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别人的茶馆。有人问茶,我正阔论。她来了,悄然落座,安静地听。我突然有些羞涩。她说了什么,我听不见,眼睛却挪不开。无懈可击的行止,优雅,端严,落落大方。

  • 标签: 宗教 佛教 佛经 信仰
  • 简介:台庙向西行不远处,万仞绝壁之上,绿树掩映之中有一座台观,是道家南宗著名的道观之一,因得仙露功效奇异而名扬天下.

  • 标签: 教道 琼台观 中国 道长
  • 简介:作为中国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日昌教授为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针对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评鉴方法的问题和不足,日昌教授潜心研究,结合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并吸收积极心理学与发展心理病理学两大理论的营养,领导35名心理学专家、博士和硕士,基于“八五”、“九五”和“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

  • 标签: 郑日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成果介绍 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积极心理学
  • 简介:文章从本传、地方志资料研究和遗址考察等方面,考证东汉著名经学家玄“客耕东莱”的时间为公元167—184年,具体地点为东莱郡昌阳县(今文登市)长学山。

  • 标签: 郑玄 客耕东莱 长学山
  • 简介:玄在注释群经时,往往称引谶纬,且常有转“纬”为“说”的现象。后人因误读《礼记正义》所引《志》,多信从汉末禁绝谶纬之说,并将其归因为党锢之祸。此说实乃孔颖达、贾公彦等人所创,并无实据。玄在遭党锢之祸时未曾噤口不言谶纬之名,在党锢之祸后也没有停用“说”这一指称。据此可证所谓转“纬”为“说”与党锢之祸无关。玄十分重视以谶纬解经,将其视为经注之一种,加之汉儒行文过程中指称经注十分随意,故常以“说”代称谶纬。

  • 标签: 郑玄 转纬为说 谶纬 党锢之祸
  • 简介:位于北京西城区马连道的第三区商业街是一个茶的世界,从街头走进去,满眼都是“茶”字招牌。鳞次栉比、各式各样的茶苑中,七号茶庄偏安一隅,面积也不大。

  • 标签: “茶” 缘分 北京西城区 商业街 面积
  • 简介:在中国《诗经》学史上,玄的《毛诗传笺》久负盛名。尤其是他利用由古代礼义与礼例对《诗》作了制度化的研究,一直被认为是孔子以来说《诗》的重要发展。然而,作为玄《诗》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的“以易笺诗”,却常为世人所忽略。本文通过对《笺》与《易注》的梳理与论证,指出玄以《周易》卦爻象与《易传》笺《诗》,虽然大多是片断的,不连贯的,有的甚至是随文引申有感而发,但是他借助《周易》话语,运用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理论表述自己对《诗》的理解,丰富和深化了《诗》学的“比兴”手法、“天命”观念与讽喻功能,为我们展示了汉代《诗》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动向。

  • 标签: 周易 诗经 郑笺
  • 简介:颂英老居士于1917年8月11日(阴历六月廿四日)诞生于浙江镇海,2000年8月26日下午2时40分往生于上海市长征医院,享年八十四岁。

  • 标签: 郑颂英 生平 佛教信仰 人格修养
  • 简介:《仪礼》有今古文之分,玄注《仪礼》时兼采今古文,“从今文则《注》内叠出古文,从古文则《注》内叠出今文”。注中这些古文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古文经的一些重要线索,所以前修时贤对此均较为重视。本文主要是利用当今所见出土文献材料,着重对玄注《仪礼》九则形讹古文作一新证,重点对这类古文讹混的时代层次做了考察,文末还顺带对玄注《仪礼》时所据古文本的真实面貌作一补述。

  • 标签: 《仪礼》 郑玄注 古文 出土文献
  • 简介:上海著名佛教老居士颂英大德于公元2000年8月26日下午2时4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颂老临终安详,并有家属及居士20余人为之昼夜助念,佛号不断。为颂老冼沐时,其关节柔软,脸色自如。

  • 标签: 郑颂英 佛教文化 宗教信仰 人格修养
  • 简介:上海著名佛教老居士颂英大德于2000年8月26日下午2时4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颂老临终安详,并有家属及居士20余人为之昼夜助念,佛号不断。为颂老洗沐时,其关节柔软,脸色自如。

  • 标签: 郑颂英 佛学研究 上海 中国
  • 简介:老先生西已近一年了,我还是在今年春节给老寄去贺年卡时,才从老夫人回函中惊闻此讯的。想不到我写在贺年卡上那八个字“大德高风,铭心励志”竞成了一句挽联!一种深深的痛惜伤感情怀攫住了我。陆续找来一些纪念老的文章细读,最近又有幸

  • 标签: 郑颂英 佛教 人格精神 佛法思想
  • 简介:玄易学的爻辰说与律吕音声说密切相关,在汉易卦气说的易学大语境下。以爻辰图式呼应八卦卦气图式,视爻为基本单元,涵摄符示了整体天地宇宙间阴阳二气之消息,物候节气时序之更替,万物万象之生化,并令汉代经学所彰显的人文礼乐精神,所重建起的儒家礼乐形态的整体哲学文化价值系统,透过以爻辰说为代表的易学的独特语境,相当完备地传达出来,以此也赋予《周易》郑氏学以突显礼乐文化精神的全新天人之学底蕴。这一爻辰说,继京房易学之后,又一次突显了五行在易学中的显赫位置,还承载了宇宙发生演化的信息,点醒人们深切体悟无字之宇宙大《易》。

  • 标签: 爻辰 十二律吕 爻辰图式 八卦卦气图式 礼乐精神
  • 简介:60年代“文革”进行正殷,杭州陈震远老居士慷慨赠予我法宝,其中有一批跨越解放前后时期的《觉讯》杂志。我十分喜欢阅读该刊颂英老居士的“课余随笔”这一专栏文章,以为文字质朴,感情真挚,谈古论今,颇有趣味,所谈体会,有启迪意义。一篇讲明代高僧妙峰出身卑贱,

  • 标签: 郑颂英 佛教文化 宗教信仰 人格精神
  • 简介:玉的《春秋》诠释以“圣人未修之《春秋》”与“圣人已修之《春秋》”的区分为基础,批评杜预、孔颖达等对《春秋》命名的界说,肯认《春秋》是经非史,客观上构成对朱熹等人所持以史视《春秋》观点的反动。杜预、孔颖达及公羊学家们所持感麟作经故经止获麟的说法,是就《春秋》之形式而言,《春秋》实质上终于黄池之会。他发挥孟子“事”、“文”、“义”之说阐发《春秋》宗旨,以尊王为《春秋》大义之核心,以存理灭欲为《春秋》旨归。在解经方法上,基于对《春秋》经史性质的界定,在以往经学家那里相为扞格的解经方法,在他那里却变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 标签: 《春秋》 阙疑 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