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后乳腺手术与传统乳腺手术治疗乳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乳腺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优良率88.6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根治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均不会出现较高复发率以病灶转移情况,改良根治手术的治疗效果及美容效果均显著优于传统根治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乳腺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正念减压疗法是目前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提高乳腺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正念减压 乳腺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乳腺根治术治疗乳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9例乳腺行改良乳腺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的治疗效果。结果6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6例,切口皮缘坏死3例,上肢淋巴性水肿4例,切口感染3例,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受限1例。3年生存率为87.07%,5年生存率71.88%。结论采用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根治术,术中避免损伤神经,可获得良好的胸廓外形及肢体功能,术后进行综合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复发和转移,提高了远期疗效。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临床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省乳腺的危险因素,对乳腺预防策略展开探讨。方法从乳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展开分析,确定各因素的影响方式。并依据各因素展开探讨。结果通过辩证性预防、预防性治疗,结合医学理论创立新医疗模式,建立新健康模式,进行科学的预防策略。结论结合实际,进行辩证性预防、预防性治疗、创立新医疗模式、建立新健康模式,多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开展乳腺预防工作。

  • 标签: 乳腺癌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改良乳腺根治术在治疗乳腺中的效果。方法在该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乳腺患者中方便选出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41%vs14.71%),(P<0.05);术后1年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1.47%vs4.41%),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97.06%vs95.5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乳腺根治术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 并发症 复发率 生存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改良乳腺根治术在治疗乳腺中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于 2014年 6月— 2015年 12月收治的乳腺患者 1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4.41% vs 14.71%),( P<0.05);术后 1年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 1.47% vs 4.41%),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 97.06% vs 95.5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改良乳腺根治术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 并发症 复发率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微钙化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167例乳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术前行钼靶X线摄影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微钙化组91例,无钙化组76例,分析研究微钙化影响因素,判断其对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相较于无钙化组,微钙化组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超过2cm占比、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生存率分别为83.52%、80.2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钙化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大小有关,且受ER、EP水平影响,是否存在微钙化不影响患者生存状况。

  • 标签: 乳腺癌 微钙化 钼靶X线摄影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的临床效果并对比观察改良根治手与保乳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6例早期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乳组(43例,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和改良根组(43例,接受改良根治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和住院时间、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后进行2年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失访率。结果保乳组手术时间(140.2±5.2)minvs(176.4±4.8)min、术中出血量(235.6±5.6)mlvs(360.4±5.3)ml、住院时间(10.2±1.3)dvs(19.4±1.5)d均显著低于改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60%)显著低于改良组(4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患者而言,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均具有显著疗效,但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性 保乳手术 预后
  • 简介:遗传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环境因素等都会成为男性乳腺的发病原因。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还有肥胖、缺乏体育锻炼、酗酒等。男性一旦患上乳腺,病情往往会比女性患者更严重。

  • 标签: 乳腺癌 男性 遗传因素 激素水平 发病原因 环境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乳腺根治术在乳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乳腺患者共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改良乳腺根治术能够提升乳腺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乳腺根治术治疗乳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9例乳腺行改良乳腺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的治疗效果。结果6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6例,切口皮缘坏死3例,上肢淋巴性水肿4例,切口感染3例,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受限1例。3年生存率为87.07%,5年生存率71.88%。结论采用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根治术,术中避免损伤神经,可获得良好的胸廓外形及肢体功能,术后进行综合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复发和转移,提高了远期疗效。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临床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年女性乳腺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乳腺治疗的134例年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女性乳腺,以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69.40%,且病理分级以Ⅱ级为主,占其56.72%,TNM分期以Ⅱ期为主,占其57.46%,且有62.69%的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且患者5年PFS、OS均随着病理分级及TNM分期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青年女性乳腺病理学特征以浸润性导管癌、病理Ⅱ级及TNMⅡ期为主,且其5年PFS、OS均随着病理分级及TNM分期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对该类患者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对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年女性 乳腺癌 病理学特征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三阴性乳腺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非三阴性乳腺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复发转移(复发、肺转移、脑转移、骨转移)、5年生存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临床病理特征复杂且复发转移率高,使得患者预后普遍较差。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改良乳腺手术与传统乳腺手术的临床利弊。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50例乳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乳腺手术,观察组接受改良乳腺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分别为(110.4±14.3)ml、(102.1±16.2)min、(10.2±2.1)d,均优于对照组(153.8±21.4)ml、(137.7±32.5)min、(14.7±3.5)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复发率4.0%、乳房外观良好率92.0%优于对照组32.0%、24.0%、0(P<0.05)。结论改良乳腺手术与传统切除手术相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手术 传统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PR(+)乳腺患者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ER(-)PR(+)乳腺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他莫昔芬辅助内分泌治疗)和对照组(未接受他莫昔芬辅助内分泌治疗)。两组患者确诊为ER(-)PR(+)乳腺后,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5月开始给予他莫昔芬片20mg口服,每天一次。对照组不接受他莫昔芬片干预。对比两组内分泌治疗后5年DFS;两组5年DFS的生存函数曲线;影响ER(-)PR(+)乳腺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影响ER(-)PR(+)乳腺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的COX分析。结果两组内分泌治疗后5年DFS比较有差异(P<0.05);通过5年DFS的生存函数曲线观察,绿色为研究组,对照组为蓝色,研究组5年DFS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COX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组织大小、组织学分级与ER(-)PR(+)乳腺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无关,月经状态为影响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文认为ER(-)PR(+)乳腺患者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后,可以改善预后,其中月经状态是影响治疗疗效的因素。

  • 标签: ER PR 乳腺癌 内分泌 治疗