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纸片扩散法(K—B法)是一种十分切合生产实际的药敏试验方法,但试验结果易受纸片含药量、菌液浓度、培养基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纸片含药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虽然有市售的药敏纸片,但都是人医用的,而且其种类与动物临床用药相差甚远,很不切合生产实际。很多生产单位采用自制药敏纸片开展药敏试验,

  • 标签: 药敏纸片 吸水量 滤纸片 测定 饱和 生产单位
  • 简介:黄皮书预警:市场形势复杂,风险增大11月8日,广西南宁,第七届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发布了《罗非鱼产业发展年度报告黄皮书~2009》。在风险等级里,黄皮书表示产业发展困难,风险较高。这意味着中国罗非鱼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发展空间变小,投资风险加大。

  • 标签: 罗非鱼产业 饱和 内销 风险等级 市场形势 广西南宁
  • 简介:人们在试验设计时,总是希望选出最大误差方差为最小的那种设计方案,并且在此同时,尽可能缩小试验的规模,减少剩余自由度,提高试验效率,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就是从这一基本的目的出发,产生的一种设计方法,它能使得回归方程中参数的个数与

  • 标签: 最优设计 误差方差 试验设计 试验效率 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
  • 简介:研究证实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其氧化稳定性,掩盖鱼油的腥味。介绍微胶囊技术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应用,指出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微胶囊化 喷雾干燥
  • 简介: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和饱和导水率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动态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黄土高原坡地(50m×360m)范围内进行网格(10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表层(0~30cm)土壤饱和导水率和水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坡地表层土壤密度变化规律为坡下位大于坡上位,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异系数为0.37,属于中等变异强度;2)饱和导水率和自然对数化的饱和导水率在360m尺度内均不具备空间结构特征,是纯随机变量,线性有基台模型适用于描述表层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水分分布存在明显的块金效应,并且随滞后距离的增加半方差变大;3)饱和导水率和水分含量从坡上位到坡下位均呈现波浪式变化,饱和导水率大的采样点土壤水分含量低,反之则高。

  • 标签: 土壤饱和导水率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黄土高原
  • 简介:为了寻求新的杀菌先导化合物,通过2噻唑烷酮与氯甲酸酯的缩合反应得到11个N氧羰基2噻唑烷酮衍生物(5a~5k),其中10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MS、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离体杀菌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较之母体2噻唑烷酮具有更高的杀菌活性。在浓度为2000mg/L下,化合物5c、5d、5e、5f、5g、5h、5i、5j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的抑制率为100%,5i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柑桔青霉病菌Penicilliumitalicum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均为100%。

  • 标签: N-烃氧羰基-2-噻唑烷酮衍生物 合成 杀菌活性
  • 简介:近年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调节元件结合蛋白(ChRBP)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葡萄糖调节糖酵解和生脂基因的表达中作为一种关键的转录调控因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综述葡萄糖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调控肝脏中编码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具体机制同时,阐述ChRBP在该机制中扮演的角色。

  • 标签: 多不饱和脂肪酸 转录调控因子 基因表达 葡萄糖 肝脏 碳水化合物
  • 简介:通过芳氧乙(丙)酸与O,O′-二基硫代磷酰肼的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未见报道的标题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3a、3b、3g和3h对单子叶植物稗草和双子叶植物油菜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油菜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其效果接近、有些甚至优于对照化合物2,4-D.

  • 标签: 芳氧羧酸 硫代磷酰肼 合成 除草活性 除草剂
  • 简介: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在植物胁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介导途径中转录因子结合相应顺式作用元件,特异性调控防御相关基因表达,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本综述概述了逆境胁迫下植物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和介导的防卫信号途径,总结了信号转导中相关转录因子的分类、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旨在为植物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介导途径调控网络在分子育种方面的利用提供参考,以期通过转录因子的遗传修饰改良植物抗逆性。

  • 标签: 植物 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 抗逆 信号通路 转录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