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认知语法为基础,试图探讨现代反讽威胁语中NP+敢+VP,并尝试通过全面分析这一句法形式.从语义、语用特征探索该义形成机理,认为该义产生基于词汇压制和压制之间互动。

  • 标签: “NP+敢+VP” 认知构式语法 词汇压制 构式压制
  • 简介:汉语“NPVP是“NPNP引申,两者都是汉语领属例示。在整体扫描认知识解下,VP认知域发生了凸显调整,由凸显一个“过程”变为凸显一个抽象“实体”,在语义上实现了压制,成为一个非典型名词,从而消解了该词类相悖。这种解释对汉语其他有标记以及汉语词类研究有一定启发意义。

  • 标签: “NP的VP”构式 构式语法 构式引申 构式压制 整体扫描
  • 简介:NP+BE+NP在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等领域都是非常棘手问题。本文试图以Lakoff(1987)“理想认知模型”(ICMs)中转喻映射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角度来透析NP+BE+NP,通过单向决定性转喻映射和多向选择性转喻映射两种方式对NP+BE+NP认知理解反映了人们对各类事物、活动等定势态度。

  • 标签: NP+BE+NP构式 理想认知模型 转喻映射
  • 简介:动词后面"到"词性一直以来存在很大争议,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观点,这一情况严重影响到相关问题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以现代汉语出现频率极高动词、形容词为基础,从具有代表性各种观点入手,分析了这种句型三种构成形式以及"到"前面动词情况,参照判断动词语法标准,弄清了"到"性质,从中得出结论:动词后面的"到",动词特征比较突出,是动词,并没有介词化。

  • 标签: 语法特征 词性
  • 简介:文章从"没VP之前"中VP所属不同动词事件类型角度入手,探究了"没VP之前"和"VP之前"能否互换条件和限制。指出当VP由动作动词充当时,可换用为肯定式,当VP由状态动词和表结果义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时,不宜换为肯定式,两种格式有各自适用范围和不同语用义。同时指出,在"没VP之前"中,"没"不仅不是多余成分,而且是语用焦点,"之前"所表示"时间顺序义"语义特征虚化,"条件情况"义凸显,"之前"语义正在发生语法化。

  • 标签: 之前 语法化 语用
  • 简介:本研究在基于使用语言学视角下,探讨了齐普夫频率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VP-NPAP作用。被试为低中水平初中三年级学生,他们被随机分派到顺序齐普夫频率组、随机齐普夫频率组,均等频率组和对照组。被试共学习20个目标并参加测试任务。测试包括非限时语法判断任务和限时语法判断任务。限时语法判断结果显示:相对于其它频率,顺序齐普夫频率在短期内更能显著促进学习者对目标隐性知识习得。非限时语法判断结果显示:三类频率对目标显性知识习得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接受顺序齐普夫频率被试能显著抑制目标错误泛化。

  • 标签: 齐普夫频率 英语VP-NP-AP构式 显性/隐性知识 中国英语学习者
  • 简介:关于“NP++VP”偏正结构詹卫东一、引言关于“NP十+VP”偏正结构①,汉语语法学界曾有过不少研讨和争论。不过主要是争论这一格中VP词类性质②。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讨论这一格。具体地说,是考察动词进入这一格能力差异,以及分析这一格对N...

  • 标签: 语义关系 认知语法 偏正结构 论旨角色 事件性 动作性
  • 简介:“(NP1)+在+NPL+VPNP2”歧义复杂性表现在NPL与NP1、NP2空间位置组合可能性,空间位置组合可接受程度直接导致了歧义程度高低。通过对空间兼容度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空间兼容度直接导致了歧义单义化或者弱化”结论,具体表现为:歧义量与歧义度正相关,“次兼容度与最大兼容度”由大到小4种比值2:2、2:3、1:2、1:3直接对应了歧义度由高到低4种不同情况。

  • 标签: 歧义度 空间兼容量 次兼容度与最大兼容度比值
  • 简介:“你这(个)NP”作为标记性,语用功能倾向于表负向评价,评价功能获得在于该形成两层套叠“参照体-目标”。在短语层面,“你这(个)NP”构成同位短语,用“这(个)NP”明示“你”身份、性别、职业、属性等,构成“参照体-目标”,直接表示评价;在语篇层面,“你这(个)NP”作为话题结构,与其后命题或从句组成更大“参照体-目标”,共同实现主观评价功能。“你这个NP”有多个变体,形式尚未完全固化,仍处于语法化进程中,语法化认知理椐是语境吸收和交互主观性。

  • 标签: “你这(个)NP” 负向评价 “参照体-目标”构式 构式语法化
  • 简介:“S+V起来+AP/VP是汉语"中动句"基本构造类型,其意义为:S在实施V情况下,具有或呈现某种性质或特征。该中前两个成分之间存在多种语义关系,“V起来”后面的成分也具有多种结构方式,该复杂性远高于人们现有的认识程度。汉语中动句萌生于清代,它在句法上直接来源是“V起来”作插入语句子,引发其产生并发展机制是“扩展”。

