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延期—即刻乳房再造是在乳癌根治术后一期,于胸大肌后植入合适大小扩张器,定期注水扩张,二期置换为乳房假体,根据术后放疗与否选择二期手术时机。延期—即刻乳房再造为可能需要接受术后放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乳房再造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就延期—即刻乳房再造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扩张器 延期—即刻乳房再造 术后放疗
  • 简介:乳房Paget病(MPD)和乳房外Paget病(EPD)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皮损特征常为红斑、浸润或溃疡等湿疹样表现。该文针对某些相关蛋白在MPD、EPD中的表达,及其对MPD和EPD的诊断、鉴别诊断、组织来源和预后的意义作一综述。

  • 标签: PAGET病 乳房 PAGET病 乳房外 免疫组化
  • 简介:出于种种原因,女性经常会出现乳房疼痛。由于乳腺癌病例的大幅上升引起了女性对乳腺癌的关注,很多女性担心自己出现的疼痛是乳腺癌造成的,但事实上乳房疼痛大多与癌症无关,以下是乳房疼痛的5个常见原因:经前综合征这是一种与女性月经周期有关的综合征,在经期之前随性激素的变化,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包括疲劳、头痛、情绪波动和乳房胀痛等。

  • 标签: 乳房疼痛 经前综合征 月经周期 乳房痛 纤维囊 加热垫
  • 简介:案例院朱女士是一名退休护士,在今年的单位体检时首次发现自己的右乳内有肿块,当时也没有乳头溢液、乳房胀痛等症状,但在专家的建议下进行了切除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是(右乳)乳腺侵润性导管癌Ⅱ级。因为母亲也曾患过乳腺癌,所以朱女士平时也注意乳腺自查,以前从未摸到肿块,而且也没有其他的乳腺癌的症状,幸而坚持定期体检,让她及早地发现了乳腺癌,而且术后恢复不错。

  • 标签: 乳房胀痛 肿块 定期体检 乳腺癌 退休护士 乳头溢液
  • 简介:摘要产后乳房肿胀是母乳喂养中最易出现的问题。为了预防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观察和护理中发现通过加强产前健康宣教及产后实行“三早”,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特别在产后72小时内做到充分有效的母乳喂养,不但可增加产妇的奶量,而且能保持乳腺管通畅,达到预防乳房肿胀的目的。

  • 标签: 乳房肿胀 预防 护理
  • 简介:近年来景宁县生猪养殖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存在一些弊端,母猪乳房炎症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为降低母猪乳房炎造成的损失,本文将从饲料供给、栏舍调整、卫生消毒、中医保健、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和对策。

  • 标签: 母猪 乳房炎 研究分析 经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乳房胀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产妇分娩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乳房乳房胀痛程度和硬结发生情况。结果乳房疼痛情况在无和轻度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在中度和重度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乳房硬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乳房硬结发生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25.0%),组间差异(P<0.05)。结论产妇产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控制乳房硬结情况,有利于顺利完成母婴喂养。

  • 标签: 护理 产妇 产后期 乳房胀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乳房肿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三月年到2015年三月之间内就诊的乳房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中随机选取了60例,对该60例乳房肿块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房肿块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60例乳房肿块患者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发现良性肿块患者有52例,恶性肿块患者有8例,恶性肿块组中有1例患者在后来被证实为良性肿块,超声诊断的符合率高达88%,其中检测为良性肿块的52例被全部被证实为良性肿块,符合率高达百分之一百。结论在乳房肿块的良恶性检测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乳房肿块
  • 简介:目的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的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的乳房再造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无发生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乳房外观满意。结论对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癌改良根治术 乳房再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多元化健康教育联合孕37周乳房按摩减少初产妇乳房肿胀的影响。方法通过孕妇学校、护理门诊、微信APP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孕37周至产后2天内初产妇予乳房按摩,帮助孕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喂哺姿势、挤奶方法以及奶胀如何处理,保持泌乳通畅。结果实验组产后1周乳房肿胀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期健康教育联合早期乳房按摩能有效减少乳房肿胀的发生。

  • 标签: 孕妇学校 母婴护理门诊 健康教育 早期乳房按摩 乳房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研究分析相关文献,进而对乳腺肿瘤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就行分析。结果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安全的治愈患者乳房上的缺损。结论乳腺肿瘤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缺损 修复方法
  • 简介: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更是影响其养殖业发展、奶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奶牛的养殖中一定要从各个环境入手加强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本文分析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为提升生产技术,保证奶产品的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防治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采用综合疗法对产妇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我院86例正常足月妊娠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热敷、按摩、挤奶)进行乳房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即分时段采取热敷、按摩、穴位按摩并配合仙人掌外敷)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3、4天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采用综合疗法对乳房进行护理可有效减轻乳房胀痛,提前产妇泌乳时间,促进母乳喂养。

  • 标签: 综合疗法 产后 乳房胀痛 泌乳始动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46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为对象,均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乳房疼痛程度和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护理干预后患者乳房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症状和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乳房胀痛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84例产妇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7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妇针对乳房胀痛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无疼痛和轻度疼痛发生率多于对照组产妇,而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减轻乳房胀痛症状。

  • 标签: 乳房胀痛 产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房疼痛以及乳房肿块患者,观察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完成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乳房疼痛以及乳房肿块患者82例,临床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对患者实施诊断,对临床诊断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症的患者42例(51.22%),患有单纯囊肿的患者10例(12.20%),患有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7例(8.54%),患有乳腺脂肪瘤的患者3例(3.66%),患有乳腺癌的患者1例(1.22%),患有错构瘤的患者1例(1.22%),乳腺结构表现正常的患者18例。良性患者彩色血流检出率以及恶性病变彩色血流检出率分别为52.38%(33/63)以及100%(1/1)。结论针对乳房疼痛以及乳房肿块患者,临床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实施诊断,并且对患者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观察,最终针对乳腺癌疾病表现出显著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 乳房疼痛 乳房肿块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