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肺系疾病之,于小儿患者而言,肺部感染性疾病是种高发且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站在中医角度,小儿肺热属于肺炎哮喘范畴,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喘促和痰壅等,该病发病突然,病情不稳定性强,易复发,若不及时诊治,势必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在治疗肺热时,药物治疗虽然具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但和成人相比,小儿身体机制尚不成熟,结合实际和生理特征,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对疗效和疾病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医证型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 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肌电诱发电位仪震颤分析检测,客观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不同中医的震颤特征,为指导中医“病--症结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的PD患者146例,完成震颤分析检查。根据四诊结果分为痰热动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三组,通过记录患者震颤频率、震颤波幅和爆发形式等参数,分析不同PD患者的震颤特征。结果:(1)气血两虚震颤频率最低,波幅最小;痰热动风波幅最大,肝肾不足频率最高。(2)发病初期、60岁以下患者以痰热动风多见,随着病程进展、年龄增长,逐渐转变为肝肾不足及气血两虚。结论:起病年龄、病程长短是PD患者中医的影响因素;不同中医的PD患者在震颤频率、震颤波幅上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帕金森病 中医证型 震颤 震颤分析
  • 简介:摘要:白癜风是种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白斑。在中医理论中,白癜风被认为是由于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肌肤失养所致。中医对白癜风的辨证施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基础,将白癜风分为不同的,如肝郁气滞、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应用皮肤CT观察白癜风不同中医的临床表现。

  • 标签: 皮肤CT 白癜风 不同中医证型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临床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改时间段本院接收的200例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并将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200例慢性鼻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所因素分析,对其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进行汇总。结果:研究显示,在选取的所有患者中发现,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中,青年的发病率最高,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会不断下降。同时变应性疾病史、目前办法其他变应性疾病、甲组过敏史、吸烟或者二手烟等均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发病有季节主要几种在春秋两季。在临床上以脾气虚弱为、肾阳不足和肺经伏热则比较少见,肺气虚弱的病人多为间歇发作,病情轻微,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的病人多为持续性发作,而且表现比较严重。结论:变应性性鼻炎与体质、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中春季和秋季是其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其中以肺虚最为多见。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发病相关因素 中医临床证型 分布情况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2-22
  • 出处:《兵团医学》2023年2期
  • 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江西南昌 330006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慢阻肺(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中医不同分为肺脾气虚组(34例)、肺气虚组(38例)、肺肾气虚组(36例)、肺肾气阴两虚组(26例)。采用基线资料调查表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程等资料,并开展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世界卫生症状生活质量问卷(WHOQOL-100)评估生活质量。比较四组基线资料、CAT评分及WHOQOL-100评分差异。结果  四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肾气阴两虚患者病程长于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气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肾气阴两虚患者CAT评分高于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气虚患者,WHOQOL-100评分低于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气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肾气阴两虚患者病程更长,且生活质量偏差,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中医证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脾胃虚弱中医药调理亚健康状态的关系。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定数量的脾胃虚弱患者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脾胃虚弱在亚健康状态中的发生率较高,与身体功能调节失衡密切相关。中医药调理在改善脾胃虚弱症状及提升亚健康状态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指导等方面均可发挥作用。本研究为进步理解脾胃虚弱与亚健康状态之间的关联提供了实证支持,对于中医药在亚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脾胃虚弱 中医药调理 亚健康状态 问卷调查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PCOS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血瘀有密切关系。通过对 PCOS血瘀的分析,探讨血瘀PCOS与激素代谢、血液流变学、卵巢形态、基础体温等指标的相关性,并且深度探讨在中医辨证论治下的新思路,为中医药防治血瘀PCOS提供新思路以及新方法。

