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65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植入孕产妇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9.6%(258/6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产前阴道出血次数、终止妊娠孕周、胎盘植入类型、未规律产前检查、合并内科疾病和合并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OR=2.248,95%CI:1.590~3.177,P=0.000)、合并内科疾病(OR=1.604,95%CI:1.080~2.384,P=0.019)和合并前置胎盘(OR=1.877,95%CI:1.204~2.925,P=0.005)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次数、合并内科疾病及前置胎盘。

  • 标签: 胎盘植入 严重不良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梅毒母婴传播干预后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梅毒的女性孕妇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妊娠梅毒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一系列的干预,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梅毒阳性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梅毒阳性率为4.92%,而对照组患者的妊娠梅毒阳性率为13.11%;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24.59%,而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42.62%;观察组患者在妊娠梅毒阳性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妊娠梅毒的女性孕妇患者针对性的干预能够降低妊娠梅毒阳性率,并且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梅毒 母婴传播干预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与母儿结局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共215例,依据诊断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n=101)、轻度子痫前期组(n=57)、重度子痫前期组(n=43)、子痫组(n=14)。观察各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妊高症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妊高症三个亚组的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组产后出血率及贫血率较其余四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症组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及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子痫组的围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及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与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具有相关性,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在早期进行诊治,以改善母儿不良结局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产妇结局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尿酸是人体代谢的产物,正常人体内尿酸产生及排出速度基本恒定,体内尿酸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代谢、免疫等的情况。而妊娠妇女体内一些代谢产物水平会发生波动,其中包括血尿酸升高。研究发现,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妊娠期并发症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增多有一定的关系。并且,血尿酸水平增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胎儿及孕妇产后的身体状况,导致早产、巨大儿、先天性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但高尿酸影响妊娠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妊娠期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观察。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2年8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生殖道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再随机选取同时期健康妊娠孕妇100例为对照组,观察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与不良妊娠结局比较高,需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生殖道感染 健康妊娠孕妇 不良妊娠结局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的孕产妇8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孕期及产后的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的水平,并记录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早期TS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1周的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产妇孕前、孕期早期筛查诊断,并及时治疗,以预防甲减对孕产妇自身及胎儿造成潜在的危害,并改善甲减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妊娠不良事件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严重甲减,并具有妊娠结局的47例(48孕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妊娠不良事件(定义为发生妊娠并发症或母胎/新生儿不良结局任意1项),将患者分为有妊娠不良事件组(n=33)和无妊娠不良事件组(n=15)。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孕期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妊娠并发症及母胎/新生儿结局。结果47例(48孕次)严重甲减患者年龄为(30.5±4.1)岁,分娩孕周[M(Q1,Q3)]为38.6(36.3,39.9)周;诊断孕周为7.0(6.0,8.8)周,孕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为32.7(23.1,60.2)mU/L;TSH首次达标时间为6.0(4.0,10.0)周。82.5%(33/40)患者有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所有患者均给予左甲状腺素(L-T4)治疗,治疗后TSH达标率为77.1%(37/48)。83.3%(40/48)患者成功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041±452)g,身高为(49.4±2.1)cm,头围为(33.6±0.7)cm。与有妊娠不良事件组比较,无妊娠不良事件组患者的孕期TSH首次达标时间更短[(5.0(3.0,9.0)周比8.0(4.5,12.5)周](P=0.033),甲状腺功能监测次数更多[(8.2±3.5)次比(6.0±3.6)次](P=0.049)。结论妊娠严重甲减患者妊娠并发症及母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积极监测甲状腺功能并给予治疗,可能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高危因素,探讨GDM对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娩的2 459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产检及妊娠结局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结果GDM孕妇351名,GDM发病率为14.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95%CI 1.07~1.14,P=0.014)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OR=1.09,95%CI 1.04~1.14,P=0.015)均是GDM的危险因素。GDM孕妇剖宫产[40.17%(141/351)比28.60%(603/2 10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13%(18/351)比2.99%(63/2 108)]、早产[5.98%(21/351)比3.51%(74/2 108)]、产后出血[13.68%(48/351)比8.02%(169/2 108)]、巨大儿[4.27%(15/351)比2.18%(46/2 108)]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健康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为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确定GDM发病的高危因素并进行早期筛查,有利于防治GDM及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高危因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13例高龄产妇及 113例非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结果 在合并症方面,观察组妊娠合并症 57例,占比 40.70%,对照组合并症 42例,占比 37.1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弃置胎盘方面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围生儿结局方面,观察组在胎儿窘迫、死胎方面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0.05),在体重、畸形、出生一分钟后 Apgar评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前置、胎儿窘迫、贫血等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对存在高危因素的高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高龄产妇 不良妊娠结局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23年01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评估结果是否异常分为两组,超声评估脐带异常者根据异常类型进一步细分。记录各组孕产妇的超声指标、产时情况、胎儿情况等资料,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脐带异常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200例,其中正常组800例,异常组400例。异常组中,脐带缠绕者160例,脐带打结者40例,脐带附着异常者80例,单一脐动脉者80例,其他异常者40例。与正常组相比,异常组的羊水过多、胎心减速、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新生儿低Apgar评分率、新生儿重症转入率均明显增高(P<0.05)。脐带异常类型与上述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32,P<0.01)。 结论:脐带异常是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脐带异常孕产妇的产前监护和产时处理,以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 标签: [] 脐带 超声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血清尿酸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分娩的7 995例孕妇队列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HUA)孕妇与非HUA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情况。使用平滑曲线拟合尿酸水平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分娩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以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妊娠晚期10%的孕妇尿酸水平高于420 μmol/L。在HUA孕妇队列中,中位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 590 (1 790,3 410)g,早产发生概率为49.81%,小于胎龄儿分娩的发生率为20.41%,与非HUA孕妇组[3 300(2 850,3 640)g、23.09%、6.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拟合曲线显示,母体尿酸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小于胎龄儿分娩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尿酸水平与婴儿早产的概率呈U型关系,在200~400 μmo/L时早产的发生概率最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尿酸每增加10 μmo/L,调整后β=-5.22,95%CI-6.46~-3.99)及小于胎龄儿分娩(调整后OR=1.03,95%CI 1.02~1.04)的发生风险随尿酸水平增加明显升高。高尿酸、高血压、羊水过少和子痫前期是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当HUA母体合并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时,早产、低出生体重分娩的风险增大。结论血尿酸水平可成为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标志物之一,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的母婴干预效果与随访管理的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昭通市2017年分娩的318例梅毒产妇,其中接受规范治疗的255例为治疗组,未规范治疗的63例为对照组,对阻断效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8例梅毒产妇中规范治疗255例均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和儿童先天梅毒。未规范治疗63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χ2=32.80,P

