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反馈干预作为外部线索引入元记忆研究,采用重复学习任务,在第一轮次学习-测验之后插入反馈干预,用两个实验分别考查任务反馈和能力反馈两种形式下的反馈效价对第二轮次即时学习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进行自我监测;②在任务反馈形式下,反馈信息与自我监测信息冲突,导致反馈干预对元认知监测和认知过程没有影响;③在能力反馈形式下,反馈信息与自我监测信息的冲突消失,结果消极反馈影响了元认知监测.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在不与自我监测信息冲突的情况下,反馈干预才对学习判断产生影响.此外,在有反馈干预的情况下,两个实验中都出现了显著的练习伴随低估效应.

  • 标签: 反馈干预 反馈效价 学习判断 练习伴随低估效应
  • 简介:我校承担了北京市教委“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重点课题——“大学生思维训练”。高教所承担了北京理工大学房山分校大学生的思维咨询训练。从1998年5月至1999年12月,我们共进行了4讲,每讲2学时,每次约300多学生参加。我们的专题讲座着重介绍了大学生

  • 标签: 大学生 思维训练 课程设置 教学质量
  • 简介:360度反馈体系是近年来绩效评估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研究者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360度反馈体系展开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目前的一些研究重点,并剖析了研究者们对360度反馈体系的机制、影响因素等的理论观点。

  • 标签: 360度反馈体系 绩效评估 体系机制 影响因素 研究重点 领导行为
  • 简介:尊敬的读者: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们编辑出版的《心理咨询师》杂志。为使我们杂志办得更好,对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有参考价值,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您富有创见的意见和建议。您的建议非常重要,我们会根据您的建议固定我们的版面,

  • 标签: 心理咨询师 读者反馈 编辑出版 参考价值 杂志 版面
  • 简介:反馈一直是学习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反馈的研究逐渐深化与综合化。一方面从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模型出发,考察了反馈的不同因素对自我调节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理论为框架,探讨了情绪、学业成绩等个体因素以及目标定向、任务难度等情境因素对反馈作用的交互影响。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内部反馈信息以及学习者元认知监控的调节作用,结合个体和情境因素揭示反馈对自我调节学习的整体动态过程的影响,并设计出促进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馈方案。

  • 标签: 反馈 自我调节学习 元认知监控 作用机制
  • 简介:研究以独裁者博弈任务为载体,考查了小学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不同来源的正向反馈信息对于儿童分享行为的促进效应。研究随机选取了小学二、四、六年级的学生共386名,每个年级的三个实验组在自然分享条件后分别接受来自权威、同伴和自我的正向反馈信息,继而完成后续任务。结果表明:(1)在自然分享情况下,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显著多于二、四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随着年级升高,儿童从倾向于利己分享逐渐转为以平分为主;(2)来自同伴和权威的正向反馈可以提高二、四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自我评价的正向反馈明显提高四、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结论:小学儿童的分享数量和进行平分的人数比例都随年级升高而增加,来自同伴、权威和自我的正向反馈分别适用于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分享行为促进。

  • 标签: 小学儿童 分享行为 正向反馈 反馈来源
  • 简介:<正>评价,是主体以实践目的为基点,以自身需要系统为基础,衡量客体意义的认识活动。评价涵盖人类生活、人类认识。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被评价着——被他人、被自我;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评价着——对他人对自我、对自然对社会。人们并不是弄清了评价的内在机制才开始评价的。但弄清了评价的内在机制,无疑将有益于减少评价的盲目性,增强其自觉性,有

  • 标签: 评价活动 评价参照系统 评价对象 评价合理性 评价者 评价客体
  • 简介:从两位研究毛泽东的学者布兰特利·沃马克《毛泽东1917-1935政治思想的基础》一书和斯图尔特·R·施拉姆《对毛泽东的初步重估》一书中提出的理论假设和历史评价来看,长期以来,在毛泽东研究领域显示出极其不愿认真解决遇到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会出现在对毛泽东的分析和阐释中,也会出现在对毛泽东的思想、政治生涯和文字遗产的分析和阐释中,只有植入更多的理论自我意识进入到对毛泽东的研究当中,以对毛泽东做出或者将会做出最终的且不可撤销的评价

  • 标签: 毛泽东 理论假设 历史评价
  • 简介:儿童阶段是对外部反馈最敏感的阶段。以往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反馈(积极/消极反馈)和不同性质的强化物(物质/社会性强化)对儿童学习效果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影响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联结学习范式以考察不同类型反馈对8~10岁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首先考察了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而在积极、消极反馈的基础上加入了物质、社会性强化物,探究物质、社会性强化条件下积极、消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对于8~10岁儿童来说,消极反馈比积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更大。并且,物质、社会性强化物对儿童反馈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孩来说,在物质性强化条件下,消极反馈更能促进其学习;而对于女孩来说,在社会性强化物下,消极反馈更能促进她们的学习。该研究为如何运用反馈促进儿童学习提供了实证依据。

