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心脏康复,是指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控制心血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心血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康复 二级预防
  • 简介: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血病取代传染病,从一种相对无关紧要的疾病,转变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20世纪初,心血病仅占死亡的10%,到了21世纪初,心血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占了总死亡率的50%和25%。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社会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体力活动减少,

  • 标签: 心血管危险因素 控制目标 发展中国家 健康 心血管病 死亡原因
  • 简介: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血病取代传染病,从一种相对无关紧要的疾病,转变为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20世纪初,心血病仅占死亡的10%,到了21世纪初,心血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占了总死亡率的50%和25%。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社会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体力活动减少,高脂肪饮食增多和体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顺位逐渐前移。据中国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

  • 标签: 心血管危险因素 控制目标 发展中国家 健康 心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冬季天气寒冷,气温、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而中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抵抗力降低,所以极易在冬季发生心血疾病。下面,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为中老年读者介绍心血病的预防。

  • 标签: 心血管病 一级预防 心血管疾病 胡大一 中老年人 抵抗力
  • 简介:摘要2019美国心脏病学协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血疾病一级预防指南更加强调生活方式在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性之外,还将社会因素纳入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血疾病(CVD)综合防控策略。建议临床医生应评估影响个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指导治疗决策。该指南内容主要包括:一级预防的总体建议、生活方式因素、CVD风险的生物学因素及其他因素、经济学成本和价值的考虑。我们从指南中摘取一些重要内容予以解读,同时对我国未来一级预防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一级预防 心血管疾病 指南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在不断上升,并对心血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体育锻炼对降低心血疾病患病率、发病率和病死率的获益是不可否认的。然而,体力活动与房颤的发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房颤患者体力活动、心肺适能和心血结局研究(HUNT研究)为较高体力活动和心肺适能对房颤患者预后的潜在获益提供了新的证据。未来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对不同类型房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 标签: 心房颤动 体力活动 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
  • 简介:摘要本文强调在落实《中国病一级预防指南》过程中,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方针,改变过去重治轻防的观念,改变单一的生物医学技术模式,注重培养能够运用“五大处方”做好心血病预防、救治、康复的复合型人才,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移。

  • 标签: 心血管病 一级预防 指南 危险因素
  • 简介:分析中国面临的非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提出弥合防治裂痕,应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落实“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移的重要举措,包括医生健康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健康教育和医学科普,预防为主,推动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落地,医学教育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 标签: 健康中国 慢病 体医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际血脂异常调查-中国研究(DYSIS-China)数据库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发病现状、血脂状况及心血疾病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10月DYSIS-China数据库中,年龄≥45岁、至少接受1种降脂药物治疗3个月的血脂异常患者。根据荷兰脂质临床监测指南(DLCN)中FH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不太可能FH组、可能FH组、确诊/极可能FH组。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用药情况及合并症等基本临床资料,并对可能FH组和确诊/极可能FH组按年龄进行分层比较。结果共纳入23 973例血脂异常的患者,年龄(64.8±9.9)岁,女性11 757例(49.0%),不太可能FH组20 561例(85.7%),可能FH组3 294例(13.7%),确诊/极可能FH组118例(0.5%)。确诊/极可能FH组年龄(58.4±8.5)岁,低于不太可能FH组(65.3±9.8)岁和可能FH组(61.8±9.9)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6±1.9)mmol/L,高于不太可能FH组(2.5±0.9)mmol/L和可能FH组(4.3±1.0)mmol/L,总胆固醇(7.4±1.8)mmol/L,高于不太可能FH组(4.3±1.0)mmol/L和可能FH组(6.0±1.0)mmol/L;女性、久坐生活方式比例及收缩压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3组间服用他汀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诊/极可能FH组缺血性心脏病为70例(59.3%),与不太可能FH组7 519例(36.6%)和可能FH组1 149例(34.9%)相比较高;高血压82例(69.5%),高于可能FH组2 063例(62.6%)和不太可能FH组13 928例(67.7%)。可能FH组55~64岁年龄段比例最高,为1 146例(34.8%),≥75岁组高血压358例(76.8%)、糖尿病189例(40.6%)、缺血性心脏病186例(39.9%)、脑血管疾病149例(32.0%)及心力衰竭28例(6.0%)患病率最高(P均<0.05)。确诊/极可能FH组55~64岁年龄段比例最高,为49例(41.52%),45~54岁组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最高,为70例(59.3%)(P均<0.05),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外周动脉疾病及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血脂异常患者的FH检出率并不低,但血脂水平控制不佳,心血疾病发病风险较高。

  • 标签: 血脂异常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血脂异常患者降脂治疗后血脂状况和特征。方法应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的标准对DYSIS-China数据库进行再分析。DYSIS-China数据库共纳入25 317例接受至少1种降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的中国血脂异常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达标率,以及血脂水平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国血脂异常患者中96.6%为高危和极高危,总体LDL-C达标率仅为37.3%。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的LDL-C达标率分别为26.9%、44.1%、78.5%和99.7%。东北地区LDL-C达标率和非-HDL-C达标率低于其他地区。就诊三级医院和心血内科的患者的LDL-C和非-HDL-C达标率高于其他级别的医院和科室。LDL-C水平距离目标值的平均差距在极高危和高危患者中分别是39.7 mg/dl和33.9 mg/dl。87.7%的患者使用他汀单药治疗,最常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以中等强度的辛伐他汀20~40 mg/d或等价他汀为主。结论中国血脂异常患者经降脂治疗后LDL-C达标率仍然很低,尤其是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LDL-C与目标值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 标签: 血脂异常 冠状动脉疾病 降脂治疗 DYSIS-China 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