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技术的社会塑论立足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围绕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三种理论流派:(1)以托马斯·休斯代表的技术系统论;(2)以拉图尔为代表的“行动者网络”理论;(3)以平奇和比克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技术的社会塑论开启了技术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具有诸多理论弱点。

  • 标签: 技术 社会 建构主义 经验转向
  • 简介:“九年易”在魏晋至唐宋年间风行数百年,许多道教内修派别皆有所认同。到明清时,“九年易”的观点杳无踪迹,似乎毫无影响。这是因为“九年易”说与内丹学有着完全不同的人体观念。随着内丹学的大行其道,这一理论渐渐沉没。然而,这两种对立的观念在清末时期武术领域试图实现双方的圆融,并影响到了现代道教内修实践。

  • 标签: 九年易形 九易 内丹 武术 易筋经
  • 简介:汉画(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及其铭文等的合称)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早期道教题材的内容十分丰富,保存有很多汉代重要神祇的图像及其名字的铭文,太上老君图像及铭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们收集整理的51幅鸟喙人身图像和灵鸧铭文真切地反映了太上老君在汉代的真与雅号,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这些以往不太被注意的汉画材料的有效识读,对于补阙纠正汉代信仰世界的原始面貌和早期道教基本形态研究中长期存在魏晋以前太上老君没图像这样的失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汉画 鸟喙图像 灵鸧铭文 太上老君
  • 简介:从视觉塑角度研究中国当代城市电影,可以发现其具有纪实性空间塑和假定性空间塑两种不同的美学倾向。前者重写实,排斥虚假性,强调对城市视觉形象的逼真再现;后者强调影像空间的象征化、寓言化,更侧重对城市精神隐喻的视觉转化。它们共同丰富了电影将城市社会现实空间转换为审美空间的叙事功能。

  • 标签: 城市电影 视觉塑形 纪实性 假定性
  • 简介:全球化在西方从古到今有三次大的浪潮:一是古代人的主观静观中的天宇世界,即形而上学的全球化时代;二是在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工业生产中,地球只不过是被支配的现实对象物——可价值功用化的土地,这也是资产阶级的大地全球化时代;三是今天由电子媒介和网络信息建构起来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这也是所谓电子全球化的时代。斯洛特戴克认为,所谓“全球化”概念,其实是一个由布尔乔亚制造出来的意识形态伪境,因为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近才出现的中性概念,而是一个饱含资本主义近代以来血腥侵略和掠夺的复杂历史进程的映射。

  • 标签: 斯洛特戴克 《资本的内部空间》 电子全球化 资本主义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