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JohnWebsterplayedanimportantroleinthehistoryoftheUniversityofExeterasamentor,acolleagueandanimportantinfluenceonsuccessivegenerationsoffungalbiologists.MyfirstencounterwithJohnWebsterwasasayoungLecturer,newlyappointedinlate1993totheDepartmentofBiologicalSciencesattheUniversityofExeter.IspoketoJohnaboutjoininghimonone

  • 标签: 约翰·韦伯斯特 菌物学家 生物学 菌类
  • 简介:JohnWebster(1925-2014)wasperhapsthelastuniversalmycologistconductingresearchonallmajorgroupsoffungiandinseveraldifferentresearchdisciplines.Hewasalsoaninspirationalteacherofmycologytogenerationsofstudentsandahighlyefficientadministrator.Bywayofanobituary,aninterviewconductedwithhiminApril2009ispublishedhereforthefirsttime.Thisinterviewfea-

  • 标签: 约翰·韦伯斯特 菌物学 洞察力 科学研究工作
  • 简介:我国流行很多笑话,其中有不少讽刺性的,多用比喻方法编成。《解愠编》有一则,原文是。

  • 标签: 笑话 讽刺性 比喻方法
  • 简介:Appropriatelyforamanwhosenameissocloselyassociatedwithaquaticfungi,JohnWebsterfirstcamemywayunderwater.Iquiteliterallybumpedintohimwhenhewasalargesemi-submergedobjectbarringmywayacrosstheswimmingpoolofahallofresidenceattheUniversityofSouthFlorida,Tampa.WewereboththereasdelegatestotheSec-

  • 标签: 约翰·韦伯斯特 植物病理学 个人 职业
  • 简介:本届世博会的零碳馆从开幕的那一天开始,就吸引了大量关注,它综合利用了目前最成熟的各项节能、减排技术,其中用垃圾发电的生物热电联系统格外引入注目。

  • 标签: 垃圾发电 房子 综合利用 减排技术 世博会 热电
  • 简介:从采自湖北和四川省的土壤标本中分离到2个中国新记录种——球孢黑孢霉(Nigrosporasphaerica)和膨梗沃霉(Wardomycesinflatus),并对二者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 标签: 球孢黑孢霉 膨梗沃德霉 土壤真菌 分类
  • 简介: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黑河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标本500余份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79种,隶属45科87属,其中子囊菌16种,担子菌163种,内蒙古新记录种7种。食用菌92种,药用菌67种,其中38种有抑制肿瘤作用,毒菌25种。文中对新记录种进行了简单描述并对部分种进行了简要讨论。