  • 标签: 积极反馈 消极反馈 物质性强化 社会性强化 性别差异
  • 简介:本研究采用现场实验,探讨目标协调或目标差异的成绩反馈对不同成就动机学生后继成绩的影响,被试共170人。结果表明:(1)成绩反馈不能独立地影响学生后继成绩的提高或降低。(2)成绩反馈对不同成就动机取向的学生后继成绩具有不同的影响,并且只表现在依从应该-他人目标时。(3)成就动机取向与目标类型在学生的后继成绩上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只表现在目标差异的反馈条件下。

  • 标签: 成绩反馈 成就动机取向 理想-自我目标-应该-他人目标
  • 简介:选取大学生被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考察不同评估反馈类型(个体反馈,任务反馈,社会反馈,无反馈)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时间的推移,4组成绩均升高,任务反馈对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其余三组无显著差别,评估反馈与动机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任务反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余三组降低学习动机。

  • 标签: 评估反馈 学习动机 学习成绩 干预
  • 简介:这二十年,毛泽东几乎是在农村的环境中度过的,其中经历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提出和胜利。在一定意义上,这一战略方针标志着毛1926年和1927年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在这两年里,毛系统地论述了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但是这二十年也是以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为特征的:游击战是反对国民党的首要斗争形式;根据地是这场斗争的中心场所。这两点根本改变了以往中国政治和社

  • 标签: 毛泽东选集 农村包围城市 《矛盾论》 《实践论》 斗争形式 战略方针
  • 简介:本文认为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确定学习不良现象的方法较为复杂,“差异性”的操作定义是关键,问题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是两大支柱和评价方法的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辅之以“非正式”评价,就构成了学习不良儿童评价的方法体系。

  • 标签: 学习不良 评价指标 非正式评价
  • 简介:<正>评价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活动。社会评价活动就是以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笔者在《社会评价活动论纲》(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年出版)中对社会评价活动的机制从哲学上作过一些分析。社会评价活动既可体现于处于群体内组织结构金字塔尖的权威机构所进行的评价活动中.也可体现于群体内众多个体评价活动的互动之中。前者为权威机

  • 标签: 民众评价活动 社会评价活动 群体主体 权威机构 个体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简介:<正>自1979年以来,共青团上海市委先后组织了十一个演讲报告团,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道德评价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道德评价是道德实践的重要内容,是遵循一定的道德要求和标准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进行褒贬和扬抑,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演讲,作为人类社会的语言宣传形式,它是人们进行道德评价的有力武器。1、演讲的鲜明性,使道德评价褒贬分明。演讲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演讲中,往往会有意对自己以往的错误行为进行道德谴责,对今后的道德行为提出要求。这一正一反,一褒一贬,都要以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道德原则作为道德的标准和依据。如有些失足青少年在演讲中就能抓住自己偷窃、打架、赌博、投机、诈骗、侮辱妇

  • 标签: 道德评价 生动形式 演讲报告 社会舆论 演讲者 失足青少年
  • 简介:本文介绍了评价中心在我国企业评价干部管理潜能中的应用,并以公文处理法在四通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测评中的应用为基础,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其结构效度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对评价中心的可行性作了肯定,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标签: 评价中心 公文处理法 效度 结构效度 因素分析
  • 简介:<正>《孟子》一书中有数处提及助法,如《公孙丑上》云:“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滕文公上》云:“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租税已经普遍采取实物形式,孟子却主张实行助法及劳役形式。人们从已经熟悉的“劳役—实物—货币地租”的演进系列出发,是很容易对之作出“落后”、“倒退”甚至“反动”的评价

  • 标签: 孟子 评价 实物形式 思想 薄税敛 战国时期
  • 简介:<正>道德评价就其结构来说包括道德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的人)、道德评价客体(即道德评价对象)以及评价标准、原则和形式等。评价主体所站的立场和所具有的评价能力以及具体的评价对象的性质决定着道德评价标准和原则的确立,决定着道德评价采取的一定形式。道德评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于能否准确地把握道德评价对象,能否把握正确客观的道德评价标准。人们

  • 标签: 道德评价标准 道德行为 道德品质 社会道德 论道 评价主体
  • 简介:为探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与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关系。采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人际不确定性问卷以及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对93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网站积极反馈和友谊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反馈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不确定性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2)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且能够通过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以及人际不确定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作用机制,对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社交网站发展良好的友谊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社交网站 积极反馈 人际不确定性 友谊质量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