  • 标签: 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孕前检查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符合生育政策、准备怀孕的高龄孕妇202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0)和常规组(n=1023)。常规组孕前未做孕前检查,实验组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观察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早产及低体重儿、妊高症、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流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肺炎、低血压、宫内窘迫、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孕妇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临床认可程度更高,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妊娠结局 高龄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孕妇孕期增重情况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的肥胖(孕前体重指数≥30 kg/m2)、单胎妊娠孕妇513例。根据孕期增重分为增重不足组(增重<5 kg,n=83)、增重适宜组(增重5~9 kg,n=154)和增重过多组(增重>9 kg,n=276)。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3组肥胖人群的孕期增重特点、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以及产程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增重对与肥胖相关的主要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1)238例早孕期增重>2.0 kg的人群中75.6%(180/238)发展为增重过多,275例早孕期增重≤2.0 kg的孕妇中,只有34.9%(96/275)发展为增重过多。(2)产后体重指数滞留(产后6周体重指数-孕前体重指数)在增重过多组高于增重适宜组[0.8 kg/m2(0.0~2.2 kg/m2)与-0.7 kg/m2(-1.6~0.0 kg/m2)],增重适宜组高于增重不足组[-2.5 kg/m2(-3.2~-1.5 kg/m2)](P值均<0.05)。(3)初次剖宫产率在增重不足组为29.9%(20/67),在增重适宜组为32.6%(42/129),均低于增重过多组[43.3%(104/240)](χ2值分别为3.955和4.047,P值均<0.05);3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等其他主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早孕期增重和中孕期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前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无关(aOR=1.038,95%CI:0.986~1.094,P=0.157;aOR=1.055,95%CI:1.000~1.113,P=0.051)。GDM孕妇诊断后接受了严格的营养管理,中、晚孕期增重及孕期总增重[3.0 kg(1.3~4.0 kg)、4.0 kg(2.0~6.0 kg)和9.0 kg(5.0~12.0 kg)]均低于非GDM孕妇[分别为3.0 kg(2.0~5.0 kg)、6.0 kg(4.0~8.0 kg)和10.7 kg(7.5~15.0 kg),Z值分别为-2.938、-6.352和-4.104,P值均<0.01]。结论早孕期是控制肥胖人群孕期增重的关键时机,控制孕期增重在适宜范围能够降低产后6周的体重滞留,但对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于和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意义不大。

  • 标签: 妊娠期肥胖 孕期体重增长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过期妊娠不良结局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过期妊娠孕妇1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80例对照组和80例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5%<28.75%),且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过期妊娠孕妇实施有效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孕妇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可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过期妊娠 不良结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