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骨生长肽(OGP)是一个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血清中.现已发现OGP有两个重要功能:促进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促进造血作用.目前,动物实验已表明OGP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标签: 骨生长肽 功能 骨质疏松症
  • 简介: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的骨组织超微结构、血液生化改变情况,以及损伤平面上下骨质是否均受累,程度是否相同.方法实验动物为体重300~320g,4~5月龄Wistar大鼠110只,均为雄性.对照组仅行胸10椎板切除不破坏硬膜,不损伤脊髓,实验组大鼠于胸10椎体水平切除椎板,行Allen's(60gcm)法损伤脊髓,术后两周脊髓损伤按BBB(Basso,BeattieandBresnahan)法评分为0分或1分,观察各对照组实验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改变情况,观察了肱骨外科颈、胫骨平台部以骨细胞为主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鼠骨髓损伤平面上下骨质均受累,但不同部位的骨骼继发骨质疏松的程度不同,骨质疏松后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显著.

  • 标签: 大鼠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显微镜检查 骨密度
  • 简介:目的:评价综合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5年1月,医院综合治理胸腰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73例,包括手术治疗、康复训练、骨质疏松症治疗、食疗.结果:末次随访VAS评分、术前Cobb角低于治疗前,末次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骨密度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遗留5例,腰部活动受限11例,未见再骨折.结论:胸腰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多见老年人,除手术恢复伤椎正常高度外,还应积极预防并发症,治疗骨质疏松症,加强康复训练,促患者功能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综合治疗
  • 简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s,PI)在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骨质疏松 艾滋病病毒 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按照椎体塌陷程度分为重度骨折组和轻度骨折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椎体变化等。结果:与轻度骨折组比较,重度骨折组手术时间长、骨水泥注射量少,且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率、Cobb角矫正度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均有所改善(P〈O.05),轻度骨折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明显大于重度骨折组(P〈0.05),但两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纠正椎体塌陷和Cobb角度。

  • 标签: 骨质疏松 单球囊双侧扩张 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目的观察全身垂直振动、跑台运动和金雀异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重量指数和组织形态学以及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去卵巢组(60只)。去卵巢10周时,将去卵巢组大鼠按体重分层后又随机分为去卵巢组、振动组、跑台组、金雀异黄酮组和雌激素组(每组8~10只),并开始进行不同干预处理。干预处理8周时,于末次处理结束36~48h内,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用电子天平称量大鼠子宫的重量,用HE染色方法观察子宫形态学的变化,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子宫GSK-3β和P-GSK-3β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雌激素组大鼠子宫重量指数显著增加,而振动组、跑台组、金雀异黄酮组大鼠子宫重量指数均无显著变化;与去卵巢组比较,雌激素组、跑台组和振动组大鼠子宫P-GSK-3β/GSK-3β蛋白的比值均显著增加,而金雀异黄酮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全身垂直振动和跑台运动均能刺激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GSK-3β蛋白的磷酸化,而金雀异黄酮无此效应。

  • 标签: 去卵巢大鼠 全身振动 跑台运动 金雀异黄酮 子宫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滋补肾阴方与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滋阴组(灌服生药含量为1.05g/ml的滋补肾阴方,按每100g体重0.7ml剂量),补阳组(灌服生药含量为0.78g/ml的温补肾阳方,按每100g体重0.7ml剂量)。于造模3个月后开始给药,1次/日,连续6d,休息一天后,再连续灌服6d。给药2个月后,将大鼠处死,取胫骨行不脱钙骨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对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结果切除卵巢5个月后,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TRS%以及TFS%,AFS%,MAR,BFR,OSW和mAR皆显著增高。给大鼠灌服滋阴补肾方和温补肾阳方2个月后,均能使上述指标发生逆转,但程度有所不同,温补肾阳方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滋补肾阴方。结论滋补肾阴方与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温补肾阳方的疗效要优于滋阴补肾方。

