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在图们江中采集野生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masou(Brerart),经人工养殖、繁殖获得苗种后,引种到山东、北京等地进行培育和养殖,待性成熟后再进行人工繁殖。122尾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体质量(512±206)g的亲鱼绝对怀卵量为(1485±797)粒,相对怀卵量(2.72±0.47)粒/g,成熟系数(20.97±3.57)%,发眼率为50%-86%,孵化率32%-88%;卵巢质量、绝对怀卵量、相对怀卵量、成熟系数与体质量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与野生种群及原产地池养相比,体质量和繁殖力明显提高。

  • 标签: 马苏大麻哈鱼 陆封种群 人工繁殖
  • 简介:本文报道了型大西洋鲑全人工繁殖的实验结果.2000年1月从美国缅因州格兰特湖增殖站引进的型大西鲑发眼卵,在北京房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进行了发眼卵孵化、苗种培育,亲鱼养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发眼卵经930d(11783度日)培育成产卵亲鱼,雌、雄亲鱼成熟系数分别为42.7%、4.23%;怀卵量为1098~3621粒/尾(叉长36~55cm),平均卵径5.4mm(吸水膨胀前)、6.2mm(吸水后);平均卵重8.5粒/g(吸水后)、7.5粒/g(吸水前);精液浓度200亿个/ml,精子寿命70~90s,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20~40s;个体繁殖率E(粒)与叉长(L)的相关公式为E=132.5L-3671.8,相关系数r=0.89.受精卵在水温6~11℃进行孵化,达到发眼所需积温为264.5℃*d;达到破膜所需483℃*d;仔鱼上浮所需880℃*d.试验亲鱼雌、雄按2比1配组,1075尾雌鱼共采卵90.47万粒,受精率为89.88%、发眼率为77.83%.产卵后(3个月后)存活率分别为雌鱼30%,雄鱼10%.

  • 标签: 陆封型 大西洋鲑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 简介: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养殖的型大西洋鲑2龄和3龄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和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2龄和3龄型大西洋鲑肌肉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85%和20.20%;脂肪含量为2.74%和4.73%;水分含量为76.30%和74.74%;灰分含量为2.59%和1.95%.型大西洋鲑肌肉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7.88%和18.40%,其中10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15%和9.96%.

  • 标签: 陆封型大西洋鲑 肌肉 酸含量 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含量 养殖
  • 简介:本文首次报道了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技术,孵化水温3-11℃,积温达到140-221度日破膜孵出稚鱼,孵化率北京房山87.6%,黑龙江渤海81.9%,经21-28d胚后发育上浮平游开食.同时介绍了苗种培育技术和管理方法.

  • 标签: 陆封型 大西洋鲑 发眼卵 孵化 苗种 培育试验
  • 简介:本文报道了从美国引进的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试验情况.经42天孵化,发眼卵的孵化率为81.85%,仔鱼至上浮稚鱼成活率为96.8%,稚鱼成活率为80%.

  • 标签: 陆封型 大西洋鲑 发眼卵 孵化 稚鱼养殖
  • 简介:近日,一个由80多只黑颈鹤组成的特大黑颈鹤种群,在甘肃省碌曲县尕海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被发现。黑颈鹤是仅存的15种鹤类中最濒危、最珍贵的一种,被我国政府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0只,主要在我国云贵高原越冬,夏天零星生活在青藏高原。据专家说,如此众多的黑颈鹤集中在一个地区繁殖越夏,以前还从未发现过。今年7月,由甘肃12名鸟类专家、教授

  • 标签: 黑颈鹤 鸟类自然保护区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甘肃省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 简介:受广东省广州市林业局委托,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研究中心历经两年,已初步完成广州市范围内野生植物的调查研究与编纂工作。此次调查共发现1750多种野生植物.其中包括广州新记录植物11种,广州特有物种“广州木莲”、“广州堇菜”2种。世代单传濒危伯乐树又发现新种群

  • 标签: 广州市 伯乐树 种群 珍稀濒危植物 野生植物 新记录植物
  • 简介:继滇池金线鲃之后,抚仙金线鲃的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为研究抚仙金线鲃的生活史和保护该物种免于灭绝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抚仙金线鲃俗称"波罗鱼",金线鲃属,为抚仙湖名贵特有鱼

