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对国家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义务主体的观点中,肯定者与否定者都有不同的见解,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既没有明确的国际公约、国内法为国家作出承担责任的要求,也没有直接的国家实践支持国家承担责任的事例,目前在整个国际损害责任领域国家责任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实际上国家是不应该作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义务主体对待的。

  • 标签: 国家 义务主体 船舶油污损害 民事责任公约
  • 简介: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康德对法权义务和德性义务做了明确划分:法权义务是可以外在立法或外在强制的义务,德性义务是不可以外在立法或外在强制的义务,而是一种自由的自我强制的义务。在本真的法权义务和本真的德性义务之间,有一种把法权义务本身当作内在动机的"有德性的行为",康德有时称之为"伦理义务"。但中义的伦理义务同时包含了这种居间的伦理义务和本真的德性义务,广义的伦理义务甚至包括了作为间接伦理义务的法权义务。对自己的不完全的义务(自我完善)和对他人的不完全的义务(他人幸福)属于德性义务(本真的);对他人的完全的义务(不得害人)属于法权义务(本真的);对自己的完全的义务(不得自杀)难以简单归类:作为与意志规定的目的或质料无关、只涉及纯粹形式的义务属于法权义务,但作为一种自我强制的义务又属于德性义务,它似乎既属于又不属于法权义务,既属于又不属于德性义务,但康德最终还是把它放在德性论中阐释。在本真的法权义务和本真的德性义务之间,有两种义务难以简单归类:一是把外在的法权义务变成内在动机的"有德性的行为",二是对自己的完全的义务

  • 标签: 法权义务 德性义务 伦理义务 《道德形而上学》
  • 简介:政治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与初步义务;政治义务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广泛适用性和有限性的道德要求;政治义务问题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问题;认为政治义务是伪问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政治义务 道德义务 初步义务 政治义务问题
  • 简介:本文通过对审美主体和伦理主体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个体存在的伦理层面的含义.首先考察了老庄和海德格尔的后现代宗教式的主体和儒家形而上的宗教主体,以及儒家就伦理问题对于老庄的挑战.结论是他们都缺乏把他者的生存作为自己的绝对的责任的伦理含义,因而是审美主体.其次,通过对于环境主体和伦理主体及审美主体的关系的讨论,阐释了这样一个哲学基本问题:伦理存在必须以有限性存在为前提;而后者只是一个哲学的抽象.片面地强调人的有限性(尼采),片面强调有限存在与超越者的关系(老庄和海德格尔),或否认人的有限性,这些观点都忽略了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伦理责任.后现代伦理学是指我,作为一个个体(me),对于他者的一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标签: 审美主体 伦理主体 环境主体 有限性 责任
  • 简介:珠海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是珠海市教委所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有一至六年级共24个教学班.早在1999年10月,学校便成立了心理研究小组.到今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标签: 参与课题 研究责任 课题研究
  • 简介:实现旅游利益主体融合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利益主体理论产生背景和内涵入手,分析了区域旅游发展中利益主体的构成,指出利益主体协调机制是实现旅游利益主体融合的途径和基本保证。这一机制的核心主要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和激励、分配机制。

  • 标签: 利益主体理论 旅游利益主体 协调机制
  • 简介: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刻阐述了关于认识主体的科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主体的学说。当前,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现代技术革命和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工作,是我们面对的两种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新技术革命进一步发展了人的能力,改革实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促进了主体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毛泽东关于认识主体的科学思想,具有更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标签: 认识主体 毛泽东选集 认识客体 主体能力 个体认识 马恩
  • 简介:齐泽克认为罗尔斯的正义主体只是虚构和抽象的主体,而罗尔斯的分配正义也只不过是物品的分配,对于主体理论来说,这些都是不足的。齐泽克提出,只有在驱力支配下才能生成真正的主体,而驱力主体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正义行为。皮平以意识主体批评了齐泽克的驱力主体,经过我们的考察,由于以认识论层次上的主体来对抗本体论层次上的主体,所以皮平对于齐泽克主体的批评无法成立。

  • 标签: 齐泽克 皮平 拉康 驱力主体 意识主体
  • 简介:陈云的民生主体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之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精神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陈云的民生主体思想主要包括其主题内容、哲学思想和工作方法以及实现路径。

  • 标签: 陈云 民生主体思想 人民
  • 简介:为什么评论资本主义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因为这些关系影响着我们对反常性倾向(特别是同性恋经验)和现代性的理解。本文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但并不排斥其他传统,通过动力学的分析,表明我们的人类意识受束缚于人道主义观念的程度,从而有助于解释或支持更为普遍的性自由。

