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铁路的线性结构、跨区性等特点对将铁路遗产合理化改造为公园造成很多困难,且目前国内外缺乏从使用者的角度探知铁路遗产公园改造是否合理的实践研究,文章选取哈尔滨市中东铁路为案例,从使用者的行为体验和心理需求出发,利用调查问卷、访谈、SD量表法及Eviews软件做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定性定量地探究影响铁路遗产公园整体印象的影响因子,归纳总结面向公园的铁路遗产改造时面临的服务功能、空间形态单一及文化渗透等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求为同类型铁路遗产公园保护与改造提供参考.

  • 标签: 哈尔滨市 铁路 公园 中东 满意度 保护与改造
  • 简介: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优良的造林树种之一。它耐寒性、耐旱、耐极端低温,适应性强,在风沙土、沙壤土、砾质粗沙土上生长良好。介绍了同朔地区引进樟子松生长情况以及造林技术。

  • 标签: 同朔地区 樟子松 造林
  • 简介:芥菜适合炒食和淹渍,重庆地区芥菜需求量大。文章针对重庆气候环境,总结介绍重庆地区芥菜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对生产实践有所指导。

  • 标签: 芥菜 高产栽培 重庆
  • 简介:1定植前准备1.1设施外消毒在设施温室的周边2-3m范围内,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除杂草,可用2%-5%次氯酸钠(84消毒水)或1%-2%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消毒,并用专性杀螨剂如炔螨特等进行红蜘蛛药剂封锁。

  • 标签: 栽培要点 设施 草莓 高架 寒地 西北
  • 简介:茼蒿原产于我国,又叫蓬蒿、蒿菜,菊科菊属,以嫩茎叶供食,具有特殊清香风味,含纤维量低,是火锅业、快餐业餐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一道爽口菜。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价格看好,茼蒿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 标签: 陕西关中地区 病虫害防治技术 茼蒿 栽培面积 纤维量 快餐业
  • 简介:2011~2015年对奥尼尔、密斯提、夏普蓝、莱克西4个蓝莓品种进行引种观察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桂林种植适应性均表现良好,莱克西品种的综合性状最佳;为了更好地促进桂林地区蓝莓品种良种商品化生产发展,本文从建园选址、土壤pH值调节、品种选择、苗木定植、科学的施用有机肥水管理、合理冬季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桂林地区蓝莓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

  • 标签: 桂林 蓝莓 优质高效 栽培技术
  • 简介:中国地域辽阔,饮食文化各有千秋,阜阳地区当地的农村宴席制作工艺代表着这一地区的风土民俗,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时间的熏陶这些问题终将被解决。

  • 标签: 农村宴席 制作工艺 文化
  • 简介:通过对4种进口观赏草的引种栽培,观察其在天津地区的生长情况,对其适应性、观赏价值进行评价,为天津市的绿化行业提供新优观赏草品种。

  • 标签: 观赏草 引种 栽培 推荐
  • 简介:我国幅员辽阔,由南到北纬度跨越较大,气候种类多样,具有丰富的湿地类型。由于北方严寒地区具有特殊的气候、物种、水文等条件,不能用现有的设计经验和南方温暖地带湿地设计的惯用手法来进行严寒地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在对严寒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展开研究时,需基于理论研究,从气候、物种、人文、建筑等方面分析其对严寒地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影响。结合影响因素,探寻严寒地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发挥严寒地区特有的优势,建设高质量的严寒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为将来的严寒地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更多可能。

  • 标签: 严寒地区 湿地公园 生态 地域特色 冬季景观
  • 简介:利用曲麻莱气象站1982~2013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曲麻莱地区牧草观测资料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资料等,分析了曲麻莱地区气候和植被多年变化特征,并对气候条件与植被覆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2~2013年曲麻莱地区年平均气温急剧上升,平均每10a上升0.69℃,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平均每10a增多24.01mm;(2)1982年以来曲麻莱地区牧草生长状况趋好,草层高度、牧草覆盖度和生物量平均每10a分别增加3.44cm、23.34%、467.23kg/hm^2;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值平均每10a增加18.85。(3)净初级生产力NPP值与年降水量相关关系较好,但与气温和日照时数相关性较差;(4)当年降水量分别增加10%、30%和50%时,净初级生产力NPP值分别增加8.96%、26.87%和44.79%。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反映在高度、产量和综合指标NPP等要素上,近35a年来,曲麻莱地区的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增加,日照时数基本不变,气候条件有利于NPP值的增加,草地生态状况趋于良性方向发展。

