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唐宋《》的解经史《》,全名为《大方广修多罗了义》(一卷),据称为唐佛陀多罗(救)所译。最早记录它的目录——《开元释教录》就已经对该译出时间不究其详,《开元释教录》卷九中说“此近出不委何年”。

  • 标签: 《圆觉经》 唐宋 《开元释教录》 天台 佛陀 时间
  • 简介:变”窟,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处宝顶山大佛湾摩岩造像的南岩西段,刻于南宋,是宝顶山摩岩造像中最大的一窟,也是大足石刻中最大的一窟。对于该窟刻石,古今学者研究甚众,但限于条件,至今无一如实全面著录该窟的著述面世。为使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该窟刻石,现将我们的调查研究书于其后,请方家教正。

  • 标签: 造像 刻石 大足石刻 古今 南宋 学者
  • 简介:一、关于《无量清净平等》的译者有三种说法现藏题为支娄迦谶所译,缺乏可靠性。这一说法始于《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等相沿其说。另有白延或帛延译之说。这一说法始于《法经录》、《仁寿录》、《静泰录》等所有录皆主白延或帛延译之说。再有一种说法是以《无量寿》为题,附注“一名无量清净平等”,题为竺法护译。这一说法,《道安录》、《出三藏记集》以下所有录都有记载。这三种说法,哪一种表达了真正的事实?我想就此予以研究讨论。二、支娄迦谶说

  • 标签: 支娄迦谶 竺法护 大唐内典录 开元释教录 出三藏记集 等觉
  • 简介:摘要《黄帝内经》基于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将阴阳、五行、六气、时空之运动与人体脏腑经络相合。《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六和五脏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六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体系。六辨证体系实则暗含运动理论,因此我们提出运动六辨证体系的概念。构建以一气道周流,左升右降,上下相应,持中守恒的模型为核心,融阴阳五行、六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一体,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以“病位+病性”为着眼点,以方为主要治疗手段,配合针灸等外治法的运动六辨证体系。传承《河图》《洛书》《周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思维,将运动与六辨证有机结合,系统解读六辨证的生理基础、病理变化、传变规律及辨证施治。

  • 标签: 六经辨证 圆运动 阴阳 五行 六气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目的探讨韧带进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腹壁解剖特点,设计韧带进腹法。2004年11月-2005年6月。5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开腹组和韧带开腹组,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实施开腹。统计两组病例开腹时间、关腹时间、切口长度、腹壁厚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规开腹组切口长度平均为(23.5±10.5)cm。腹壁厚度平均为(6.5±7.4)cm,开腹时间(11.5±6.8)min。关腹时间(18.8±12.5)min。韧带开腹组切口长度平均为(22.6±14.0)cm,腹壁厚度平均为(5.9±2.7)cm。平均开腹时间(5.8±3.5)min,关腹时间(19.5±12.5)min。两组切口长度、腹壁厚度及关腹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韧带开腹组开腹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开腹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胃、肠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韧带开腹是一种快捷、安全的开腹方法,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开腹 经肝圆韧带 手术
  • 作者: 文/陈书生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12-07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3期
  • 机构:笃笃笃,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把老陈惊醒了。谁呀?老陈极不耐烦地只着大裤头拉开了卧室的门,看到车间的青年女工赵静低着头站在自己的办公室,他连忙返回穿上长裤和上衣,嘴上嘟囔着窗外大杨树上的蝉要把人聒噪死,我刚迷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画画的人离不开感觉,感觉是一对分不开的伙伴.“感”是种子.“”是果实.大“感”可获大“”,小“感”只得小“”.无“感“必定无“”。“感”与“”之间有一个桥梁,那就是踏踏实实、精益求精的劳动,桥梁不宽厚.感觉不畅通;桥梁质量差,感觉一般化。

  • 标签: “觉” 感觉 桥梁 一般化 宽厚 德性
  • 简介:听说,黄是个很随和的人。没采访黄之前,在网上搜了—下他的相关报道,1,220,000余篇。从默默无闻的小舞蹈演员,到后来北漂一族的模特,酒吧老板。再到周迅推荐他出演李少红导演的《恋爱中的宝贝》,经历了十多年的磨炼,他成名的时间似乎来得恰到好处。

  • 标签: 黄觉 演员 模特 《车时代》 拍摄 敬业精神
  • 简介:伯伯的真名叫王,原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兼副主席,同时也兼任过《红岩》的主编。但文联的年轻人却少有叫他书记或主席的,除了正规的场合直呼其名外,平时都叫他伯伯。那时重庆还没有成为直辖市,属四川省管辖,到了成都,省文联和省作协的老同志都叫他王大哥,好像大家都不习惯称呼他的官衔。实际上王的资格很老,属于红军时代的干部,解放初期就定为行政13级,相当于现在的厅级,但他却没有一点官的架子,随和得好像一个慈祥的老头。

  • 标签: 红岩 编辑部 文学创作 周克芹 重庆 文学作品
  • 简介:摘要:班本课程作为以班级为基本构成单位的富有鲜明班级特色的一种课程,成为教育领域课程建设的一大亮点。本文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为“切入点”,论述了幼儿园班本课程叙事的实践探索,详细论述了是如何以“”为依托寻找课程的快乐,如何以“”为依托进行游戏的快乐,如何以“”为依托,反思班本课程叙事的快乐。

  • 标签: 班本课程 叙事 寻找 游戏 反思 快乐
  • 简介:一树繁盛的秋果浸泡在光亮的晨风中他们争先恐后浮在佛寺的最高处像极了一群可爱的小沙弥在露天场院围坐诵经

  • 标签: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正觉寺》
  • 简介:对于杜牧《遣怀》诗中“十年一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中的“”,众说纷纭:有人读jué,有人读jiào;有人说意思是“睡”,有人说意思是“觉醒”。到底应当读何音、作何解呢?其实,此处的“”既不表示“睡”也不表示“醒”,而是个量词,来源于“睡眠”义,读jiào。其意思可以理解为“场、次”,“一扬州梦”就是“一场扬州梦”。

  • 标签: “觉” 意思 量词 释义 历史文化 社会形态
  • 简介:<正>从有关潜意识的理论中我们看到:弗洛伊德认为组成潜意识的是童年经验、已被遗忘的记忆、与生俱来的本能、以及把现代人和史前时代祖先联系起来的回忆;荣格把潜意识看成是一个群体、种族的“集体无意识”这是一种用与自己祖先相同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而马斯洛把灵感归为人的潜力所激发出来的,实现自我,实现人的“高峰体验”;在G·沙赫特那儿,灵感者的创造力不过是“易于感受新的经验”;法国的拉康则把潜意识的结构与人的语言结构相类比.对这种种看上去毫不相干的潜意识学说及与灵感的关系我们究竟应怎样看待呢?

  • 标签: 潜意识 内觉 显意识 弗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 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