  • 标签: 中医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瘀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应用的是资料回顾性方法,研究者对各个中医辩证等进行信息登记,最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容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年龄为59~64周岁,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几率为45.63%,比重最高;在所有的中医中,气阴两虚患者的频次达到了69.53%,比重最高,阴阳两虚患者频次为11.09%,比重次之,血瘀气滞类型的患者发生频次为10.16%,频次最低的是阴虚热盛类型的患者,为9.22%,从中医论证频次演变角度来说,气阴两虚患者最容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所占比重最低为61.32%,最高达到了87.5%,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年龄比较大的群体中,而最容易引发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而容易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是气阴两虚的患者。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 血糖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医体质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开始时间至研究终止时间:2015年06月~2021年0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2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92例2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分析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和其他体质患者进行比较,平和质患者中医症候更为明显,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是2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医务人员需明确患者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从而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2型糖尿病 影响因素 中医体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利拉鲁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与2糖尿病患者中医之间的相关性,为中药预防利拉鲁肽不良反应提供依据,从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获益。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11月-2022年8月临安区中医院收治的95例2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候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将患者分为痰湿内阻组、脾气亏虚组和脾肾阳虚组;三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4周;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Phi系数检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与超重2糖尿病患者中医的关系。结果  95例入组患者,经剔除标准剔除5例,实际入组90例;将90例患者按照中医分为痰湿内阻组、脾气亏虚组和脾肾阳虚组,每组30例; 痰湿内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脾气亏虚组次之,脾肾阳虚组最低,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Phi系数分析显示,利拉鲁肽不良反应与超重型2糖尿病患者中医有关(P<0.05)。结论  利拉鲁肽不良反应与超重型2糖尿病患者中医密切相关,痰湿内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脾气亏虚,脾肾阳虚最低。

  • 标签: 利拉鲁肽 药物反应 超重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中医学中对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其根据患者的相关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将疾病归为不同的。眩晕作为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在中医学中也有相关的分类。本研究旨在探究眩晕患者中中医的分布特征,并进步分析眩晕患者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为了达到这目的,本研究选取了定数量的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记录了他们的病历资料。通过对病历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在眩晕患者中的分布情况,进步探究不同之间的相关性。此外,我们还将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进步了解眩晕患者与其他疾病之间的关联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眩晕患者中的中医主要分为阳虚、阴虚、痰湿和气血不足。其中,阳虚是最常见的中医,占据了眩晕患者中的绝大多数。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眩晕患者中的中医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存在定的相关性。这些发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辅助诊断和治疗眩晕患者的参考,也为进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眩晕患者 中医证型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中医肺论在治疗绝经前后失眠症状中的应用,考虑到绝经期间女性荷尔蒙变化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针对中医中肺与睡眠关系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肺气的功能状态和其对失眠症状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针对绝经前后不同失眠症状的特定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草药和饮食建议。研究结果强调了肺气调理在改善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方面的潜在作用,为进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 标签: 从肺论治 绝经前后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安地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分布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2023年西安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并分析所有患者流行病学资料、疾病活动度指标等。结果:在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湿热痹阻患者30例,寒湿痹阻25例,瘀血痹阻17例,肝肾不足15例,肾阳亏虚13例,所有性别、年龄、病程相比均未体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以青壮年较多,多数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不够清晰,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开展带来了定的困难,故需加强患者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知,以此提高疾病诊断水平。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流行病学特征 西安地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龙虎回环”是指通过肝升肺降、中气斡旋作用,左升右降,以中土脾胃为枢轴,全身气机周流运转,是维持人体气机条达顺畅的关键。若“龙虎回环”受阻,肝肺两脏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则肺叶痰凝血瘀,容易诱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因此,基于“龙虎回环”理论,在治疗NSCLC时要重视恢复气机之升降,使坎离交媾,龙虎回环。

  • 标签: []龙虎回环 非小细胞肺癌 气机升降 肝肺同调
  • 简介:[摘要]“龙虎回环”是指通过肝升肺降、中气斡旋作用,左升右降,以中土脾胃为枢轴,全身气机周流运转,是维持人体气机条达顺畅的关键。若“龙虎回环”受阻,肝肺两脏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则肺叶痰凝血瘀,容易诱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因此,基于“龙虎回环”理论,在治疗NSCLC时要重视恢复气机之升降,使坎离交媾,龙虎回环。

  • 标签: []龙虎回环 非小细胞肺癌 气机升降 肝肺同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鉴定结合饮食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86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识别和饮食护理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干预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候积分、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中医候积分、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中医候积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综合生活质量评估问卷(GQOLI-74)的心理维度得分、身体维度得分、社会功能得分和物质生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体质鉴别结合饮食护理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中医候,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体质辨识 饮食调护 高血压 中医证候 血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