  • 标签: 性倾向 马克思主义 同性恋 家庭
  • 简介:康德既提出了应当把我们的义务认作上帝的命令,同时又反对从神的意志导出道德的神学意义上的他律观念,在本文中将探讨这两种观点如何协调一致。反对自律的建构主义解释;也反对康德拒斥一般意义上的神圣命令论这种通行的主张,将表明康德所反对的神学意义上的他律是某种克鲁修斯所主张的特殊版本的神圣命令论。在此基础上,将发展出一种自律地服从神的道德权威的观念。通过比较康德关于神圣权威的观念和人类政治权威的观念,表明"自律的服从"之现实性。

  • 标签: 康德 自律的建构主义解释 克鲁修斯 神圣命令论 自律的服从
  • 简介:欧阳康(《江汉论坛》1986年第7期)主体能力大致可分为个体能力、集团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基本层次。个体能力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所具有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力量。从内部的要素结构看,主体能力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要素:1、'人本身的自然力';2、为主体所掌握

  • 标签: 主体能力 个体能力 对象性活动 江汉论坛 要素结构 中从事
  • 简介:论弘扬民族主体性王锐生一、民族主体性:当代的潮流在所谓后冷战时代,与民族生存与发展有关的事务,愈益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现象。我把这种现象称为民族主体性的强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交通、信息通信技术的革新使世界日益一体化,从而各民族交往空前频繁起来;冷...

  • 标签: 民族主体性 亚洲价值观 西方价值观 个体主义 民族精神 民族主义
  • 简介:传统时代的生产空间主要在耕地上,而现代社会则集中在诸如工厂一类的职业化场所。这一空间上的变化使得职业空间与生活空间分离开来,同时,使得人们具有丰富意义的生产活动转变成为一种功能化、非人格化的"职业操作"。市场经济不仅创造了高度职业化、操作化的职位,而且还创造了能够满足职位操作要求的劳动者。劳动者通过自身劳动力的商品化,即出售自己的职业操作,获得生存所需要的工资。生存此时不再具有耕地所保证的空间,而是成为一种与庞大的社会服务系统、市场体系之间的交换过程。

  • 标签: 职位 空间 操作 主体性
  • 简介:为了保证网络社会的健康运行,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无法回避重要的课题.在网络道德建设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在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对网络主体的道德灌输、提高其道德认识能力,又要锻炼其道德意志并加强道德修养.

  • 标签: 网络道德意识 培养 内容 途径
  • 简介:社会舆论往往对教师有较高的道德期待,希望教师有美德,能够为人师表。但教师往往会把自己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把知识和技能教育看作自己当然的职责,而放弃自己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何种意义上承担道德教化的责任,在何种意义上具有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对此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 标签: 道德实践 教师 实践主体 社会舆论 为人师表 技能教育
  • 简介:<正>哲学究竟是本体理论、认识理论抑或人本学理论?就拿目前苏联和我国关于哲学性质问题的这一争论来说,如果了解了历史的发展过程,即能够了解历史本身就经历了从本体论走向认识论、又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走向人本学的这一前进运动过程,我想对于问题的解决会是很有帮助的。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它可以反照出我们的认识究竟处在一个何种发展阶段。

  • 标签: 主体自我意识 本体论 认识论 思维方式 哲学性质 客体
  • 简介:"历史无主体"是阿尔都塞在批判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主体辩证法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所作出的结构主义式解读。在他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时间上连续发生的同质过程,而是社会结构合规律地转变的历史。共时性在方法论上应该被赋予高于历时性的优先地位。由此,阿尔都塞把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解读成在社会结构中通过人与结构的双向作用而推动历史发展的辩证法。表面看,"历史无主体"使人淹没在结构之中,人的主体能动性荡然无存,但事实上,结构没有人就无法运动,结构需要人。阿尔都塞正是在结构与人的张力下来解读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并且仍然致力于给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以恰当的地位。

  • 标签: “历史无主体” 阿尔都塞 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 结构主义
  • 简介:5月23日在四川宜宾学院召开,由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唐君毅研究所联合举办,主题为“现代新儒家与中国哲学主体意识”。与会学者围绕文化主体意识、哲学主体意识、中国人自我主体性等进行了广泛思想交流。另外,论坛还对简体新版《唐君毅全集》的出版及纪录片《唐君毅》拍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商读。

  • 标签: 文化主体意识 中国哲学 论坛 儒学 现代新儒家 唐君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