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东呼吸综合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属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但目前人类感染MERS-CoV后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病死率高,预后差。已有研究表明冠状病毒能抵抗宿主先天免疫的清除作用,因此本文简要阐述了MERS-CoV逃避宿主先天免疫的机制,以期为冠状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疫苗开发提供新的靶点、方向和理论基础。

  • 标签: MERS-CoV 干扰素 免疫逃避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SARS冠状病毒(SARS-CoV),分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SARS的病原体,均引发了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文从传播途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两种病毒的不同以及总结两者的相似性,有助于对SARS-CoV-2本身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回顾SARS诊断及治疗的前期工作,也对COVID-19疾病的深入研究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呼吸道传播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肺部表现为主,同时感染胃肠道,引起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现结合现有指南和国内外文献资料,探讨了COVID-19、严重急性呼吸综合中东呼吸综合伴发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以及抗菌药物、微生态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抑制剂在COVID-19肠道损害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潜在价值,以期为临床工作者预防和治疗COVID-19肠道损害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腹泻 肠道微生态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MERS ACE2抑制剂
  • 简介:日前,中国发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MERS)确诊病例。患者系来自韩国的成年男性,其病情进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韩国境内也已发现疑似第二代人传人病例。中东呼吸综合的又一轮爆发引起了全世界卫生系统的关注,"中东呼吸综合"这个陌生的名词走进入们的视野。文章针对"中东呼吸综合"的病原学等特点,以及它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SARS)的区别进行了介绍。

  • 标签: 中东呼吸综合征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简称新冠后综合)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持续12周以上的躯体症状或症候群,可以表现为各种体征和症状的组合。女童、学龄期及青少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应性体质及身体基础状况较差是患儿发生新冠后综合的高危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持续存在、自身免疫、慢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微血栓形成等相关。目前儿童新冠后综合以缓解症状、康复治疗及心理支持等综合治疗为主。现对儿童新冠后综合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治及管理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后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人民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而COVID-19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与其他疾病导致的ARDS在病理生理基础、临床表现等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从而导致临床治疗的差异。因此,了解COVID-19导致的ARDS与其他病因导致ARDS的异同,是目前临床医师对COVID-19导致的ARDS进行临床决策的基础。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原发病 免疫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湖南省邵阳市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3月2日期间报告的COVID-19确诊病例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除重要数据缺失(n=7)的患者外,共纳入95例。以15例ARDS患者为观察组,80例非ARDS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该病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结果95例COVID-19住院患者,男47例(49.5%),女48例(50.5%),年龄(43.4±16.3)岁;重型/危重型患者共23例(24.2%),发生ARDS的患者15例(15.8%),其中死亡患者2例,病死率为13.3%(2/15)。与非ARDS组相比,ARDS组患者年龄更大,呼吸频率更快,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更高,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高,并发细菌感染、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非ARDS组相比,ARDS组淋巴细胞计数更低,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尿素氮、肌酐等升高更明显,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超过正常值上限的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高龄、高APACHE Ⅱ评分、低淋巴细胞计数,合并高血压,并发细菌感染、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是发生ARDS的高危因素。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危险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我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针对于COVID-19的特效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是COVID-19患者的常见致命性并发症之一,与其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相关。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近期临床观察以及既往经验,对COVID-19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关联进行解读,并对其治疗和管理进行探索性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 作者: 王迎迎 吴超 肖霞 王聪慧 王营 王赓 肖艳 郭丽 任丽丽 王健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100730;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原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道疾病病原组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道疾病病原组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抗原诊断。方法收集分泌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上清液,并用Western blot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与SARS-CoV-2 N蛋白之间的反应。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单克隆抗体与Vero细胞培养物中SARS-CoV-2的反应性。结果从杂交瘤细胞中获得了两种单克隆抗体,分别称为A1和A2。它们都可以与SARS-CoV-2 N蛋白发生反应,而A2也可以识别SARS-CoV N蛋白。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于ELISA和免疫荧光实验。结论获得了2种针对SARS-CoV-2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发展SARS-CoV-2抗原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核衣壳蛋白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SARS)疫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两种传染病流行期间确诊病例的一般情况、流行病学及临床等相关资料,广州市SARS的资料来源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档案,包括疫情统计报表、疫情简报等(纳入分析病例的时间为2003年1月2日至5月11日);武汉市新冠肺炎来源于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官网公布的疫情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纳入分析病例的时间为2019年12月9日至2020年3月11日)。对两种传染病流行的时间特征、年龄特征以及发病例数、基本再生指数、医护人员感染比例、粗病死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广州市SARS疫情纳入研究病例1 072例,男女发病比为1∶1.26,年龄中位数为35岁;报告死亡43例,病死率为4.01%,年龄中位数为56岁;早期医务人员感染比例为29.04%(88例)。武汉市新冠肺炎纳入研究病例为49 978例,男女发病比为1.04∶1,年龄中位数为56岁;报告死亡2 423例,病死率为4.85%;早期医务人员感染比例为30.43%(42例)。结论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发病强度高、罹患人群广等特征,但疫情回落迅速,防控策略需适时调整。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需重视院感防控。

