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关系到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医者的执业环境,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市5家医院医患关系相关问题的调查,探究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探索医患关系的合理模式,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建议。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医患沟通等方面来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患关系 现状 调查分析
  • 简介:分析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现状,了解基层医院对帮扶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经验与指导。向辽宁省47家县级中心医院的院长发放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汇总。结果表明,在日后的帮扶工作中,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帮扶单位应当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帮扶措施的个体化,并转变帮扶思路,变对口帮扶"输血"为"造血"。

  • 标签: 县医院 对口帮扶 医疗资源 纵向整合
  • 简介:目的:分析近3年来我医院调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统计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用药频度(DDDs),并对各种调血脂药物金额及所占比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及金额排序靠前的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罗布考。结论:我院调血脂药物使用较平稳。

  • 标签: 调血脂药 药物分析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 简介:建立了用阳离子色谱法测定溴棕胺的方法。在淋洗液为硫酸(3mmol/L)+乙腈(40%),流速为1mL/min,柱温为40℃的色谱条件下,采用MetrosepC4-150阳离子色谱柱,非抑制电导检测器,在1-15mg/L范围内,溴棕胺的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的特点,适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溴棕胺的含量。

  • 标签: 离子色谱 溴棕三甲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脂异常住院患者应用调节血脂药的情况。方法选择某地区有代表性的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病例,均主要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异常。利用Framingham10年CAD危险性预测评分法、患者血脂异常危险分层和患者调血脂用药分析,对住院患者的调血脂用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调查的患者中,未达治疗指标的患者情况为低危100%、中危100%、高危18.1%、极高危28.6%。结论该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应用药物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细节管理有待加强。

  • 标签: 调血脂药 危险分层
  • 简介:参苓白术散合散具有健脾气、渗水湿、祛瘀滞、化疳积的功效,在肺脾胃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该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可使脾运得健,湿积得清,卫外得固,身体康健。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小儿健康保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参苓白术散 三甲散 脾胃理论 儿科疾病
  • 简介:以H3PW12O40和AlCl3.6H2O为原料合成AlPW12O40,以此为催化剂研究苯甲醚与乙酸酐的酰基化反应,其主要产物为对氧基苯乙酮.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酰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苯甲醚0.1mol,苯甲醚与乙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1.5,催化剂用量1g,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00℃,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69.80%.考察了不同反应底物及不同酰化试剂对反应的影响和不同磷钨酸盐的催化效果,比较了不同加热方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铝的催化活性最好,微波加热合成目标产物效果更好.

  • 标签: 杂多酸铝 苯甲醚 乙酸酐 催化 酰基化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现患率及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符合实际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调查日全院的住院病人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日我院住院患者1176例,实查率98.13%。医院感染现患率2.08%,例次感染率2.25%。医院感染现患率高的前四个科室分别是ICU、神经外科、肿瘤科、泌尿外科。感染部位以肺炎为主,其次分别是泌尿系、胃肠道、表浅切口、口腔。26例次感染共检出病原菌9株,其中以耐药菌株占44.44%,真菌占33.33%。抗菌药物使用率50.17%,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22.78%。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能真实反应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医院感染高发科室的监控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强调病原学送检率,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减少和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分析 抗菌药物 病原学 感染控制
  • 简介:2-(4-氧基氧基)丙酸钠甜味抑制剂具有抑制多种糖类甜味的作用,用于含糖量较高的食品中调节甜度。本文介绍了甜味抑制剂在含糖食品中的应用,,用量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五之间即可获得满意的抑甜效果。无须改变含糖食品原来的生产工艺,用法简单。

  • 标签: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 甜味抑制剂 含糖食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1年该院门、急诊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吗啡制剂是该院门、急诊癌痛药物的首选,口服吗啡制剂占全年总销售额半数以上,除哌替啶注射液和布桂嗪片外,其余麻醉性镇痛药DUI均大于1。癌症患者个体化用药,但用药周期短。结论临床阶梯止痛疗法基本实施,但规范化癌痛治疗有待规范,癌症患者的用药观念、经济能力有待提高。

