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李文保,书法名李文宝,男,1957年4月生。汉族,昆明富民县矣沙人。中书协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2015—201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家工作室高研班学习结业。学习书法50余年,有诗日:学习书法三十年,朝临暮读记心田,习罢北碑方歇手,得见南帖又把玩,寒冬墨凝和温水,酷暑笔臭勤洗砚,持之以恒索书理,自娱自乐在其间。

  • 标签: 中国书法 李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富民县 学习 高研班
  • 简介:书法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其他文字亦有艺术化的书写,但只是美术字。其区别乃书法之"法"包含了笔画的规定性与抒情的无限性。缺少前者为图画字,缺少后者为印刷体。书法的产生与文字的象形没有直接关系,汉字的隶变是书法产生的内部条件,书写工具的选择是其外部条件,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则是培育其内部与外部条件的土壤。

  • 标签: 书法 汉字 隶变 书写工具 哲学思想
  • 简介:李阿明,1965年8月出生,江苏常熟人。80年代初,从姜戈平先生学书,授中锋用笔之法,始由唐楷入手,兼习汉碑、二王法帖,尤好《麻姑》、《张迁》、《十七贴》。又蒙广陵卞雪松先生不弃,指点笔法精徽,受益匪浅。其后则广涉诸家.锤炼笔墨,求书之开张、拙藏、硬朗、流注,孜孜不倦浸入其间不觉三十余载。

  • 标签: 中国书法 阿明 80年代 用笔 唐楷 法帖
  • 简介:王健,男,1964年10月出生于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山东老年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山东老年书画》报主编。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从艺二十余年,擅草书,好隶书。其作品曾发表于《光明日报》、《中国画》(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民族书画》(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等刊物,部分作品先后参加了在全国政协礼堂、国家博物馆、山东美术馆、济南荣宝斋等场馆的展出。

  • 标签: 中国书法 王健 山东师范大学 国家博物馆 书画研究 《光明日报》
  • 简介:中国各类艺术中,绘画和书法在西方获得欣赏和承认的过程最为漫长。虽然有些中国画早在17世纪就已经流入欧洲,但是西方人真正试图理解画面背后陌生的审美观却要晚得多。反过来说,西方美学对中国的影响也很缓慢。在中国宫廷奉职的耶稣会画家们起初确实引发了中国人浓厚的兴趣。

  • 标签: 中国书法 中国画 17世纪 西方美学 西方人 审美观
  • 简介:王研充,1994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师从著名书画家杨象宪、闭荫南、吴悦石先生。二十多次入展中国协主办的书法展。荣获中国家协会“中国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中国石油书法家”、“新疆十大青年书法家”等称号。出版有《王研充书法集》等多部。作品被中国国家体育馆、张海书法艺术馆等机构收藏。

  • 标签: 中国书法 青年书法家 曲阜师范大学 先进个人 中国石油 美术系
  • 简介:陈同沛,笔名横坚轩。男,1927年生于上海市。1950年底上海交通大学工程本科毕业,抗美援朝参军。1965年转业返沪,在研究所工作。1987年退休,埋头书法。现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一级国学师。

  • 标签: 中国书法 上海交通大学 1927年 1950年 抗美援朝 上海市
  • 简介:牛镜昭,男,汉,1940年生,兰州市榆中县人,中共党员,部队院校毕业,大学文凭。现为甘肃省书协会员,兰州市书协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学会理事.中国画报特约书画师,中国画研究院院士,中国画艺术研究会理事。

  • 标签: 中国书法 中国书画 1940年 中共党员 部队院校
  • 简介:崔海权,笔名静致,号凤岭山人。男,1968年生于云南南诏文化发源地之一的中国魅力城市大理市。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成员,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台湾中华艺术学会副会长,韩国书画研究副会长。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书画师,世界教科文组织书家成员、紫光阁国札艺术家、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等。被国内外书画团体授予:“中外书画名人”、“世界高级硬笔书法艺术家”、“跨世纪翰墨艺术人才”(由中央电视台教育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等单位授予)等荣誉称号。

  • 标签: 中国书法 海权 书法艺术家 中国人才研究会 书画研究 两岸文化交流
  • 简介:2017年7月28日,由书法报社主办、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支持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红星颂·全国书名家邀请展”在湖北省档案馆开幕。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长青.湖北省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刘永泽等相关领导与嘉宾以及书法界、档案系统、媒体记者三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书法家 名家 湖北省档案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 党组书记 政协常委
  • 简介:基于对当代书法高等教育发展中本科教材匮乏的深刻体认,由华东师范大学崔树强担任主编,邀请20多位书法专业的博士、硕士和高校书法教师参与撰写的“中国通识丛书”——《百代书迹:中国简史》《书为心画:书法理论批评》《神采为上:书法审美鉴赏》《意在笔先:书法创作技法》4卷,近日面世,并向全国发行。崔树强在丛书前言中指出,当他直接面对书法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踌躇满志的各类书法考生(高考、考研)时,惊讶地发现他们在书法基本常识、基本理论框架、基本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学生们的书法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专业性;知识系统表现出“狭、少、贫”的情况。正是从这样的实际情况出发,丛书编著始终紧扣专业底线,试图去扩大学生们在本专业方面的知识面,也因为如此,丛书呈现出两大特色:

  • 标签: 中国书法 通识教育 丛书 问题意识 主编 硕士研究生
  • 简介:苏士澍,男,1949年3月出生于北京,满族。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家协会主席、国家文物出版社名誉社长。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少年时拜著名金石书法家刘博琴先生为师,中青年后师从当代书坛泰斗启功先生。兼习诸体,善以鸡毫作篆书、隶书,饶有特色。行书流畅含蓄,韵味极浓。篆刻宗秦汉,寓己意於古风之中。编有书法工具书及《中国迹大观》《中国真迹大观篆字编》《隶字编》《楷字编》《行书编》等大型等大型书典,著有《中国艺术·秦汉卷》等。

  • 标签: 《中国书迹大观》 书法家 协会 书法篆刻艺术 盛世 全国政协常委
  • 简介:魏来字逋志,号五道,江西南昌生。5岁随父江西著名书法家魏大愚先生临池。江西大学文学学士,国立东京学艺大学院书法美术教育硕士,师从韩天衡、小木太法、霍春阳、程大利、阮诚。现任南昌大学,西北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客座教授。全国侨联中国华侨画院副院长、东京中国画院院长、日本中华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会长、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西省侨联文化艺术交流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美协会员,省书协会员。

  • 标签: 中国书画 文学艺术家 江西南昌 日本华人 中医药大学 大学院
  • 简介:袁国饶,字圣坤,号静雅斋主,1955年2月生,广东阳江人,书法、国画双专科和中文本科毕业,1972年参加教学工作,1985年入阳江县书法研究会,1992年入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1995年入中国画研究会,1994年入阳江市书法家协会,现为中国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学学会和中国画协会副主席、中国诗词研究院和中国政协画院副院长、中国老干部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周易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一级书画家、诗词联家、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四届人大代表。近廿年来,诗、书、画作品参加全国和国际级大展赛获奖三十多次,并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优秀奖、金奖、最高金奖、功勋奖、最高成就奖、书法教育奖和国际级佳作奖、金星奖、国际特别金奖。

  • 标签: 中国书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楹联学会 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 书法研究
  • 简介:本刊讯2017年10月22日上午9:30,玉山高会——昆曲小镇·全国书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江苏昆山巴城镇文体活动中心开幕。本次活动延续了元代顾阿瑛玉山雅集活动。玉山雅集源于元季昆山名士顾阿瑛。他才情妙丽,工书画,扩建玉山草堂,主持玉山雅集十几年,前后达50余次,一时俊彦荟萃,诗文书画成果丰硕,成为元代文学艺术史上的盛事。参展作品共计144件,不仅作品风格明显、个性显著,而且艺术形式灵活多样,涵盖篆、隶、行、草、楷等不同书体,是当代书法风貌的集中展现,代表了当代书坛的最高水准。很多书作内容围绕玉山高会这一主题精心创作,体现了当代书家的文学涵养、学术高度和艺术水准。

  • 标签: 玉山雅集 当代书法 名家作品 昆山 文学艺术史 活动中心
  • 简介: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吸收了江河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的形象美,借鉴音乐、舞蹈、戏曲的节奏美、旋律美,使文字的形象与人的艺术表现力化为一体,抽象化为一种“神态”和“意向”,并极大的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

  • 标签: 书法 文化艺术 影响
  • 简介:中国画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实际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当前科技发展水平和民族审美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难形成应有的辐射广度和深度。而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书画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手法都得到了有效拓展。本文在分析新媒介环境下中国画艺术传播的优势和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快中国画艺术传播的主要途径。

  • 标签: 中国书画艺术 新媒介 传播途径
  • 简介:中国高等书法教育拓荒者:从李瑞清到胡小石中国的高等书法教育事业,萌芽于20世纪初期,肇基于1906年创立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至2017年的今天,已走过整整111年的发展历程。应当说,“李瑞清——胡小石”这一师生递进式组合模式,扮演了筚路蓝缕的拓荒者角色。1902年,清季推行新式教育之后

  • 标签: 中国书法 书法教育 小石中国
  • 简介:韩国当代女作家吴贞姬于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唐人街》以韩国的港口城市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少女在朝鲜战争之后,生活在仁川唐人街的情景以及一连串的经历。小说打破了韩国文坛多年的禁忌,在作品中塑造了神秘的异邦人,“遥远”的近邻一一中国人形象。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方法论,分析了小说中出现的“他者”即中国人形象,以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进而揭示了小说《唐人街》中书写中国的意义。在复杂的东亚地缘环境中,小说为解决资本、理念、敌对与矛盾等问题,提供了某种叙事性的想象力。而同时,跨越封闭的内部视角的障碍,从“他者”的角度分析作品则可以进一步加深中韩两国对彼此的理解,为今后的互助、共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标签: 吴贞姬 唐人街 中国书写 比较文学形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