  • 标签: 滋补肾阴方 温补肾阳方 卵巢切除 骨质疏松大鼠 治疗作用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干预下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kinasekinase2,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及对骨量变化、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甲强龙+FTZ组(实验组)。分别对股骨近端松质骨进行Micro-CT检查、组织病理染色,测定Wnt3a、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提取模型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测定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CN表达;测定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β-catenin/TCF转录水平。结果1)在Micro-CT中,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BV/TV、Tb.Th、Tb/N等值降低,Tb/sp升高(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实验组骨小梁骨质改善,局部修复;2)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中,实验组可见骨小梁密度较模型组高、骨小梁形态较好;3)实验组骨组织中Wnt3a、MEKK2、β-caten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4)GIOP大鼠模型提取BMSCs并予BMP2诱导,经FTZ含药血清(实验组)干预后,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实验组成骨反应增强(P〈0.05);5)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可提高β-catenin/TCF转录活性(P〈0.05);促进β-catenin、MEKK2蛋白表达(P〈0.05)。结论FTZ通过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防治GIOP,从而改善微观骨结构。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MICRO-CT BMSCS 成骨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而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滞后是制约AD机理研究和药物开发的瓶颈之一.恒河猴在AD的机理研究和药物开发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恒河猴自发和诱发的AD模型都能较全面地复制AD的各种病变,尽管造模方法还有待改进和优化,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现就恒河猴动物模型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 恒河猴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钬激光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激光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IPSS和QOL评分及血压变化情况。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经直肠超声测量患者前列腺厚度,根据球形体积公式估算前列腺重量。结果:钬激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电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术后前列腺重量、IPSS评分、QOL评分及血压均低于电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伴高血压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钬激光 经尿道电切术 高血压 前列腺增生
  • 简介:目的: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发病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CHD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CHD合并OSAS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SP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临床接诊冠心病患者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SPO2、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临床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尽早干预,降低OSAS的发生率.

  • 标签: 中老年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发病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管粘附因子-1(VCAM-1)的相关。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MS患者分为老年组(n=25)和中青年组(n=25),又根据IMT分为正常组和增厚组两个亚组。比较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采用分光光度计间接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VCAM-1水平,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IMT。结果:老年MS组和中青年MS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S患者IMT增厚组的NO水平均低于IMT正常组,而ET-1和VCAM-1水平均高于IM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T增厚组间比较,老年MS组的NO水平低于中青年MS组,VCAM-1水平高于中青年M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MS组和中青年MS组的IMT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415,-0.411;P=0.043,0.049),与ET-1和VCAM-1水平呈正相关(r=0.585,0.576;P=0.030,0.036;r=0.547,0.552;P=0.033,0.031)。结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因素促进了MS患者IMT增厚中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粘附因子-1 相关性
  • 简介: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通过钙来维持骨骼强度的老年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更大。研究人员说,这一研究结果并非最终结果,但这一发现有利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心脏病 补钙 妇女 老年 过度 研究人员
  • 简介: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AIDS、糖尿病等疾病的不断增加及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普遍开展,深部真菌感染急剧增多。而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患者住院感染日渐突出,尤其是真菌感染在近年来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预后。为进一步了解延安市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笔者比较研究了89例临床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患者 院内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通过检索近10a国内外期刊发表的资料包括以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报道的临床资料,复习、探讨国内外有关儿童和老年人真菌感染的概况和防治对策。结果发现儿童和老年人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儿童浅部真菌病主要是皮肤念珠菌病和头癣,老年人浅部真菌病主要是手、足癣和甲癣;深部真菌病主要是念珠菌病,其他依次为隐球菌病、曲霉病、马尔尼菲青霉病、毛霉病等。由于深部真菌病诊断困难,目前主张对高危人群,应及早给予预防治疗和经验治疗,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药敏监测等确立具体治疗方案。

  • 标签: 真菌感染 儿童 老年人
  • 简介:目的:研究针刺疗法联合塞来昔布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6(IL-6)及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0m步行时间、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治疗前后MMP-3、IL-6及自身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70%(39/43)比65.12%(28/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0m步行时间、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或缩短,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3、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A、抗-CCP抗体、抗Sa抗体、AKA、ANA自身抗体阳性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MMP-3、IL-6水平及自身抗体阳性率.

