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肖庚富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囊膜蛋白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病毒学领域重要期刊《病毒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组织培养中的脱病毒及其病毒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脱病毒技术包括热处理、茎尖培养、茎尖微芽嫁接、热处理配合茎尖培养、热处理配合茎尖微芽嫁接等,病毒检测技术包括指示植物法、抗血清鉴定法、生化法和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法等。

  • 标签: 组织培养 脱病毒 病毒检测
  • 简介:SARS病毒、流感病毒、登革病毒、肠道病毒……进入21世纪以来,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当疫情出现时,尽快找出疾病的病原,分离出相应的致病病毒,能帮助人们对疾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和研究,控制传染病的流行。那么,病毒学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些病毒的?他们在与病毒的角逐中会发生怎样惊心动魄的瞬间?本刊记者带着好奇走进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微生物实验大楼,采访了病毒学专家卢亦愚博士。

  • 标签: 分子流行病学 主任技师 亦愚 大学研究生 公共卫生 日本九州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检出病毒阳性年龄及疫苗接种情况。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200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是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到我院进行检查的,对这200例孕妇检出乙肝病毒阳性的年龄及其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200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中,否认家庭有乙肝病毒接触史的共有86例,占总数的43.0%;具有非家庭乙肝病毒接触史的共有15例,占总数的7.5%;家庭中存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共有91例,占总数的45.5%;做过外科手术的共有8例,占总数的4%。父母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共有72例,其中1岁以前检出乙肝病毒阳性的共有5例,占总数的6.9%;1岁以后检出乙肝病毒阳性的共有67例,占总数的93.1%;两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中,明确自己在检出病毒阳性前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共有48例,占总数的24.0%,但均未在检出病毒阳性前的三年内接种过乙肝疫苗;明确自己在检出病毒阳性前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共有71例,占总数的35.5%;不清楚自己在检出病毒阳性前是否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共有81例,占总数的4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不可终生免疫,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加强免疫。

  • 标签: 乙肝病毒 病毒携带 乙肝疫苗 孕妇 阳性 疫苗接种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8期
  • 机构:研究人员最近在古巴发现了一种新型HIV病毒毒株,其发展为艾滋病的速度要比普通毒株快得多,这种病毒毒株可能是人类研究中最厉害的病毒。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1期
  • 机构: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疫苗,在动物实验中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下一步,研究人员将确认该疫苗对人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12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治愈116例,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尽早确诊及正确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对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十分重要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分析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广东省现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法对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免疫疗效和病毒抑制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广东省HIV/AIDS病例的HAART治疗数据信息,采用免疫学指标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学指标HIV病毒载量(VL)进行评价。结果2004—2013年共有12886例HIV/AIDS病例接受了HAART治疗,其中男性9393例,女性3493例,平均年龄(40.94±11.87)岁,平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28.17±24.28)个月。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占61.63%(7941/12886),200-350个/μL的占33.08%(4263/12886),〉350个/μL的占5.29%(682/12886)。治疗后最后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21.32%(2747/12886),200-350个/μL的占31.17%(4017/12886),〉350个/μL的占47.51%(6122/12886)。同基线时相比,不同治疗时间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886例病例接受HAART后,1833例(占14.22%)VL≥400CP/mL,病毒抑制失败;11053例VL〈400CP/mL,病毒抑制率为85.78%。接受HAART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时,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4.42%、84.25%、91.01%、90.56%、90.86%。结论广东省HIV/AIDS对HAART有较好的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现行的艾滋病HAART治疗疗效较好,应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病毒抑制率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项影响比较广泛的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严重影响,在目前的感染人数中,全世界的感染人数达到了1.7~2亿人。在我国,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达到了总人口的3.2%,约4200万,是能够引起慢性肝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此,本文通过对丙型肝炎病毒检验方法的探讨,总结其发展展望,这对研究丙型肝炎病毒的发展以及相关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张波课题组,对1976年到2014年全球暴发的7次埃博拉疫情中的埃博拉病毒(ZEBO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ZEBOV的GP基因受到自然选择作用,而且在2014年暴发的毒株中具有显著加快的进化速率,推测该基因的变化与此次大范围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相关。相关论文已在最新一期国际传染性疾病研究期刊《传染、遗传和进化》上在线发表。这一发现对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设计有重要意义。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利比里亚当局担心国内最新1起埃博拉病例可能起因于性行为传染,呼吁埃博拉幸存者禁欲,在痊愈后3个月内不要发生性行为,或是做好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入秋以来,气候干燥,烂嘴角的患者增多。许多患者口唇周围出现水泡并感到疼痛或瘙痒,人们常把这种现象说是“上火了”或“起热疮了”,好像这种症状与气候、体热有关。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李蕾医生说,其实嘴巴上“火”与气候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人体免疫力低下的一种反应,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医学上称为单纯疱疹。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火” 烂嘴角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免疫力低下 气候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医药文化,在各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在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更加具有显著的效果,根据临床试验的相关结果,在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择上,可以充分利用中医的相关理论基础并且与临床试验的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实现效果的显著提升,这一用药方法已经取得了相关的进展,希望在今后儿科抗病毒的中药选择上取得更为有效的进步,将我国的中医药体系发扬光大,将其应用在更多的疾病治疗中。

  • 标签: 儿科 抗病毒 中药 选用
  • 简介:2014年,最受关注的健康话题无疑是埃博拉病毒的肆虐。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这轮埃博拉疫情是“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近期还有科学家预言,此次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危机可能要持续到2015年底,为此人类不得不面临长期的努力。

  • 标签: 埃博拉病毒 引发 世界卫生组织 紧急事件 公共卫生 科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心理指导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25例,回顾性分析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结果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其用药监管及指导,自我护理指导,能够使患者从心里上得到安慰,获得家庭、社会的支持与认可,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隐患,护理方面需要加强心理护理等内容,强化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自身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治疗 心理指导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慢性丙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短效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而研究组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LT正常率、AST正常率、HCV-R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慢性丙肝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与研究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活动中应用抗病毒+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46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些病例患儿所选时间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并且将这些患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儿以及对照组患儿分别给予抗病毒+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单纯抗病毒治疗方案,以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抗病毒+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背景下的观察组患儿,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而在单纯抗病毒治疗方案背景下的对照组患儿,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活动中,抗病毒+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实施与推广。

  • 标签: 病毒性 心肌炎 治疗方案 黄芪注射液 抗病毒 观察组
  • 简介:作为导致宫颈癌的首要因素,人乳头痛病毒(简称HPV)已经成为全世界科研医疗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人类对HPV的认识及其感染人体引起宫颈癌进程的掌握,使得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能够预防的癌症,及时消除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就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 消毒 宫颈癌 持续感染 医疗界
  • 简介:病历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