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足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病变,患者表现为进行性智力、记忆力及认知功能降低,严重影响社会及职业功能和生活质量。AD最显著病理特征是神经细胞间大量的老年斑、神经元细胞内由双螺旋丝(PHF)构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以及弥漫性神经元脱失及突触的丧失。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神经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抑制胰分泌的治疗情况作比较。方法收集自1995年6月至2015年6月这20年间在我院住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共298例,分别对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加贝酯/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奥曲肽联合加贝酯/乌司他丁等三组药物治疗与非使用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组与非使用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单用蛋白抑制剂和联合抑制胰治疗死亡率较非使用组更高(P<0.01)。结论使用生长抑素类、蛋白抑制类药物或两者合用未能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手术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蛋白酶抑制剂 生长抑素 奥曲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抑制剂DAPT对分泌性中耳炎(OME)大鼠中耳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5只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3组(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每组5只。OME组应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全身及局部致敏建立OME模型,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OME+DAPT组在OME建模的基础上予以DAPT腹腔及鼓室注射。应用内镜、苏木精-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比较各组中耳无纤毛区及纤毛区组织学及黏液-纤毛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key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E染色示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在中耳黏膜非纤毛区和纤毛区黏膜下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纤毛区:(6.83±1.47)μm比(38.58±9.57)μm比(32.17±11.89)μm,F=107.90;纤毛区:(26.69±3.22)μm比(30.41±6.75)μm比(26.76±4.06)μm,F=5.62;P值均<0.01]。OME组在非纤毛区和纤毛区的黏膜下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厚(F值为42.08和4.40,P值均<0.05),OME+DAPT组在非纤毛区与纤毛区的黏膜下厚度均较OME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55和2.77,P值均<0.05)。扫描电镜观察纤毛区见OME组中耳黏膜纤毛排列明显紊乱、倒伏;OME+DAPT组纤毛形态排列较OME组好转,仍有部分倒伏。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杯状细胞计数分别为(9.87±1.92)、(15.67±5.77)、(10.33±1.99)个,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3,P<0.01)。OME组杯状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F=9.00,P<0.01),OME+DAPT组杯状细胞数目较OM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1,P<0.01)。结论在OVA诱导的变态反应相关的OME中存在中耳局部超微结构变化,尤其是中耳纤毛区黏膜纤毛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纤毛倒伏、紊乱,杯状细胞增多。DAPT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缓解中耳黏液纤毛转运系统的形态学损伤,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及高分泌状态从而调节OVA诱导的OME的局部变态反应。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Notch信号通路 γ-分泌酶抑制剂 超微结构 纤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以芳香抑制剂开展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中抽选总计146例患者,并将其纳入研究队伍之中,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各自分为73例M组与73例N组,对M组患者在治疗中以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而对N组患者则以芳香抑制剂药物进行治疗,统计后续疗效结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从疗效结果中可以看到,M组患者疗效率为78.08%(57/73),N组患者疗效率为94.52%(69/73),在疗效率对比中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257),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在不良反应率对比中,M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7.81%(13/73),N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11%(3/73),对比中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为(P=0.0472),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结论:综合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在妇科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应用芳香抑制剂开展治疗,可显著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中具有十分优异的治疗价值,可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内分泌疾病 治疗手段 米非司酮 芳香酶抑制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念珠菌是人体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在社会进步、医疗手段提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临床上致病真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亟需研发新的抗真菌药物。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在多种致病性念珠菌中都有发现,不仅参与念珠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其耐药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该的抑制剂有望发展成为新型抗真菌药物,解决目前抗真菌治疗的难点。

  • 标签: 念珠菌属 抗真菌药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转运膜蛋白21(TMP21)和γ分泌复合物之间的关系。方法抑制TMP21在淀粉样蛋白基因缺陷性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KO)中的表达,Western-blot测定转染组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水平,ELISA测定Aβ生成总量。结果TMP21和γ分泌复合物组分共沉淀,转染组中TMP21表达水平显著减少,Aβ总量明显增多。结论TMP21存在于γ分泌复合物中,可能作为γ分泌复合物的辅因子在γ分泌裂解过程中起负调节作用。

  • 标签: 转运膜蛋白21 &gamma 分泌酶 &beta 淀粉样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A)对人肾小管细胞(humankidneycell,HKC)的损伤与分泌性磷脂A2(secretoryphospholipaseA2,sPLA2)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KC为研究对象,脂多糖(LPS)和氯化钙(CaCl2)为sPLA2激活剂,将实验分为单用AA组和联用激活剂组两大类,用sPLA2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上清中sPLA2活性改变。结果:10mg/LAA刺激HKC24h后,引起细胞上清sPLA2活性降低(1.154±0.079vs1.389±0.12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随着AA剂量的增大,sPLA2活性升高,40mg/L时高达5.422±0.091(P〈0.05),且40mg/LAA培养组sPLA2活性表现出与时间呈正相关的变化。2LPS和CaCl2剂量正相关地激活HKCsPLA2,该过程可为10mg/LAA所抑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10mg/LAA可抑制LPS和CaCl2激活HKCsPLA2,呈浓度正相关性。同时,较高浓度AA可损伤HKC激活sPLA2。据此,推测AA损伤HKC的过程中,sPLA2活性达不到损伤程度应有的水平。

  • 标签: 马兜铃酸 分泌性磷脂酶A2 人肾小管细胞
  • 简介:近年来角蛋白成为皮肤癣菌致病机制的研究热点,角蛋白在真菌的自身营养、组织入侵及控制宿主的防御机制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研究真菌疫苗的一个候选抗原。

