进行不同包扎方法在可操作性、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气囊加压包扎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中各方面均优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结论气囊加压包扎是一种在预防和减少腮腺术后并发症中一种新型、有效、优于传统方法的装置。

  • 标签: 腮腺 术后 气囊式 包扎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00例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观察。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ICU病房监护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病房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生存230例,死亡20例,生存率92%,对照组生存200例,死亡50例,生存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监护监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降低并发症,为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保障,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脑出血术后 ICU护理 常规护理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妇女的宫颈筛查与产后随访资料来探究宫颈病变情况、妊娠期宫颈细胞病理学特征。方法从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产检孕妇中随机性抽取5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作为研究组,均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检查,且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和随访,探究宫颈组织活检和阴道镜检查;对照组为宫颈癌大规模筛查项目的非孕期妇女500例,均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并分析其结果。结果研究组中妊娠期妇女中细胞阳性病例检出率4%,其中进行活检率为14%,病理结果呈阳性率57%;对照组中妇女活检率18%,阳性率为59%。妊娠期和非孕期妇女的总细胞阳性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非孕期HSIL检出率明显高于孕期妇女,差异性较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病理阳性率、活检率和宫颈癌发生率等不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宫颈病变不受妊娠的影响,多数宫颈病变会在产后自行痊愈或者无进展,妊娠期出现除浸润病变外的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采用再评估和随访观察模式。

  • 标签: 妊娠期妇女 宫颈筛查 阳性率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导弓矫治在口腔矫正技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乳前牙反颌的患儿36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导弓矫治,对照组使用上颌垫活动矫治。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儿的SNA、SNG、SNB、ANB、SN-Pg等数据,对比矫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乳前牙反颌的患儿之间,对比矫治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探讨改良导弓矫治,应用于口腔矫正技术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改良式导弓矫治器 口腔 矫正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在胃大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毕Ⅱ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按吻合方式分为吻合吻合组与手工吻合组进行对照,X2检验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差异(α=0.05);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α=0.05).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返流性胃炎、倾倒综合症、术后吻合口出血及急性胰腺炎等术后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吻合作胃大部切除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可反复使用,廉价安全等优点,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吻合口;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0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粘贴负压冲洗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脓肿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引流换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粘贴负压冲吸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问、住院时问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长度、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伤口愈合天数和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中应用粘贴负压冲吸器具有显著疗效,在临床中应用价值很大。

  • 标签: 粘贴式负压冲洗器 乳腺脓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抽样调查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市新生儿500例(其中男263例,女2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新生儿中共有2例HBsAg呈阳性,阳性率为0.40%;471例新生儿HBsAb呈阳性,阳转率为94.20%。不同性别新生儿HBsAb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成长至2周岁时anti-HBs阳性率为91.60%,成长至3周岁时anti-HBs阳性率为83.80%,两者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显著,乙肝疫苗接种能够实现较高的HBsAb阳转率,应提高及时接种率。

  • 标签: 新生儿 乙肝疫苗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和药敏检测的情况与结果,总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具效果的用药方式。方法对前来我院就诊的500例女性进行生殖道支原体的培养,并对这些样品进行药敏分析。结果500例女性中,发生支原体感染的有210人,感染率为42%。感染类型分别为人型支原体感染(20例)、解脲脲原体感染(152例)、混合感染(48例)。通过药敏分析可知,克拉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对支原体感染的反应较为敏感。结论女性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类型为解脲脲原体感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情况较少;克拉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对支原体感染的反应比较敏感,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情况,在临床中可被视为治疗女性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 标签: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药敏分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手提筛查仪对500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分析讨论筛查结果。方法于2013年在我市随机选取500例3~6岁的儿童,采用手提筛查仪对其进行视力筛查,进而对筛查结果分析对比。结果500例学龄儿童的视力筛查中,异常有27例,可疑35例,患儿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视力异常中有11例散光、5例远视+散光、6例远视、2例近视+散光、3例近视,其中散光最多、其次是远视、最少的是近视+散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视力可疑与异常的情况呈增加的趋势,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屈光异常类型主要是散光和远视,占有率较高,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定期对学龄前儿童做视力检测,有针对性地实施眼保健工作,以保证儿童视力的正常。

  • 标签: 手提式筛查仪 学龄前儿童 视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充导管冲洗在孕产妇浅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效果。方法将2014年9~12月我科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孕产妇12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使用预充导管冲洗封管,对照组使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分别对留置针留置期间堵管、导管内回血、液体外渗和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留置针在堵管、导管内回血、液体外渗和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冲封管方法操作时间比较,预充导管冲洗平均节约时间51秒。结论预充导管冲洗封管有效地解决了留置针封管污染及操作繁琐等问题且安全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和强度,也减少发生针刺伤的机会,减少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封管液 孕产妇
  • 简介:摘要使用后的输液一次性针头为损伤性医疗废物,因暴露的污染针头刺伤,导致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交叉感染,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现介绍一种取材方便的新型输液针头插针筒保护,取名为聚针

  • 标签: 一次性针头 锐器伤 感染 聚针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及如何预防和处理。方法对本科室50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与膀胱肿瘤特性的关系及如何预防和处理。结果27例(5.4﹪)患者发生术中或术后并发症,20例(4﹪)表现为表现为出血,7(1.4﹪)例表现为膀胱穿孔,其中5(71﹪)例表现为腹膜外型穿孔,2(29﹪)例为腹膜内型穿孔。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出血和膀胱穿孔,出血能使用再次电凝止血或膀胱持续冲洗保守治疗痊愈,也有开放手术止血治愈,膀胱穿孔几乎全部可以以保守治疗痊愈,一般不会出血膀胱肿瘤种植转移。大的肿瘤和多发的肿瘤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

  • 标签: 膀胱 肿瘤 并发症 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