  • 标签: 波罗鱼 种群重返 重返抚仙湖
  • 简介:为开发我国鲑科鱼类养殖新品种,将图们江型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masou移殖至北京。稚鱼用玻璃钢育苗盆+水泥池,微流水和流水养殖,进口鲑鳟饲料作为开口饲料,2周后改为国产鲑鳟饲料培育至性成熟。2014—2015年人工采卵15.7万粒,受精率82%,孵化率68%。孵化水温6~8℃,受精卵至发眼期的积温为190~210℃·d,350~390℃·d时孵出。共孵化鱼苗8.7万尾,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龄雄鱼100%及雌鱼95%性腺发育成熟,雌亲鱼平均体质量(573.62±110.39)g,成熟系数(21.67±2.60)%,绝对繁殖力为(1649.64±489.60)粒/尾。人工养殖环境下,图们江型马苏大麻哈鱼繁殖性能较野生群体有极大改善,能进行规模化苗种生产。

  • 标签: 马苏大麻哈鱼 移殖培育 全人工繁殖
  • 简介:二化螟是水稻和茭白上的重要害虫,明确其越冬代的田间发生时间,对于准确的进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与茭白种群为材料,通过采集水稻田与茭白田越冬幼虫,观察自然条件下其化蛹及羽化时间来明确两种群越冬代田间发生时间。结果表明:武汉地区二化螟茭白种群越冬代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显著早于水稻种群,茭白种群第二个化蛹高峰和羽化高峰分别与水稻种群化蛹高峰和第一个羽化高峰重叠。研究结果为明确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差异提供了直接证据。

  • 标签: 二化螟 水稻种群 茭白种群 越冬代 发生时间
  • 简介:以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鼠害对牧草危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鼠害对牧草的危害程度,根据灰色系统原理建立了本区因鼠害造成的牧草损失量的灰色数学模型。

  • 标签: 灰色系统理论 天然草地 鼠害区 牧草损失量
  • 简介:近年来,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迅速蔓延,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监测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是预测预报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设置诱木和诱捕器诱集松褐天牛,调查林间松褐天牛的种群数量、发生规律以及主要天敌种类,确定松褐天牛在余庆县的生活史。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雌雄性比为2.14:1;诱木的有虫株率为64%,虫口数量为(95.00±6.00)头/株;松褐天牛的各个发育阶段均存在较多自然致死因子,对控制松褐天牛种群数量有重要作用。因此,科学有效地监测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对预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及时有效地控制其蔓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余庆县 松褐天牛 诱捕器 诱木 监测
  • 简介:通过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霸王岭睑虎的栖息地状况、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霸王岭睑虎仅分布于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内的东一、东六和雅加三个地点,其分布海拔介于500~800m之间;霸王岭睑虎的种群数量极小,主要原因为栖息地的破碎化;最后提出了保护霸王岭睑虎的几点建议。

  • 标签: 霸王岭睑虎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种群分布 种群数量
  • 简介:长耳鸮属于鸮形目邸鸮科动物,为昼伏夜出的猛禽,属于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介绍了长耳鸮研究区自然概况以及调查工作方法,并提出了保护长耳鸮的建议。

  • 标签: 阳圪台林场 长耳鸮 种群数量 调查
  • 简介:通过在青海湖的蛋岛、鸬鹚岛、海心山、三块石、布哈河口等鸟类栖息地的鸟类种群数量监测,甘子河乡、沙岛东、克土、小泊湖、湖东种羊场、倒淌河镇元者、青海湖农场、哈尔盖乡、快尔玛乡、生格乡等地进行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监测。目前,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为702—845只。11月份种群数量比8月份增加22只,仅增长4.21个百分点;5个鸟类栖息地以普通鸬鹚、渔鸥、斑头雁和棕头鸥为主,是青海湖区鸟类的主体,鸟类种群数量为93004只,以上四种鸟类种群数量占监测总量的86.97%,其他鸟类数量仅占13.03%。

  • 标签: 青海湖 普氏原羚 鸟类 监测
  • 简介:运用5种概率分布模型对屏南水松天然林主要种群的胸径和地径进行拟合,比较不同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探索其直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正态分布能较好地表达水松种群直径分布结构,拟合效果最好,β分布次之。变动系数、偏度、峭度等特征值符合天然林生长特点。通过建立正态分布参数的预估方程,可预测林分各个径阶株数及其动态变化,为水松天然林的合理经营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水松 天然林 直径 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