  • 标签: 皮肤癣菌 角蛋白酶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芳香化抑制剂用于妇科不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孕患者,电脑抽取8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促腺性激素来治疗,研究者组患者采用芳香化抑制剂(来曲唑)加促性腺激素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卵泡成熟天数、>14mm的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周期妊娠率、流产率、副作用发生率,最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卵泡成熟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14mm的卵泡数的明显多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0.05。结论对妇科不孕患者使用芳香化抑制剂治疗,可以提高获卵率,增加妊娠率,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科内分泌 不孕 芳香化酶抑制剂 促性腺激素
  • 简介: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Leu*Ala羟亚乙基二肽电子等排体的β-分泌拟肽类抑制剂,并测定了β-分泌抑制活性。活性最强的化合物N9显示59.66%(10mg/mL)抑制率。化合物N9可经计算化学方法进一步优化。

  • 标签: Β-分泌酶抑制剂 羟亚乙基等排体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腺手术后外分泌功能不全患者予以胰酶制剂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胰腺手术后外分泌功能不全患者70例,予胰酶制剂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消化道症状及再发性疼痛明显缓解;平均体重保持稳定并略有增加(P<0.05);胃肠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增加(P<0.05)。结论胰酶制剂长期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胰腺手术后外分泌功能不全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胰腺 手术 胰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芳香化抑制剂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4 月— 2017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患者 6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2 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芳香化抑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芳香化抑制剂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内分泌失调相关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芳香化酶抑制剂 妇科内分泌失调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内分泌治疗中芳香化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接收的妇科内分泌患者中,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治疗的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为25例、30例、32例,A组患者应用来曲唑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阿那曲唑进行治疗,C组患者应用依西美坦进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机体内血清雌二醇的抑制情况,对芳香化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A组、B组、C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患者治疗前体内雌二醇水平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治疗后体内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雌二醇抑制率高于B组、C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有效抑制率高于B组、C组要,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与C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抑制率、有效抑制率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均无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体重增加、潮热、胃部不适,其中,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明显;与B组、C组比较,A组患者体重增加的患者情况显著,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内分泌治疗中,芳香化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芳香化酶抑制剂 妇科 内分泌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鼓膜切开灌洗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效果.方法SOM患者120例140病耳,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耳,对照组患耳局麻,耳内镜直视下鼓膜在鼓膜紧张部前下或后下象限弧形切开鼓膜2~3mm,抽吸出积液;0.9%氯化钠溶液注入冲洗;观察组切开鼓膜后注入地塞米松针5mg和α-糜蛋白针30mg混合液进行冲洗.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时间9个月至3年,平均(13.34±4.56)个月.观察组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耳内镜直视下行鼓室镜鼓膜切开术,注入地塞米松针和α-糜蛋白针混合液进行冲洗,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内镜 鼓膜切开 地塞米松 Α-糜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芳香化抑制剂用来治疗妇科内分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期间于我院治疗的96例妇科内分泌症状的患者,依照治疗方式差别分成参照组和治疗组,各组48例,参照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采取芳香化抑制剂治疗,芳香化抑制剂包含括来曲唑与阿那曲唑,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将芳香化抑制剂用来治疗妇科内分泌时,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芳香化酶抑制剂 妇科内分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早老蛋白增强子2(PSENEN)基因沉默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模型,探究PSENEN基因表达下调对HaCaT细胞增殖以及γ分泌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3组靶向PSENEN基因的shRNA序列,与线性化的LV3-pGLV-h1-GFP-puro载体构建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经切及测序鉴定后,进行慢病毒的包装、纯化和滴度测定。将HaCaT细胞分为5组进行转染:shRNA1组、shRNA2组、shRNA3组分别加入含沉默PSENEN基因的shRNA1、shRNA2、shRNA3慢病毒原液,NC组加入含阴性对照shNC慢病毒原液,空白组不加病毒液。转染完成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测定HaCaT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PSENEN、呆蛋白(NCT)、早老蛋白1(PS1)、前咽缺陷蛋白1a(APH1a)mRN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shRNA1~shRNA3组、NC组均有荧光表达,流式细胞仪示转染效率均达98%以上。qPCR、Western印迹法显示,与NC组(1.054 ± 0.272、1.076 ± 0.075)相比,shRNA1、shRNA2、shRNA3组PSENEN mRNA(0.187 ± 0.010、0.163 ± 0.022、0.174 ± 0.009)、蛋白(0.219 ± 0.097、0.208 ± 0.014、0.185 ± 0.062)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 < 0.001)。CCK8法显示,与NC组相比,shRNA1组细胞增殖活性在0、12、36、48 h均显著增高(均P < 0.05),24和6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shRNA2、shRNA3组在0、12、24、36、48、60 h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均P < 0.05)。shRNA1组、shRNA2组、shRNA3组、NC组、空白组间NCT、PS1、APH1a基因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168、4.644、1.981,均P > 0.05),mNCT、imNCT、PS1-CTF、APH1a蛋白相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268、5.929、27.842、20.663,均P ≤ 0.01)。与NC组相比,shRNA1、shRNA2、shRNA3组mNCT、PS1-CTF、APH1a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 < 0.01),imNCT蛋白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SENEN基因沉默的HaCaT细胞模型,PSENEN基因沉默会引起HaCaT细胞增殖活性增强,γ分泌其他亚基蛋白含量下降。

  • 标签: 化脓性汗腺炎 基因沉默 细胞增殖 PSENEN基因 γ分泌酶 HaCa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36例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8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68例患者常规治疗加胰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CFA、CNA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粪便特征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肠溶胶囊用于治疗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CFA、CNA变化情况以及粪便特征,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胰酶肠溶胶囊 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