  • 标签: 大型真菌 资源调查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
  • 简介:【背景】菊科植物新疆千光原产于欧亚大陆,在北美和澳洲为入侵植物,目前在中国只有新疆有分布记录。新疆千光一旦成为入侵植物,将对农业、畜牧业和人类健康都可能产生危害,所以需要评估其在中国的扩散趋势。【方法】搜集新疆千光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分布记录,结合当前和未来(2050年)气候条件下19种生物气候变量,应用Maxent模型和DivaGis软件,定量预测新疆千光在中国目前和未来的潜在分布区域;并通过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另外,通过Maxent给出新疆千光在欧洲(原产地)、北美洲和大洋洲(入侵地)以及中国等4个分布区的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的气候阈值。【结果】用中国和全球分布的数据预测的结果有些差异。前者结果表明除了新疆地区,其他省份几乎没有新疆千光的适生区;而后者显示在中国其他几个省份也有可能分布,且在甘肃四川交界处有较高适生性。前者模型精确度较高,但2个结果都显示新疆千光在中国目前和未来的分布区大部分还是在新疆地区。中国分布区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的阈值比其他2个地区都低。【结论与意义】新疆千光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在中国未来的扩散趋势较弱,基本局限于新疆地区。用中国分布数据预测优于全球分布数据预测结果,新疆千光不同分布区的气候阈值的差异揭示分布于中国的新疆千光与其他地区的种群的生态位有所不同,可能是一个新的亚种,希望未来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菊科 入侵植物 入侵风险 最大熵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氧诱导视网膜病模型(OIR)中曲安奈(TA)对CD14+细胞聚集及VEGF表达的干预作用,初步探讨曲安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C57BL/6哺乳期小鼠36只(共36个眼球),随机将其分为四组:①正常对照组(6个眼球),6只17日龄正常小鼠先行FFA眼底造影,然后每鼠随机摘取一个眼球,行眼球石蜡切片HE染色。②单纯高氧组(6个眼球),6只17日龄OIR模型小鼠处理同单纯对照组。③TA高氧组(12个眼球),12只12日龄OIR模型小鼠随机一眼注射TA2μL,再于17日龄后行FFA眼底造影后摘除术眼,其中6个眼球行眼球石蜡切片HE染色及视网膜CD14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另6个眼球行视网膜VEGFmRNA的real-timePCR检测。④BSS高氧(12个眼球),12只12日龄OIR模型小鼠随机一眼注射BSS2μL,余处理同TA高氧组。用t检验两两比较各组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视网膜CD14与VEGF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IOD/AOI),及VEGFmRNA的相对含量值(2-ΔCt×105)。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氧诱导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增多(t=29.62,P〈0.001)。与BSS高氧组相比,TA高氧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明显减少(t=19.879,P〈0.001)。TA高氧组和BSS高氧组小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均可见VEGF,CD14阳性染色,但BSS高氧组的VEGF、CD14含量明显高于TA高氧组(t=-2.743,P〈0.05;t=-3.592,P〈0.01)。并且视网膜SDF-1与CD14的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r=0.662,n=12,P〈0.05)。视网膜VEGFmRNA表达在BSS高氧组也明显高于TA高氧组(t=-4.754,P〈0.005)。结论TA能有效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遏循环中CD14+细胞的聚集,进而减少VEGF等细胞因子表达而发挥作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近交系小鼠
  • 简介:目的探索福喷丁(rifapentine)联合氟康唑(fluconazole)对耐氟康唑白念珠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白念珠菌菌悬液与福喷丁和(或)氟康唑共同培养12h,碘化丙啶(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空白对照组、福喷丁组、氟康唑组及福喷丁与氟康唑联合用药组DNA含量,分析福喷丁及其联合氟康唑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福喷丁组及氟康唑组相比,联合用药组G0/G1期DNA含量均减少(P〈0.01),G2/M期DN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说明福喷丁与氟康唑合用时组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结论福喷丁与氟康唑联合用药时能阻断耐药白念珠菌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的正常分裂增殖。

  • 标签: 白念珠菌 利福喷丁 氟康唑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探讨阿米洛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阿米洛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x-LDL及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洛能够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ox-LDL、TNF-α、IL-6、hs-CRP及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盐酸阿米洛利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炎症因子 MMP-9
  • 简介:目的:观察噻托溴铵与布地奈/福莫特罗联合吸入和噻托溴铵单独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噻托溴铵(18μg,1次/d)联合布地奈/福莫特罗(160/4.5μg,2次/d)吸入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噻托溴铵(18μg,1次/d)吸入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和16周后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和16周后,2组FEV1和SGRQ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FEV1和SGRQ症状评分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天使用沙丁胺醇次数更少(P〈0.05)。各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与布地奈/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COPD,疗效优于噻托溴铵单药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 简介:经过编辑部全体成员的努力,我刊自2007年10月始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同时,也被ProQuest,Ulrich'sPeriodicalsDirectory收录;取得这些成绩,是广大作者和编辑部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编辑部将再接再厉,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传媒,为提高我国科研水平和科技实力而奋斗!

  • 标签: 美国 国际期刊 文摘 科学 剑桥 DIRE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