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最近,张店区沣水镇梁鲁村村民梁天宝在其房屋东侧的土崖上,挖出铁釜一件,并捐献给淄博市博物馆。(见封三)这件铁釜为双范合铸,呈圆形,方唇,敛口、短颈、斜肩、鼓腹、尖底,口径30厘米,腹径50厘米,高42.5厘米。器壁较厚,从口沿至腹底厚1——0.4厘米...

  • 标签: 铁釜 春秋时期 铸造技术 实物资料 博物馆 铁器
  • 简介:自春秋发端的传统博爱观念,至汉代基本成型。本文通过对作为刑政的必须要件、以孝治天下的先行和公天下的普爱等博爱观内涵的探讨,揭示儒家博爱论在汉代政治中的基本表现。汉代大一统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内在的凝聚力,仁德博爱是“威势成政”的先导和内核。“博爱之谓仁”的命题虽然晚出,但却集中展示了儒家博爱论的基本精神。

  • 标签: 博爱 孝亲 公天下
  • 简介:<正>史家言“汉以孝治天下”。“孝”作为一个社会道德观念对汉代社会影响甚大。探讨汉代“孝”的观念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汉代“大一统”社会的本质。一“孝”与早期的血缘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尚书·酒诰》记载西周初年周公对殷遗民说的一段话:“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血亲关系是“孝”的观念萌发的温床。初期的

  • 标签: 孝经 后汉书 以孝治天下 小农经济 血亲关系 西周初年
  • 简介:<正>“纳甲”是两汉易学象数学的基础,特别是虞翻说《易》,更以“纳甲”为重要依据,贯串于《周易》六十四卦。尽管历代易学家对“纳甲”毁誉不一,但“纳甲”在汉代易学中,又确实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因此要了解汉代易学,就不能不对两汉的“纳甲”说作必要的研究和探讨。为此笔者谈谈个人的浅见,就教于方家。“纳甲”说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或论始于西汉京房,似不尽然。考之《周易》的卦爻辞:言“干支”的如《蛊》卦“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巽》卦“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革》卦“已日乃孚”;言“方位”的如《坤》卦“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蹇》卦“利西南,不利东北”;言“时候”的如《小畜》卦《归妹》卦的“月几望”,《复》卦的“先王以至日闭关”等等。这说明以“干支”记时和东西方位之说,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已经注意到对天象的观测,并以太阳主阳属天,极以“天干”(甲、乙、丙、丁、

  • 标签: 汉代易学 周易参同契 六十四卦 大衍之数 五行 七十二候
  • 简介:汉代淄川国是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齐地(今山东地区)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汉代的历史与政治,特别是对研究汉代诸侯王国的历史地位及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博弈有重要作用。且汉代淄川国也是当时齐地乃至整个汉帝国文化极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传《易》之田生、杨何,《韩诗》“长孙氏之学”创始人长孙顺、《公羊春秋》任氏学创始人任公,及因通《公羊春秋》而荣登相位的公孙弘都是淄川国人。因此,对汉代淄川国的研究不仅对研究汉代的政治历史意义重大,对研究山东地方史及汉代齐地文化亦会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汉代 淄川国 历史 文化
  • 简介:<正>先秦至两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时期的儒家婚姻礼制不仅对形成汉代共同婚俗和维护封建统治起了显著的作用,而且对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婚俗及封建统治的维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儒学与汉代婚姻制度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汉代乃至整个封建时代的婚俗。本文拟从汉代婚姻意义、婚姻形态、结婚礼仪、离婚制度四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 标签: 汉代 婚姻观念 婚姻制度 儒家 离婚制度 儒学
  • 简介:凉州白塔寺,即东幻化寺,为凉州四寺(还包括南金塔寺、西莲花寺、北海藏寺)之一,藏语称作谢尔智贝岱,是四寺中规模最大的寺院。修建于元代,为萨班在凉州的驻锡讲经处,也是阔端与萨班在凉州举行会商议定西藏归属中原条款和发出(萨加班智达·贡噶坚赞致番人书)的所在。根据塔寺遗址推测:“这座佛城南北长

  • 标签: 凉州 遗址 中原 白塔 元代 寺院
  • 简介:儒释道三教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主要流派,宋孝宗在《原道辩》中曾对儒释道三教给出“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功能定位,虽不尽精准,但也大致指出了三大学术流派的主要特征。“以道治身”则鲜明地点出了道教与医学(生理学)的关系。

  • 标签: 道教文化 三教 先秦道家思想 儒释道 大医精诚 生命关怀
  • 简介:鉴赏是审美的享受,是知识的凝集;收藏是艺术品的保护,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双重积累。本栏目将走进中西艺术宝库,“悦读”大自然的精美造物,欣赏人类古今的经典艺术。