  • 标签: 曲麻莱 三江源 植被 NPP 变化 气候效应
  • 简介:一、技术概念及功能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殖水产品,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2、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最大地提高稻田产出,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最直接有效途径。

  • 标签: 种养技术 稻田 高寒地区 农民增收 养殖水产品 浅水环境
  • 简介: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甜玉米因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笔者主要从品种选择、种植要求、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甜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广西桂北地区甜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广西桂北 甜玉米 高产栽培
  • 简介:文章通过对沈阳周边地区自然林的详尽调查,总结出沈阳地区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比例等,并提出适宜城市近自然林建设的基础群落配植模式8种,以及近自然林建设和后期养护要点。该研究为沈阳市构建生态稳定的城市绿地系统,营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景观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 标签: 配置模式 群落 近自然林 沈阳
  • 简介:本文从增加植被盖度、改良植被技术、建立草畜结合示范等方面总结了云南省寻甸县溶岩地区草地治理方法和草畜结合成效,同时对溶岩地区草地治理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为类似地区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溶岩地区 草地治理 效益评价
  • 简介:利用青海省茫崖气象站1961-2016年逐月温度、降水、风速、日照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显著性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茫崖55a以来的温度、降水、风速、日照的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a来茫崖地区平均温度年、季、月都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年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增加0.8℃;降水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增加1.6mm;平均风速年、季、月都呈显著的减小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减小0.6m/s,并在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平均日照年、季、月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减少51.10h。

  • 标签: 茫崖 气候 变化 趋势
  • 简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受多民族多文化发展、交流及互相影响,形成了民族聚落的多样性,文章在全面收集西南地区民族聚落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近现代我国西南民族聚落研究的发展历史、当代民族聚落研究的成果及发展方向,为西南地区民族聚落景观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民族聚落 民族研究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鲤鱼易养殖、单产高,为北方高寒地区养殖的大宗淡水鱼类,产量位居第一位,约占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近十年来,鲤鱼商品鱼市场行情持续不景气,养殖经济效益不佳,有些养殖户甚至还要赔钱,严重挫伤了广大养殖户的养殖热情。

  • 标签: 北方高寒地区 池塘养殖 增效技术 鲤鱼 淡水鱼类 市场行情
  • 简介:通过黔南州民族地区部分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县级农广校体系等相关培训机构调研。对在少数民族地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调研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与思考,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等教育”为目标的”1234工作思路”,以飨读者。

  • 标签: 民族地区 农民 培育 探讨
  • 简介:本项目以科尔沁草原退化天然打草场为研究对象,共选择样地400亩,进行了围封,并分别对退化打草场进行了未施肥(对照)、施肥5kg/亩、施肥10kg/亩和施肥15kg/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退化沙地草地植被生长特征及生物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打草场施肥两年,施肥15kg/亩的草群自然高度、植被盖度、干草产量和优势植物干重,以及土壤营养成分均比对照、施肥5kg/亩和施肥10kg/亩效果显著,说明施肥有利于科尔沁地区退化打草场的培育改良.

  • 标签: 天然打草场 围封 施肥
  • 简介:本文选取祁连山地区10个气象站1973~2016年最新气象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及M-K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比较了东、中、西段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973~2016年,祁连山区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38℃/10a,其中在春季表现的尤为明显;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表现出升温的不对称性;近44a祁连山区降水明显增加,增加速率为9.7mm/10a,其中春季增加最多;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呈西少东多分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8~10a的振荡周期,平均气温无明显转折点,降水量在2003年后明显增加;近44a东、中、西段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祁连山中段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暖湿化的趋势最为显著。

  • 标签: 祁连山区 气候 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