  • 标签: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我国流行。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冠状病毒2(SARS-CoV-2),而由其引起的疾病则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孕妇和新生儿是SARS-CoV-2易感人群,并且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备受临床关注。笔者拟根据近期关于新生儿和孕产妇SARS-CoV-2感染的临床、基础研究和相关指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SARS-CoV-2感染的母婴围生期管理提供快捷、实用的参考。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围生期 管理 孕妇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幸存者在离开ICU后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认知和精神障碍等后ICU综合(PICS)表现,对患者进行呼吸康复综合干预对最大限度减少致残率,降低医疗费用,增加社会参与度至关重要。我们结合已有的治疗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证据,就ICU后病房管理和出院后居家管理2个阶段的呼吸康复的评估和干预措施给出推荐意见,基于中国经验,构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医生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流程。并根据危重症COVID-19幸存者的潜在传染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症 后ICU综合征 呼吸康复
  • 作者: 冯志冠 鲍燕敏 杨永弘 郑跃杰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5期
  • 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518038,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518038;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在欧美国家出现的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是一种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可累及多系统损害的疾病,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虽然其症状与川崎病有相似之处,但该病好发于较大年龄儿童及青少年,伴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肌炎及高水平炎症标志物等特征。大部分患儿需要重症监护治疗,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远期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类川崎样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病原体、临床表现、影像学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两种疾病死亡患者的病理表现也存在相似性。SARS及COVID-19的死亡患者病理均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 DAD)。SARS患者DAD分期与病程有关,病程≤10~14 d为渗出期,病程>10~14 d为增生期,但渗出及增生、纤维化病变常同时出现,部分表现为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肺组织内病毒主要位于肺泡上皮细胞,SARS冠状病毒在体内可存在较长时间。两种疾病均有脾、淋巴结、小血管、心脏、肝、肾等多器官损伤。免疫器官受损可能是低淋巴细胞血症的病理基础,可能影响病毒的清除。部分肺外器官未检测到病毒,提示可能有病毒感染以外的其他机制。病毒损伤与炎症过激导致的免疫损伤相互交织,以及多器官受累、广泛微血栓形成,使病情复杂化,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理 弥漫性肺泡损伤
  • 简介: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一般会经过病毒复制、炎症反应、清除3个阶段。本文通过复习近期相关文献,从这3个方面对SARS-CoV-2感染的治疗进行综述。环孢素A、他克莫司可以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调节炎症反应;雷帕霉素可以通过激活自噬促进病毒清除及抑制炎症反应治疗SARS-CoV-2感染肺炎。但这些都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去验证。

  • 标签: 西罗莫司 新型冠状病毒 环孢素A 他克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