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经络学说是脏象学说一部分,所以,本文以中医整体观念,脏象学说等为理论基础,采用中医学方法—系统方法对中医经络进行研究,提出和说明了经络、穴位、循经感传现象新定义、新概念,并提出人体上每一点都是穴位。

  • 标签: 中医的经络 穴位 循经感传现象 新定义 研究方法 系统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医术语"经络"是中医独有的概念,其英译在国内词典和国际标准中都存在直译(meridianandcollateral)和意译(channelandcollateral)并用现象。根据"经络命名及含义,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分析该词两个译本,得出将该词直译为meridianandcollateral能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更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而且回译性更好。

  • 标签: 中医术语 经络 英译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经络微创疗法针刺治疗经络疼痛应用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经络疼痛患者104例,将所选患者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经络微创疗法针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中医经络微创针刺对经络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经络微创针刺 经络疼痛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0例经络疼痛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分析,对比患者疼痛部位和发病规律,配合行之有效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进行经络疼痛治疗,最终分析出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效果,为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疾病中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研究依据。方法200例经络疼痛患者,根据患者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有效分组,确定患者间不同类临床症状后,均选取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在四肢末端井穴上采用针灸针刺刺激30min,每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期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状。结果对200例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后,通过针灸针刺治疗,有196例(128例显效和68例有效)患者明显效果,疼痛感逐步缓解,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发生。结论在对患者经络疼痛治疗中必须遵循经络疼痛特有的规律进行辨证分析和诊断,配合中医针灸治疗。

  • 标签: 中医针灸 治疗经络疼痛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后运用中医经络微创疗法治疗经络型中风病应用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经络型中风患者108例,将所选患者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经络微创疗法进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生命质量(QOL)评分。结果对照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中医辨证后运用中医经络微创疗法对经络型中风病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 标签: 中医辨证 中医经络微创 经络型中风病
  • 简介:摘要通过介绍中风(中经络)患者辨证分型,阐述对中风(中经络)患者饮食、肢体、语言等,结合中医特色针刺、点穴推拿等治疗方法,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致残率,使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风 中经络 中医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TDS作为一种先进健康检测仪在临床上已经开始使用.很多人对TDS检测结果准确性表示满意同时,却并不明白TDS工作原理。笔者研究TDS两年,对TDS有一定认识,深知TDS虽然是现代科学产物,但它工作原理却和我们中医经络学说密不可分.所以笔者作此文来阐述TDS基本原理,同时也向世人展示我中医文化之博大精深。

  • 标签: TDS 经络 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络疼痛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临床效果,为临床中医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0例经络疼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发病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和分组,结合中医针灸来进行治疗。患者不同症状确定后,在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四肢末端井穴进行针灸半小时,患者均接受了3至5个疗程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归纳,观察患者合并症发作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接受了全部疗程治疗后,共有196例获得了较好效果,总有效率是98%,其中128例显效,68例有效,患者疼痛感有较大缓解,临床中没有出现其他合并症。结论经络疼痛患者临床中使用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比较好,通过对患者疼痛规律进行辨证分析,结合针刺入穴之法,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针灸 治疗经络疼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医院就诊200例经络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有效分组,确定患者间不同类临床症状后,均选取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在四肢末端井穴上采用针灸针刺刺激30min,每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期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状。结果对200例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后,通过针灸针刺治疗,有196例(128例显效和68例有效)患者明显效果,疼痛感逐步缓解,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发生。结论在对患者经络疼痛治疗中必须遵循经络疼痛特有的规律进行辨证分析和诊断,配合中医针灸治疗。

  • 标签: 中医针灸 治疗经络疼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中医体质量表结合中医四诊辨证结果与中医经络检测仪辨证进行对比,观察各种体质类型体能状态、自律神经、筋骨状态。方法 由一名医师通过中医体质量表结合中医四诊辨证对 120 例均进行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方法:被检测者双手置于检测仪传感器上,手掌经络全息,即手诊反射区可归结为手指尖端两侧皮肤是12条正经生理病理反射区。检测仪计算系统自动测量数据、上传、分析,得出脏腑经络虚实诊断参考报告。每天上午 9 点进行检测。结果 平和质占3%、阳虚质占5%、气虚质占5.8%、阴虚质占7.5%、气郁质占24.2%、血瘀质占25%、痰湿质占25.8%、湿热质占4.2%。阳虚质体能状态异常占50%,阳虚质筋骨状态异常占50%,阴虚质筋骨状态异常占67%,阴虚质自律神经异常占33%,血瘀质体能状态异常占40%,血瘀质筋骨状态异常占60%,气郁质体能状态异常占31%,气郁质自律神经异常占69%,痰湿质体能状态异常占21%,痰湿质筋骨状态异常占38.7%,痰湿质自律神经异常占32.3%,气虚质体能状态异常占42.9%,气虚质自律神经异常占57.1%,湿热质体能状态异常占60%,湿热质自律神经异常占40%。结论 中医经络检测临床指导不同体质人群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中医经络检测仪 中医健康体检 体质类型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是对于经络疼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 2018年 3月份到 2018 年 12 月份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经络疼痛患者共 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 2组,分别为 50例患者,本次研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是常规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分析。 结果: 不同治疗措施下,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不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 80%<96%)。 结论: 对于经络疼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