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对减轻骨折后肢体肿胀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46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常规给予冷疗、中药涂擦等治疗措施。试验组在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定向透药疗进行治疗,在腧穴上敷贴药物,发挥调和气血、经络疏通以及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的功效,根据不同病症辨证选择不同的处方。每日2次,每次20min。观察2组患者实施治疗后1、3、7d患肢中点周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1d后,对患肢中点周径进行比较,肿胀程度未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7d后,对患肢中点周径进行比较,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能有效减轻骨折后肢体的肿胀程度,方法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肿胀 骨折 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痛风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取80例痛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和观察组(中医);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5.23±1.02)天,短于对照组的(8.31±1.01)天,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治疗痛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药 痛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疗结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本院纳入的面神经麻痹患者64例,根据掷骰子大小点数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32例,分别实行常规治疗和中药疗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81.25%,两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行中药疗结合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面部神经功能,缓解面神经麻痹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疗法 针灸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现如今多卵巢综合征这一病症是青少年以及生育年龄妇女较为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之一,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当中较为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该类病症除了会导致女性不孕不育外,对身体的新陈代谢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不孕不育,月经稀发,肥胖,多毛,闭经等以及一系列内分泌症状,如高雄急速,黄体生成素以及促卵泡素比值上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等。这种病症在我国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研究上属于热点病症,在治疗上一致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本篇文章针对多卵巢综合征这一病症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利用腹针结合中药疗对此种病症的患者胰岛素水平进行调节。希望能促进我国妇科相关医师对此类病症的研究,促进我国医学发展。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腹针结合中药疗法 胰岛素水平
  • 简介:中医文化融入高等中医院校思政课教学彰显时代使命,是高等中医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也是高等中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及特色课程建设的突破口。这基于中医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内在相契的性质和趋势,可通过整合资源、夯实思想理论之基,紧贴课程、巧设特色教学专题,建设精品、增强立德树人实效等途径将中医文化融入高等中医院校思政课教学。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思政课教学 教学改革 高等中医药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在腕部筋伤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在本卫生院中医堂诊治的腕部筋伤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对症治疗,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率为85.2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显著减轻腕部筋伤肿、痛、麻木等症状,改善腕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医药 综合疗法 腕部筋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多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门诊就诊的多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抽选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中医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并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激素水平明显改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治疗多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养生理论和养生实践活动方法,是中国传统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形成并且遗留给我国现代民众的重要成果,运用中医养生方法针对基层普通民众的养生实践活动行为展开指导干预,对于改善提升我国广大基层普通民众群体的健康养生行为参与实施质量具备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医要养生保健论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中医药 养生 保健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震颤麻痹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agitans),西医称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由Parkinson于1817年首先描述,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临床上以静止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且副反应较多,长期用药疗效减退1。该病属祖国医学“颤证"范畴,国内有周仲英⑨、王永炎④、朱红梅@等很多中医专家都对该病进行了中医的研究与治疗并得到了显著的疗效。

  • 标签: 维吾尔医药 与中医药 结合 震颤性麻痹
  • 简介: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临床上以育龄期女性发病多见,近年来PCOS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同时也因其低治愈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以肾虚为主,且与心肝、脾胃关系密切。现代研究表明中医治疗PCOS较西药治疗有着显著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该文旨在总结中医治疗肾虚型多卵巢综合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肾虚型PCOS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虚型 中医药 进展
  • 简介:摘要中医博物馆是发扬和传播中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分析依托中医博物馆的中医文化的教育问题,探讨中医文化的传播途径。

  • 标签: 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药文化 传播 教育
  • 简介:摘要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治病宗旨和“治未病”的防治理念,相对于西医的局部治疗观和千篇一律的用药原则,具有独特的学科思维优势,中医还拥有灵活多样的干预手段,比如汤药,针灸,推拿,刮痧,气功等等,使得中医在防治方面具有广阔而光明的前景。

  • 标签: 亚健康 中医干预手段 治未病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用中医中药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临床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面神经麻痹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面神经麻痹 临床疗效
  • 简介:7月7日,由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中医大学主办的中医传统文化研习营开营仪式在福建中医大学旗山校区举办。来自慈济大学、元培医事科技大学、嘉南药理大学等6所台湾高校,以及福建中医大学、广州中医大学、湖南中医大学等6所大陆高校的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习 台湾同胞 福建省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