  • 标签: “S+V起来+AP/VP”构式 中动句 扩展
  • 简介:本文对'极小量+也/都+VP'否定语法结构、语义特征、语用倾向进行了描写。'都'和'也'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虚指'与'实指'、'全质否定'与'全量否定'、'聚合最小量'与'对比最小量'。共时层面的考察显示,随着用频增加,'也'与'都'已趋于中和,这是义与主要成分相互竞争结果,同时,也是各组成成分不断主观化、语法化产物。

  • 标签: “都” “也” 否定 极小量 构式
  • 简介:b“去你NP)”是现代汉语中常见贬抑性习语,表达否定态度或消极情绪.“去你由祈使义短语“去你”发展而来,简省结构不完整性和语义模糊性是其发展基础,“V你”和“V你N”结构类推作用是其形成内在动因,高频使用与语境吸收则是外在动力,主观化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去你NP在“去你基础上产生,是“去你,NP”形式中两个成分融合结果.

  • 标签: 构式 主观化 祈使义 情态义
  • 简介:本文从近代汉语典型文献《水浒传》入手,对其中"VPNP"结构作了系统考察,简单地勾勒"VPNP"结构发展轨迹,并试图找到与现代汉语"VPNP"结构相关信息。

  • 标签: 《水浒传》 “VP得NP” 近代汉语
  • 简介:NP+之+VP”结构是上古汉语中一种常见语法现象,当今对该结构认识尚有较大分歧。文章以《国语》中NP+之+VP”结构为语料详尽地统计、分析了该结构构成成分和语法功能,以便深化对该结构认识。

  • 标签: “NP+之+VP”结构 构成成分 语法功能
  • 简介:否定性警告“有X好VP)”由常量“有”、变量“X”“好VP”,以及可选项“”构成,存在三个平行,且与“叫/让X好VP”“有什么好VP”和紧缩复句“有X好VP”形近或形同。该构件X只接纳人称代词,听说互动影响对代词选择以及出现频次。“有X好VP)”出现于非现实语境中,其义为否定性主观推断,语用上主要表示警告。“有X好VP)”源于“焉有……”“岂有……”“哪有……”类反问,是原有脱落掉反问标记,完成基本义语境吸收和意义演化,从而形成新形式和意义配对。新单个成分意义与整个意义之间不匹配最终导致其发生化。

  • 标签: “有X好VP(的)” 否定性警告构式 构式化 重新分析
  • 简介:当助词“着”依附于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义时,“在+L+VP着”隶属于“在+L+VP”,“着”只是动词VP内在变体;当助词“着”表示状态持续义时,“在+L+VP着”具有一定独立性。本文试图从理据形成、意义、组件VP特征、论元选择等方面论证该类“在+L+VP着”作为存在独立性。

  • 标签: 状态构式 在+处所 VP着
  • 简介:本文研究建立在对《颜氏家训》中“NP+多+VP”结构进行穷尽统计分析基础上。经统计,《颜氏家训》一书中共有“NP+多+VP”结构58例。文章根据“多”性质以及语义指向,将“NP+多+VP”结构分三类进行考察研究,试图通过用例分析,深入剖析“NP+多+VP”结构,以精确化“多”译法。

  • 标签: 颜氏家训 NP+多+VP 语义指向 翻译
  • 简介:本文基于语法相关理论,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HAVE+a/an+NP习得过程和机制。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英语专业四个年级学习者在HAVE+a/an+NP使用频数和意义类型上差异。研究发现,不同语言水平英语学习者在使用HAVE+a/an+NP频数上有显著差异;在表达物质所属和社会所属意义时有显著差异,但在表达抽象所属和非人类所属或行为意义时则没有明显差异。错误分析表明,不同水平语言学习者对于HAVE+a/an+NP意义习得还没有扩展到非人类所属这一意义范畴上。

  • 标签: 构式语法 HAVE+a/an+NP构式 习得
  • 简介:“一M比一M+VP有实比和虚比两种类型,又可分为四种形式。该形式特征主要有“M”泛化、“一M比一M”固化等;句法功能方面,“一M”有指代性质,“比”有关系化趋势,“一M比一M+vP句法功能存在变异和萎缩现象;语义方面,“一M比一M”具有三个语义特征,VP有五种语义类型,整个有两种义,它们分别有不同成因;“一M比一M+VP语用特征主要表现在主观性和蕴含义两个方面;“一M比一M+VP形式和功能反映了其作为典型语法特征。

  • 标签: 构式 泛化 固化 变异 主观性
  • 简介:本文运用变换和类比分析方法,就表现形式为“NS+V+得+NPVP句子进行讨论.指出这些形式相同句子,句法结构并不相同,因此是同形异构句.具体分析其谓语,可以区分为四类:A.兼语句,B.述·宾·补句,C.连动句,D.述补句.此外,文章还就如何处理句中“得”这一问题作了粗浅分析,提出了初步看法.

  • 标签: 变换 类比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