  • 标签: 针刺疗法 塞来昔布 类风湿性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老年大鼠、基底前脑损伤大鼠及注射东莨菪碱大鼠常作为老年痴呆的动物模型,本研究对这三种模型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水迷宫及旷场分析法对这三种模型及青年对照和假手术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老年大鼠、基底前脑损伤大鼠和注射东莨菪碱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减弱,老年大鼠对新环境的紧张程度增强;基底前脑损伤大鼠和注射东莨菪碱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显著下降;注射东莨菪碱大鼠的兴奋异常增强,(P<0.05)。结论基底前脑损伤动物的行为表现最符合老年痴呆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

  • 标签: 基底前脑 东莨菪碱 脑损伤 注射 老年大鼠 老年痴呆
  • 简介:目的:除了血压水平的高低以外,血压波动也是造成人体靶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以老年男性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血压波动(BPV)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联。方法:本研究选用1461名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对象分为:非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斑块组,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ABPM)中收缩压(SBP)、舒张N(DBP)的数据,用”个体血压波动法”测定每个患者的血压波动,分析探讨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联。结果:①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24小时收缩期血压波动(SBPV)密切相关(8-3±2.1mmHgVS7.9士2.0mmHg;P〈0.001),其中与白昼(6:00.22:00)SBPV有关(8.1±2.1mmHgVS7.7土2.1mmHg:P〈0.001),而与夜间(22:00-6:00)SBPV关系不明显(8,9±3.8mmHgVS8,6±3.7mmHg;P〉0.05)。②与24小时舒张期血压波动(DBPV)有关(5.6±1.4mmHgVS5.4±1.4mmHg;P〈0.05),其中与白昼(6:00.22:00)舒张期血压波动有关(5.4±1.4mmHgVS5.2士1.4mmHg;P〈0.05),而与夜间舒张期血压波动无关(6.2±2.7mmHgVS5.9±2.5mmHg;P〉0.05)。结论:在老年男性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波动均有关系,主要表现在白昼血压波动。

  • 标签: 血压水平 血压波动 颈动脉斑块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群空腹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及构成特点。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149名60—104岁的健康老年人空腹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s,FFAs)的水平,包括月桂酸(C12:0)、二十碳五烯酸(C20:5)、豆蔻酸(C14:0)、软油酸(C16:1)、花生四烯酸(C20:4)、亚油酸(c18:2)、软脂酸(C16:0)、油酸(C18:1)和硬脂酸(C18:0)。结果:血浆FFA水平呈偏态分布;含量占血浆总FFA10%以上的单个FFA有3种,分别为:C16:0,C18:1和C18:2,共占总FFA的80%。结论:C16:0,C18:1和C18:2为血浆总FFA的主要组分,可体现血浆总FFA水平,并给出了健康老年人群的血浆总FFA及9种亚组分的均值、四分位数及中位数水平。

  • 标签: 游离脂肪酸 高效液相色谱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变应真菌鼻窦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皮肤激发试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鼻腔真菌涂片、鼻窦CT、鼻内窥镜等专科检查,明确21例变应真菌鼻窦炎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151服氯雷他定片10mg(1次/d)、生理海水鼻腔冲洗1~2次/d,治疗1周后,入院行鼻内窥镜鼻息肉切除鼻窦Fess手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鼻窦内真菌团块或褐色泥砂样真菌泥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窦腔,术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清洁术腔,每周1~2次,连续1个月,鼻腔局部继用糖皮质激素3—6个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变应真菌鼻窦炎患者中,单侧鼻窦发病16例,占76.2%,双侧鼻窦发病5例,占23.8%,上颌窦发病16例,占76.2%,上颌窦合并筛窦发病4例,占19.0%,蝶窦发病1例,占4.8%,伴鼻息肉15例,占71.4%,伴有哮喘史8例,占38.1%,术后2例复发,占9.5%。结论变应真菌鼻窦炎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手术时机选择,术后对鼻腔与鼻窦变应反应的处理,将直接影响预后。

  • 标签: 变应性 真菌 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