  • 标签: 艺术风格 铜镜 汉代 绍兴 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 简介:同于东周时代主流的人性平等论,汉代哲学家热衷于主张人性不平等论,一般称之为“性三品”。汉代哲学家建立和论证人性不平等论,运用了东周时代不同的人性论思想资源,其采取的方法是调和、改造和挪用,以此得出了迥然不同的新的人性论模式。将人性论与阴阳之气和元气结合在一起,以作为人性不平等的超验性基础,这是汉代哲学家的发明。由于汉帝国倾向于统一、秩序和权威,“圣王”的教化被认为是关键,反过来这又被用作“中民之性”的佐证。

  • 标签: 汉代 人性 不平等 成立
  • 简介:“质文说”起源于孔子,孔子的质文说主要是指道德的两个层面,但他已有把周代归为文家的思想倾向。孔子的质文说对汉代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汉代政治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知识分子都把历史归结为一文一质的循环发展过程,意在奉劝汉代统治者推行质家之制。汉代的社会性质却与社会思潮相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代确立了文家之制,整个汉代都呈现出了文家特质。

  • 标签: 孔子 质文说 文家 质家 政治史观
  • 简介:在包装设计中,色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色彩选择能够更好地表现商品.吸引消费者,最终促进产品的销售。分析汉代色彩的文化内涵,探讨汉代色彩的演变过程,将传统文化、汉代色彩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有利于创造包装设计的新的发展形式。

  • 标签: 现代包装设计 色彩选择 汉代 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 消费者
  • 简介:中国民族群几千年凝聚不散的根本原因,在于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是保护民众的生存利益。"以人为本"公平分配是治政的优良传统,公平地占有生产资料才能保证分配公平,分配不公损害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保障粮食充足、物资充足,保障国家安全,普及仁德的教育是分配公平的保障条件。让民众有稳定的"经产",抑富济贫救灾,调剂民用,养孤老贫弱,抚恤烈士,让民众占有生产资料土地,给予百姓生存的环境条件,就能稳固而长治久安。

  • 标签: 爱人 分配 公平 土地 生存
  • 简介:汉代吉语砖瓦文字的产生,不仅受汉代政治经济的影响,而且与汉代的室墓文化、书法教育密切相关。吉语砖瓦文大致分为装饰意味浓郁的、整饬规范的、自然率意的几个类别。从文字意义上看,这些“吉语”是古代先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它在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形态的同时,以其博大雄浑的艺术特征,融贯古今的表现形式,充溢着时代文化精神。

  • 标签: 汉代 吉语 砖瓦文字 书法艺术
  • 简介:《周易》尊崇的经典地位是在西汉时期确立的,汉《易》之特色在于象数学大昌。汉代易学既以其哲理观念的宏观层面的影响,更以其卦爻符号、象数模式的具体形态的影响,介入政治、经济、军事、伦理等核心领域,也介入天文历法、物候气象、灾异、医药等自然科学领域,还介入音乐、文学、建筑等艺术领域,表现出易学文化解释功能的扩张。汉代易学文化解释功能之扩张,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极大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 标签: 易学 象数 文化解释功能 扩张
  • 简介:本文结合史料文献,较有独到见解地剖析了道教崇尚医药的缘由.首先,从历史和思想渊源上分析,医道两家具有"亲缘性",这就势必为二者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关联奠定了基础;其次,医道两家在生死观上是相通的,以长生信仰为核心的道教义理体系中暗含有重视医药的逻辑因子,修"仙道"必须通"医道";此外,道门奉行的"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的祖训及"功行双全"的宗教伦理也是促成道教尚的内在因素.

  • 标签: 道教 教义 宗教伦理 义理 首先 生死观
  • 简介:从天地与阴阳的关系角度看,汉代气化宇宙生成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西汉前期黄老道家首先建立气化宇宙生成系统,其中非无形气态的“天地”环节,是明显的理论缺陷。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的两汉之际,为了使“卦气说”与宇宙终极力量相通,《易纬》作者以更复杂的宇宙生成论,提出了阴阳二气同时分化为天地二体与乾坤二气的说法,初步凿通了“天地”这个理论障碍。东汉后期黄老道家复兴中产生的社会批判思潮与早期道教,为安置生命的终极关怀,超越“天地”,建立了简明的气化宇宙生成系统。

  • 标签: 天地 阴阳 元气 宇宙论 两汉
  • 简介:儒学在汉代意识形态化而成为一种官方指导思想,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这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得出来:汉儒以文化守成自任的意识形态阶层职能的自觉意识,儒学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功能是在反思与辩护两个层面进行运作的,以及它阐明现状的意义和提示行动方向的社会历史功能等,对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功能的分析与批判,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于儒学的认识。

  • 标签: 儒学 意识形态 功能 合法化
  • 简介:宋明易学散论徐仪明一宋明时期,理学家多热衷于《周易》之学,仅北宋解易的著作就有六十余家。其中著名的有:欧阳修、李觏、胡瑗、周敦颐、邵雍、张载、王安石、司马光、程颢、程颐、苏轼等。这一时期易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是,深入发掘《易经》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从总...

  • 标签: 医易学 《内经》 太极学说 张介宾 《周易》 赵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