  • 标签: 麻醉性镇痛药品 癌痛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儿科住院感染性疾病患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感染性疾病患儿出院病历共500份,从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联合用药情况、给药途径、病原学送检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抗菌药物共3类10种,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联合用药比率为29.7%,静脉滴注给药占99.6%,病原学送检率为69.2%。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合理用药有待改进,以提高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为了更加扎实地推进医院"创"工作,2012年9月14日,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中层干部创应知应会知识考试。此次考试是由创建办公室组织的,分两场同时对医疗、护理、医技及行政后勤等180名中层干部进行理论考核。重点考核了医院评审的"个转变、个提高"和质量管理常用工具,还包括创应知应会、医院文化、服务规范、

  • 标签: 医院评审 淮南市 考试 中层干部 质量管理 医院文化
  • 简介:快快乐乐学作文,是所有孩子的愿望,也是所有教师的追求。愿所有的孩子驰骋思维,放飞思想,感受习作带来的成功喜悦,让习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 标签: 快乐学习 中心小学 椒江区 台州市 浙江省 街道
  • 简介:摘要目的对226例手足口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病原学以及临床特征分析,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手足口病报告资料。结果手足口病例主要以散发为主,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幼儿,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病例从5月起不断增多,5~6月为发病高峰,226例住院治疗,13例重症患者,无死亡病例。191例检测到肠道病毒,占84.5%,其中105例为EV7l,占46.5%,58例为COXA16,占25.7%。重症病例EV71感染明显高于轻症病例。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为幼托机构和小学。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拔术治疗嵌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嵌患者采用甲板和床部分切除,刮除局部甲基质进行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随访92例,出现嵌复发3例,2例再次行改良拔术,1例行修剪趾甲、局部抗炎治疗后愈合,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改良拔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愈合快,复发率低,较单纯拔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嵌甲拔甲
  • 简介: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水稻和稻田中2-(乙酰氧基)苯甲酸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稻田水样中残留的2-(乙酰氧基)苯甲酸用酸性氯甲烷直接提取;而稻田土壤、水稻茎秆和稻壳样品则先用酸性乙醇和氯甲烷的混合液提取,再用氯甲烷萃取;糙米样品先用乙醇和氯甲烷混合液提取,再用氯甲烷萃取。各萃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后,经ODSHypersid柱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10~3.06mg/L范围内,2-(乙酰氧基)苯甲酸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在稻田水中添加0.1~1.0mg/L,稻田土壤、水稻茎秆、稻壳和糙米中添加0.1~1.0mg/kg的2-(乙酰氧基)苯甲酸,其平均回收率在80.8%~10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74%~6.11%之间,其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茎秆、稻壳和糙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10mg/kg(或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乙酰氧基)苯甲酸在稻田样品中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茎秆中消解迅速,半衰期分别为2.44~2.60、4.44~5.21、3.95—4.04d。在低剂量和高剂量(有效成分0.027和0.041g/m2)下在水稻成熟期施药3次和4次,至水稻收获时,其在糙米中的最终残留量未超过0.042mg/kg。推荐我国对2-(乙酰氧基)苯甲酸在糙米中的最大允许残留水平(MRL)值为0.10mg/kg。

  • 标签: 2-(乙酰氧基)苯甲酸 水稻 农药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以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催化合成4-烯丙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分别研究了反应时间、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4-烯丙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反应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5~54℃,反应时间5h,反应物摩尔比为:n(烯丙基氯)∶n(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n(氢氧化钠)为0.45∶0.1∶0.4,溶剂用量为10g,催化剂的用量为0.2g(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为0.1mol),收率可达到95.43%以上,纯度为99.5%。

  • 标签: 4-烯丙氧基-2 2 6 6-四甲基哌啶 烯丙基氯 2 2 6 6-四甲基-4-羟基哌啶 催化合成
  • 简介:采用真空高温裂解聚碳硅烷法制备β-SiC陶瓷粉末,并对热解产物进行TGA/DSC、XRD和拉曼光谱表征。通过矩形波导法测量β-SiC陶瓷粉末与石蜡复合材料在8.2-18GHz下的复介电常数来研究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复介电常数的实部与虚部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温下产生的石墨碳引起的电子松弛极化及电导损耗是复介电常数的实部与虚部增大的主要原因。

  • 标签: SIC陶瓷 聚碳硅烷转化SiC 介电性能 热解温度 自由碳 复介电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