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Toll样受体在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心作用.新发现的一种分子识别模型受体Toll样受体-9(TLR9),能特异性识别CpGDNA并起动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在不同种类中的TLR9具有对序列识别的特异性.本文概述国外在TLR9识别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活性研究中已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TOLL样受体-9 CPG DNA 识别 信号传到级联反应
  • 简介:白念珠菌感染机体后,机体首先通过固有免疫系统来发挥抗真菌作用,模式识别受体是固有免疫细胞用于识别PAMPs的分子,其中Toll样受体和C型凝集素家族是识别白念珠菌的主要PRR。这两类受体被激活后,会通过信号通路启动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诱导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募集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来杀灭白念珠菌,同时,还可传递相关信号诱导,11111、Th2、Thl7和Treg等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活化,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发挥抗真菌作用,对模式识别受体与白念珠菌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临床真菌病的免疫调节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白念珠菌 模式识别受体 TOLL样受体 C型凝集素家族
  • 简介:补体受体3(complementreceptor3,CR3)为天然免疫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PRR)。它是专职吞噬细胞最重要的吞噬受体之一,具有广谱配体识别能力。该文综述了CR3在巨噬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进展,展望了其研究及应用前景。

  • 标签: CR3 巨噬细胞 病原微生物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中白介素-32(IL-3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HBV感染和30例健康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的含量,比较IL-32水平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与临床疾病谱和HBV复制水平的关系。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HBV感染HBV-DNA阳性组IL-32水平较阴性组为高,但无差异;高、中、低病毒载量组之间血清IL-32水平也无差异(P〉0.05)。(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ALT水平组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低、中、高ALT水平组之间与IL-32水平也有统计学意义;IL-32水平与ALT水平正相关。结论:HBV感染可导致机体血清IL-32水平的变化,且随炎症加重呈上升趋势,证实IL-32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L-32可能参与了慢性HBV感染肝组织损伤及病情发展的过程。血清IL-32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水平无关。

  • 标签: HBV感染 白细胞介素-32
  • 简介: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献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隐匿风险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偿献血的青海地区人群75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法(PCR-RFLP)检测HBVDNA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HBV感染隐匿风险分析。结果:在750例人群中,检出HBV隐匿性感染8例,检出率为1.1%,其中窗口期感染3例,一过性感染5例;基因C型6例,基因B型2例,基因B型患者的都为窗口期感染,核酸定量都≤20IU/mL,与基因C型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C型、核酸定量、家属病史、吸烟为导致HBV隐匿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海地区献血HBV感染隐匿风险相对比较低,多为基因C型,基因C型为导致HBV隐匿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青海地区 献血者 HBV隐匿性感染 基因型
  • 简介:据新浪科技讯两位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因发现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而荣获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以下是瑞典科学院决定向这两位美国科学家颁发医学奖的文告内容节选:

  • 标签: 美国 科学家 瑞典科学院 诺贝尔医学奖 人类 嗅觉
  • 简介:目的:探讨静息态下患抑郁症的成瘾相对于非抑郁症成瘾脑功能的进一步变化。方法:25例符合阿片类物质成瘾标准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重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抑郁症成瘾与20例非抑郁症成瘾对照完成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比较抑郁症成瘾相对于非抑郁症成瘾的脑区功能变化。结果:与非抑郁症对照组比较,患抑郁症成瘾双侧前额中部,双侧扣带回,楔前叶脑功能减低(p〈0.05)。结论:静息态下患抑郁症成瘾特定脑区功能进一步减低,这可能在成瘾患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成瘾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 简介:2007年3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生理学系教授、生理学会常务理事陈小章教授被授予裘槎基金会2007.2008年度“优秀科研奖”,以表彰她在生物医学方面所取得的杰出贡献。颁奖礼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主持。

  • 标签: 常务理事 基金会 科研 诺贝尔物理学奖 香港中文大学 生物医学
  • 简介:王晋辉博士,1960年出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神经生物和神经药理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他从师于我国生理学创始人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先生。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1994

  • 标签: 获得者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 生物 博士学位 先生
  • 简介:克隆河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HIV-1B型株tat基因完整编码框序列,并分析比较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特点.使用重叠PCR技术,从河南省1名HIV-1感染外周血标本中扩增出tat基因第一和第二外显子并重组为完整的tat基因序列.获得的HIV-1B病毒株tat基因,第一外显子为263bp,第二外显子为214bp.将该基因编码产物与其他HIV-1株Tat蛋白经DNA软件编辑并翻译成蛋白质,使用ClustalX1.81进行多序列对比分析发现,第一外显子编码产物的3个保守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大致相同,只有少数氨基酸存在差异.由于Tat蛋白不同病毒株间有高度保守的Cys富集区、核心区和碱性氨基酸富集区,tat基因的克隆为研究其功能并以其为靶点设计和筛选抗艾滋病的药物奠定了基础.

  • 标签: HIV-1 tat 序列分析 克隆 感染 B型
  • 简介:“TheSilverAward,PengZhou,PekingUniversity,China.”2006年7月7日上午,在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闭幕式上,随着国际药理学联合会主席SuePiperDuckies博士的郑重宣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专业研究生周鹏走上主席台,接受由国际药理学联合会颁发的青年研究奖(IUPHARYoungInvestigatorAward)银奖证书。

  • 标签: 北京大学 药理学 研究生 生理学 国际 SILVER
  • 简介:本文作者已有的研究结果证明,完整的人干细胞生长因子(hSCGF)没有种属特异性,即可以作用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这一点与在Ca2+依赖糖识别结构域(CRD)缺失了78个氨基酸残基的截短分子(hSCGFβ)有所不同.本研究从hSCGF全长cDNA中完全删除了CRD结构域编码序列,进一步探讨CRD结构域的生物学功能.由于该突变体序列GC含量较高,因此将该缺失突变体序列克隆在GST融合表达载体中进行融合表达.通过低温(28℃)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蛋白的形式存在.利用亲和层析纯化CRD结构域完全缺失的hSCGF突变体融合蛋白,通过检测重组突变分子的协同刺激造血活性有无改变来初步探讨CRD结构域在hSCGF分子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去掉完整CRD结构域的突变分子仍然具有造血刺激活性.据此推断CRD结构域在hSCGF分子中可能对于受体配体结合起辅助作用.

  • 标签: 细胞生长因子 缺失突变体 Ca^2+ 结构域 糖识别 生物学活性
  • 简介:我有幸获得了张锡钧基金会第八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论文一等奖,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中国生理学界唯一的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也因为自己几年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另外,在论文交流会上,我见到了许多同行介绍的工作都很出色,特别是两位二等

  • 标签: 中的重要 优秀生理学 体会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