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巴特特(1886—1969)早年即对哲学感兴趣,慕沃德Ward名,到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从里弗斯Rivers迈尔斯C.S.Myers等人学。里弗斯后来转事人类学的研究,迈尔斯则坚持实验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工作,巴特特不仅在职位上先后继承了他们,思想上也深刻地留下了他们的铭记,他自称特别受迈尔斯的影响。剑桥大学心理学的传统是自然科学(即过去称为博物的)的精神。心

  • 标签: 实验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剑桥大学 巴特 人类学
  • 简介:伽达默尔与施特劳斯之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学界尚未真正挖掘出来。本文对伽达默尔与施特劳斯之争的两个回合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具体、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并从其理论背景、思想脉络上揭示了二人的分歧以及这场争论深刻的哲学意义。它涉及对历史主义的态度和超越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等重大问题。

  • 标签: 伽达默尔 施特劳斯 解释学 古今之争 历史主义 相对主义
  • 简介:菲伏尔是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现代性理论不仅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而且针对20世纪资本主义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系统而详细地分析了城市与空间问题,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现代性通过"空间的生产"对社会的城市化改造和日常生活的殖民,其指认独特,见地深刻,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幸存的秘密大有启发。

  • 标签: 城市现代性 空间的生产 列菲伏尔
  • 简介:孟喜为西汉象数易的创建人,其易学后人称之为“卦气”。卦气乃结合“学”与“术”成一结构庞大的思想体系。就学而言,乃承受先秦伏、文、孔三圣的易学精神;就术而言,乃用于当时流行的占断灾异、吉凶及祸福。然而后世易学界受儒学重经思想的影响,多轻视象数,以“术家”视孟喜。作者兹特提出孟氏卦气中对于六十四卦卦序之排列。并详作象敷之解析,以见孟氏易学实具有学术思想之价值。

  • 标签: 孟喜 卦气 卦序 四正卦 十二辟卦 象数学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斐伏尔的核心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这个概念,但前后期有明显区别.本文概括了这种前后观点的转变.总体来说,他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化的立场: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而他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即社会学化),也相对悲观了一些: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组织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消费被引导的官僚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

  • 标签: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 简介:斐伏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人物,国家问题曾是他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斐伏尔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不存在一种连贯的和完全的国家学说体系。虽然国家问题是马克思经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已确定了方向,但是马克思生前并未能使国家问题理论化和系统化。斐伏尔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就旨在于制定一种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四卷本的著作《论国家》就是他在这一方面的一个尝试。

  • 标签: 国家理论 列斐伏尔 西方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国家问题 原型
  • 简介:日常生活批判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总趋势总问题之一。亨利·斐伏尔是此思想转向的重要推动者及其代表人物之一。但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斐伏尔与众多的现象学家、生命哲学家以及存在主义者的学院派生活哲学研究有所不同,他始终坚持用辩证法研究批判现代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现实问题,这也是我们研究其思想的最重要原因。他在其漫长一生的不同阶段,分别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日常生活的辩证批判视角。其前期基于一种总体性辩证法立场而提出了瞬间性日常生活革命想象,后期则明显站在消解总体性的立场上,而分别提出了差异性的都市生活空间生产辩证法与身体化的生活节奏分析哲学。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从总体性革命想象向差异性的空间—节奏分析之视角转换过程,一方面表明了西方激进左派所面临的现实理论困境,但另一方面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研究重大社会生活问题中的强大优势与持久生命力。他的日常生活革命、空间的生产与节奏分析三个视角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生活哲学研究中广为采纳与运用的理论方法模型。

  • 标签: 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 辩证法 空间 节奏
  • 简介:美学理论在斐伏尔的思想体系中,既起到了承接其各个时期思想理论的作用,又构成了斐伏尔日常生活解放性乌托邦思想的重要环节。斐伏尔的美学研究,起到了引领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斐伏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日常生活和身体研究两种研究路向,号召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价值和革命意义进行探索,扭转了文艺理论对日常生活、身体感官经验的偏见和蔑视。但国内外学界对其美学思想的解读尚有待深入,对美学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定位与评价尚待研究。

  • 标签: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 美学
  • 简介:斐伏尔美学研究自始至终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他把审美理想贯注在日常生活中,把消除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异化的希望寄托在审美上,提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他还把审美作为现代性批判的武器、作为抵制现代性消极作用的解毒良药,力图借助于审美、感性回归、节日和狂欢来超越现代性带来的种种弊端。

  • 标签: 审美 人道主义 日常生活 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